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父愛缺失的陰影下,重建自我和人生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父愛缺失的陰影下,重建自我和人生

我從認識你的那天起,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生命。——茨威格


第一次聽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部小說,是經一個朋友的介紹,她說這本小說對她心靈的觸動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因為這部小說,茨威格成了她最喜愛的作家。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發表伊始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後同名電影和話劇更是盛演不衰。


帶著好奇心,我翻開了這本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一部中篇小說,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代表作,他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他在生活中也收到過兩封“陌生女人”的來信,所以這本書也可以說是茨威格的自傳。


故事主要講述,一位陌生的女人,在生命即將結束之時,將她一生的痴情,寫成了一封動人的長信,向她所愛之人R先生,傾訴自己的愛慕之情,她從13歲第一次見到R先生,就無可救藥的愛上了他,在漫長的暗戀歲月中,她等來了2次與R先生接觸的機會,也因此有了R先生的孩子,於是她艱難的獨自撫養這個孩子,把所有對R先生的愛寄託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她的精神支柱。


她從沒訴說過對他的痴情,而是希望R先生把她摟在懷裡凝視她的時候,心裡能激起某個模糊而遙遠的記憶,可R先生始終沒能認出她這個鄰居家的小女孩。


為此她心灰意冷。這時孩子又因病去世,沒有了活著的精神支柱,於是她走向了死亡。


看完這部小說不禁惋惜,一個優秀的,美麗的女人,把自己一步步逼進死衚衕,最後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就這樣走向死亡。


這個女人本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健康的愛情,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是她遇見了R先生,並偏執的愛上他,封閉了自己的內心,任由自己朝著一個方向走到底。不得不說,這是她性格的缺陷所導致的悲劇。


那麼我就從她悲劇命運的原因“性格的缺陷”來解讀這本書:

父愛缺失,導致她封閉自己的內心,偏執的去愛一個人,想要避免悲劇,就要重建自我和人生。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父愛缺失的陰影下,重建自我和人生

一、缺失父愛,生活困頓,暗淡的生活因你而有了光亮。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講述的這個女人,從小沒有父親,母親對她缺少關懷,母女倆僅靠養老金生活,缺少父愛、母愛不足、物質匱乏、社交貧瘠,導致她的生活是暗淡的。


這個女人形容在遇見R先生之前自己的生活:那日子就如滿是灰塵和潮溼東西的地窖一般,滿是蜘蛛網,我的心早已淡漠。


她和母親窮酸的小市民生活,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是匱乏的,所以對外來的美好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期待,這就是“越是匱乏越是嚮往”的心理特徵,那種期盼已久,始終得不到的東西,對一個人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R先生的出現,讓蒼白的生活變的不一樣,從看到他那精緻考究的傢俱、書籍開始,她便對R先生充滿了好奇,意識到這些物品的主人,是一位和之前那些窮酸粗暴的鄰居所不一樣的人,她先是愛上了這些物品,又撞見了他的眼神,這個毫無人生閱歷的女孩並不知道,他對身邊的女人一概投去這含情脈脈,溫柔殷勤的眼神,這對一個從小缺少父愛,沒怎麼碰觸過,這來自男性的關懷眼神的女孩來說,是極具殺傷力的。


就是這個眼神,她徹底淪陷。R先生變成了她暗淡人生裡的光亮,有R先生的地方生活就是明亮的,沒有R先生的地方生活是灰暗的。


因為R先生的原因,這個女孩開始努力變好,她認為R先生喜歡閱讀和音樂,於是開始大量閱讀和練習鋼琴。


她在給R先生的信中寫到:“我由著自己的性情,想過最幸福的時刻,也想過最糟糕的時刻。”


由於長期缺少和他人溝通,獨來獨往,又缺少來自外界的關懷,這類女孩往往會沉溺於一件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當中, 建立一套自己的價值觀。


這個女孩遇見了R先生,確定了他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彷彿找到了精神支柱,從此只在乎與他有關的事,其他事情不去關心,也不允許別人窺探自己的內心,哪怕是自己的母親,她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封閉了自己的內心,偏執的愛著R先生。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父愛缺失的陰影下,重建自我和人生

二、封閉的內心,偏執的愛,拼命抓住的是錯誤


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部小說中,作者以陌生女人的口吻,訴說著對R先生的痴情。她先是在對R先生豪不瞭解的情況下愛上了R先生,而後通過對R先生的觀察,瞭解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她在信中寫到:“你是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人,你是一個輕浮、樂於玩樂、喜歡奇遇,並且充滿熱情的年輕人。我的愛是這麼捨身忘我,是這麼死心塌地,我不會背叛你,只對你從一而終。我就是這樣懵懵懂懂地掉入了命運的深淵。”


她的確是掉進了命運的深淵,因為骨子裡的偏執,在明知對方是一個不轉一,到處留情的人時,還飛蛾撲火般的硬撲向對方,認為哪怕得到R先生的一點溫存也值得。


即使後來母親再嫁,搬家,遠離R先生,而且多年不見,她依舊沒有改變。後來女孩長成了一個漂亮的姑娘,R先生貪圖她的美麗和她有過幾次親密接觸,事情過後,他又很快把這個傻姑娘忘記,即便如此,她依舊沒有改變對他的痴情,而且根本不在乎他們之間的有沒有未來,更別提婚姻了。


每一個家庭的組建依賴於婚姻,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所以人們的婚姻穩固是社會和諧的前提,人類的婚姻可大致劃分為4個等級:


露水姻緣:不要求名分,不被世俗認可,不考慮能否長久,例如“長久的暗戀”“小三”“情婦”之類,這種關係並不能稱之為婚姻。


搭夥過日子:兩個人能對付過日子,雙方都把對方隔絕在了自己的世界之外。兩個人對婚姻的要求都不高,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即可。


恩愛夫妻:婚姻和睦,彼此理解,相互陪伴,生活幸福,在平淡的生活中還能體會到愛情的味道。


靈魂伴侶:基本突破了世俗的約束。 靈魂伴侶不一定終身在一起,他們的特點在於靈魂上的彼此信賴和善解,好聚也好散,就算分離也能彼此祝福。


這個陌生女人對於婚姻的要求停留在最低級的露水姻緣上。她對R先生的愛是超乎虔誠的痴迷,痛苦絕望到極致,但從未放棄、從未改變、從未怨憤。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父愛缺失的陰影下,重建自我和人生

她的這種行為,不是輕浮的表現,而是一種低自尊的性格缺陷,人的自尊分為高自尊和低自尊:


高自尊的人:自信,認為自己可以通過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認為自己應該擁有美好的事物。


低自尊的人:消極的認為自己是無價值的,是微不足道的。這類人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關愛的,是不配擁有美好的事物的。


因為她的低自尊人格,她不去爭取屬於自己的愛情,認為只要他記得自己,能偶爾得到他的青睞就可以了,正常的女人不會要求的這麼低,她們有更高的要求:自己在對方心裡有重要的地位。


後來母親再嫁,繼父對她很好,生活變得富足起來,母親也比從前關愛她,但是由於童年時期不幸的家庭環境,她不瞭解正常的成人世界,也無從瞭解正常的兩性關係應該是什麼樣的,面對大家的關心,這個女人無動於衷,甚至是對母親也不會敞開心扉,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她性格的偏執。


從不去質疑自己的想法,所以她最後的結局很悲慘,因為在生活中,只有不斷質疑自己所持的觀點的人,才能保持進步。


亞里士多德說:“放縱自己的慾望是最大的禍害。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不知自己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在父愛缺失的陰影下,這個女人封閉內心,偏執的去愛人,這是她最大的病痛:拼命堅持一個錯誤的想法,不知道自己的過失。


如果這個女人能覺醒自己的過失,重建自我和人生,那麼她也可以迎來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父愛缺失的陰影下,重建自我和人生

三、【重建自我和人生】她拼命堅持一個錯誤的想法,只有敞開心扉,敢於追求才能得到幸福


縱觀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這個女人偏執的愛著一個人,並且不去訴說,即使內心萬馬奔騰,外表依舊平靜如水,她在內心拼命的抓住這個錯誤的緣分。我始終還是替這個女人覺得不值得,她有很多次機會去幸福,但是她執拗的認為要對R先生從一而終,哪怕對別人的一點動心都覺得罪惡。


這讓我想起民國時期的女作家張愛玲,她和這個女人相似,都缺少父愛,童年灰暗,偏執的愛上一個濫情的男人,不同的是,張愛玲後來意識到錯誤,與胡蘭成斷了聯繫,勇敢的開始下一段戀情,後來她遇到了賴雅,兩人平和的彼此陪伴直到終老。


所以說,無論我們錯的多麼離譜,只要還活著,就有機會去重建自我和人生,這需要幾個步驟去調整。


1、改變低自尊型人格


低自尊更像是“自導自演”的悲劇,很多時候你並沒有那麼糟,你可以過更好的生活。


低自尊型人格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父母對孩子不關心和冷漠。


然而,“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不幸的童年已經是事實,不能去改變,但如果願意,可以從現在開始克服低自尊的狀況,從而達到令人滿意的自尊水平。


首先就是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接納自己,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去做一些自己擅長的事,制定一些容易達到的小目標,來增加自信。


用心感受身邊的美好,嘗試新的感情,嘗試去接納新的人,學會珍惜,學會感受幸福,這些話聽起來空洞,但如果這麼去做就會發現有些事和你想象的不一樣,比如你覺得生活很沮喪的時候,身邊還有一個真心的朋友,你開心時比你還開心,你難過時比你更難過。比如,你在冰天雪地裡砍柴,忽然聞到一股清香,轉過身去,看到梅花開了,這就是美好。生活中從不缺少美好的事物,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和去感受的心。


從理論上說,大部分人都存在低自尊型人格,只是表現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低自尊和封閉的內心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因為封閉自己,所以對所處的環境和周圍的人缺少了解和思想上的交流,就會讓自己的認知朝著一個方向去發展,即使錯了,也不能調整,這就是俗話說的一條道跑到黑,跑到最後發現錯了。


所以說,改變的第一步是去發現需要改正的部分,這就需要我們敞開心扉從自己的世界裡走出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父愛缺失的陰影下,重建自我和人生

2、敞開心扉


臺灣作家三毛在丈夫荷西死後,就封閉了自己的內心,沉湎於痛失愛人的情緒中,不願意走出來,後來也有人向她求愛,她都拒絕了,最後她自殺了。


三毛的做法我們不能說是錯誤的,但至少如果可以敞開心扉,自己也不至於那麼痛苦,也能讓家人不那麼痛苦,從這個角度看,這種做法是不合適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一邊試錯,一邊糾正,朝著更優的道路前進,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接受外界的信息,才能意識到錯誤出在哪裡,要朝哪個方向去調整。


學著去和別人溝通,哪怕剛開始強迫自己去這麼做,溝通過後,你就會發現,在你的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有更多優秀的人和有意義的事 ,沉湎於自己的情緒中,只能活在臆想和回憶裡,痛苦不堪。


做到了這些,剩下的就是讓自己的生活不那麼被動:先學會愛自己,再勇敢的去追求。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父愛缺失的陰影下,重建自我和人生

3、【命運靠自己去把握】先學會愛自己,再勇敢的去追求


在《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這本書中,作者蘇珊說:“這個世界上有的是體貼、細心的好男人,他們真心愛女人、珍惜妻子和她們身上獨特的品質。作為當代女性,我們的目標是保持那些讓我們獨一無二的品質,同時摒棄那些於我們無益的自我犧牲。做一個有愛心、甘心付出的女性與關愛自己、保護自己的最大利益並不矛盾。”


在愛他人時,先愛自己,這不是自私,這是前提,如果自己都不愛自己,那麼怎麼要求別人去愛我們。


這個陌生女人的故事告訴我們:首先當感覺到生活不幸時,就要及時提醒自己,是不是我們封閉了自己的內心,與外界斷了聯繫,以至於發現不了自己的一意孤行,朝著一個錯誤的方向前行。


其次當發現錯誤時,不要偏執的去堅持,像這個女人那樣,第一次被R先生遺忘後,又給了他第二次機會,結果又被遺忘,她被深深的傷害後,又把感情寄託在兒子身上,一錯再錯,以至於搭上了自己的青春和性命。


告訴自己,我值得擁有更好的,你身邊的人對你的傷害是你允許的,如果你不允許,那麼他最多傷害你一次,而後就要採取行動,不再給他傷害你的機會。


在閱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時,我發現這個女人的生活中出現過一個事業有成的好男人,這個男人對她和她的兒子很好,想要娶她為妻,但是她放棄了,她不敢去追求這樣幸福的生活,她只想隨時等待R先生的召喚,她有她的理由,有她的性格侷限,但是如果故事發生在我們身上,請記住,你的命運只能靠自己去把握,要勇敢的去追求,有機會的時候就抓住機會,沒有機會的時候就去尋找機會。不能坐以待斃,幸福不會自己找上門來。


盧梭在《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中說道:“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在我們自身,一個人只要自己善於追求幸福,別人是無法使他落到真正悲慘。”


深以為然。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父愛缺失的陰影下,重建自我和人生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一部悲劇小說,不健康的親子關係造成的不幸每天都在上演,原生家庭我們沒有辦法去選擇,但每個人在成年以後都有選擇改變的權利。


或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不單單是在訴說一個女人的悲劇,而是在告訴我們不幸的生活有其環境因素,但決定性因素還是握在自己的手裡,面對不幸,最好的辦法是自救,敞開心扉,改變看待世界的眼光,自尊自愛,敢於追求,在重建自我和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變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