赤峰市紅山區,給城市裝上“智慧大腦”!

千百年來,從柏拉圖到莫爾,人類始終希望建成烏托邦。從某個角度來說,智慧城市將成為最接近人類對於美好生活幻想的存在。

智慧城市就是城市管理者利用最先進的技術,對城市有機體的持續升級,以溫暖的科技賦能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未來更幸福。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智慧赤峰

赤峰市作為“百姓幸福感最強”的城市之一,近年啟動了大數據建設,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大數據融合到政府治理中,融合到產業發展中,融合到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赤峰智慧城市概念很廣泛,涵蓋的內容非常多,卻全部指向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徵——以人為本。任何科學技術的本質,都是要讓人變得更加強大、讓環境更適宜人的生活、為人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讓人與人的溝通更加順暢……

智慧紅山 點點幸福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紅山區智慧城市指揮中心

紅山區率先啟動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兩網兩中心三體系N個應用”整體框架,利用這棵由數據資源組成的參天大樹,有力支撐起包括智慧政務、民政、安防、城管、交通、醫療等多個智慧城市板塊。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坐落於蒙東雲計算產業孵化園,是集“數據匯聚分析、運行指揮聯動、成果體驗展示”於一體的智慧中心,是技術、業務、數據高度融合的跨層級、跨區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綜合協同管理和服務平臺,實現了業務數據化、數據智慧化、智慧可視化,使城市治理決策更加科學、精準。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智慧社區、智慧城管、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出行、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安監、智慧黨建、智慧文化、智慧旅遊”……指揮中心全面覆蓋了民眾生活的衣食住行,智慧城市的啟動正在慢慢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大中心”服務群眾:一按手機辦成事

生活在紅山區長青街道的低保戶張先生,因患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在附屬醫院住院治療。

正在張先生籌措治療費之際,得知消息的長青街道工作人員幫他下載了“我的紅山”APP,在線申請了民政救助。

不到十分鐘,一萬元救助金就打到了他的“一卡通”賬戶。

按照過去申請民政救助的流程,張先生需要拿到公安、銀行、醫院等多個部門的證明材料,才能到民政單位填寫救助申請書,所有資料齊全後進入審核、籤批、撥付等環節,整個過程大概需要3至5個月。

現如今,通過智慧城市,紅山區的市民都可以使用“我的紅山”APP,動動手指,足不出戶,衣食住行就能一鍵搞定。車輛違法繳款、公積金查詢、查稅辦稅、看病掛號不用再去窗口排隊……這些便民服務在手機上就能輕鬆辦妥。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我的紅山”APP首頁

一按手機辦成事!智慧紅山真正實現了零跑腿申請不見面審批全透明流程。讓百姓不出家門,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每個領域的便利之處,體會到公共服務大數據應用帶來的民生紅利。

“大智慧”治理城市:讓數據“暢行”整合

紅山區個體戶呂老闆在城區開了一家店鋪,最近她家店鋪前的排水壞了,正在她發愁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市政的工作人員主動解決了此問題。

測量、拍照、修理,不到三個小時修復完成。這樣“火速”的修復市政設施正是依託紅山區智慧城市指揮中心多元聯動指揮發揮的作用。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智慧紅山將視頻資源、物聯網資源、地理信息資源進行全部共享,並依託智慧城市指揮中心,對城市的市政設施、空間環境、治安安全、大氣噪聲、交通停車等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形成立體式的城市管理新格局,為居民生活和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智慧停車

智慧停車依託物聯網、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紅山區全域範圍內的停車資源進行實時採集、信息處理、服務發佈,為市民提供車位查詢、智能導航、車位共享及預定、無感支付、反向尋車等便捷的出行服務。目前,平臺管理政府公共資源泊車位13000餘個,停車及交通出行誘導屏42個,有效緩解紅山區城市擁堵和出行難的問題。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千尋系統自動識別城市治理當中亂堆亂放的違規現象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城市治理市政的積水點監控

智慧紅山利用無人機比對、千尋智能化識別系統、網格化管理、720°全景展示等多系統建設,構建了“一箇中心、五個觸角”工作機制。實現了橫向聯動市政管理、園林綠化、市容環衛、行政執法等38個部門,縱向貫通紅廟子鎮、文鍾鎮、西城區等13個鎮街,最大化發揮19個責任網格職責以及55名信息採集員巡檢職能,全方位打造

“多觸角發現問題、統一調度指揮、分撥處置解決、網格員確認結果”的閉環工作鏈條。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目前,智慧紅山指揮中心整合了10000餘路視頻監控和20000餘個物聯傳感器,通過資源的整合、數據的融合、業務的聚合,形成了“感、視、算、判、管、評、傳”七位一體的閉環聯動工作機制,日均發現和處置各類事件500餘起,及時辦結率達96%以上,效率同比提升了25%,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能。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雪 亮 工 程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紅山區覆蓋了1萬多個人工智能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實現自動識別,軌跡追蹤,主動預警。重點增加對公共區域和重點行業、領域視頻監控點位密度,加強農村交通要道、街口、村口和公共場所視頻監控力度。基本實現了 “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

每一條數據、每一處監控都成為 “雪亮工程”的平安之光,“照亮”了紅山區的每個角落。

智慧紅山建設出了獨樹一幟、具有城市特色的“智慧大腦”,打破傳統的信息孤島,實現信息公開共享,為城市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大格局”規劃產業:拉動經濟良性增長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紅山區智慧城市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建設,現已形成佔地260畝的孵化器和孵化園,建成孵化器、大數據中心、指揮中心、培訓基地、服務中心等各類基礎設施16萬平方米,先後引進和培育了大數據、雲計算、電子商務、軟件研發、3D打印、無人機等多類新興業態,有力地帶動了本土的商貿物流、教育培訓、專業市場等產業的蓬勃發展,形成了一個產業帶動多個行業輻射多個區域的聯動效應,推動了紅山區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蒙東雲計算孵化園持續推進“萬企登雲”行動,實施智慧園區、智慧農業、智慧物流、e金融等大數據融合示範項目,讓大數據與各行各業的“五臟六腑”深度融合,打通“七經八脈”,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創新創業賦智賦能。

赤峰市红山区,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

智慧紅山的啟動,讓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讓紅山區的百姓和企業有了更多的便利感和切切實實的獲得感!

當然,所有的技術都是手段,最重要的還是城市管理者能以人為本,有情懷、有溫度的服務社會,讓每一個人感到幸福,才是城市的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