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飛蛾撲火的虐戀背後,是男權主義的傲慢

一個成長於單親家庭的女孩,在少女時代迷戀上一位放蕩不羈的作家。成年後,她不顧一切找機會委身於這位作家,還懷上了他的孩子。為了不給戀人添累贅,女子獨自生下孩子,通過給人當情婦、甚至靠皮肉生涯艱難維生。

若干年後,這位女人在社交場合再次遇到那位作家,便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嫁給一個鰥夫官員、脫離底層生活的機會,再次委身於他。而他仍然沒有接納她進入自己的生活。失望的女人在兒子不幸去世後,寫下一封長信,幽怨纏綿地傾訴了一生對作家的愛怨糾結,在確認自己即將離世的時候,寄給作家。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飛蛾撲火的虐戀背後,是男權主義的傲慢

——這就是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所講述的悽美的感情故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詩人、戲劇家。他出生於維也納一個企業主家庭,1899年中學畢業後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1903年獲博士學位。他青年時代去西歐、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旅行,並結識了羅曼·羅蘭、羅丹等文藝大家。

一戰期間,他流亡瑞士。1934年,也就是希特勒上臺的次年,他移居英國。1938年入英國籍,不久離英赴美,1940年又流亡到巴西。流亡中的茨威格目睹歐洲的沉淪,深感絕望。1942年2月22日,他和第二位夫人在里約熱內盧近郊的寓所內一起服毒自殺。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創作於1922年。斯蒂芬·茨威格在晚年回憶錄《昨日的世界》一書中說,一戰結束後,他開始“過隱居的生活,安安靜靜搞自己的創作”,開始寫系列大師傳記;同時他也“抱著完全冷靜、不積極的態度寫了像《馬來亞狂人》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樣一些中篇小說”。他不無得意地指出,這兩部小說“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達到了平時只有長篇小說才會有的程度”,“那兩部小說被改編成了戲劇;他們的片斷由人們公開朗誦,後來又被改編成電影。”

這部小說不僅在當時的歐洲成為暢銷書,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書店必備的“常銷書”。它的魅力究竟何在?

一、出色的敘事手法和細緻的心理刻畫,賦予作品巨大感染力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採取書信體裁,以這位女子臨終回顧的形式,講述她從小被這位男作家吸引並用一生等待他召喚的過程。為避免單線敘事可能會造成的枯燥,作者採取交響樂式的迴旋結構:以孩子去世作為故事的主旋律,不斷在敘事中重現;每一次重現,女子的情感都得到一次強化,故事也隨之深入。

主旋律第一次出現,她告訴作家:“我的孩子昨天去世了——為挽救這個幼小嬌嫩的生命,我同死神足足搏鬥了三天三夜。”大致講清前因之後,她怯生生地懇請:“請你相信我講的一切,我要求你的就只有這一件事:一個人在其獨生子去世的時刻是不說謊的。”接下來,她開始講述少女時代對他的迷戀。在母親隨繼父搬家到別的城市的前夜,她甚至逃出來準備和作傢俬奔。只是因為作家身邊有別的女人才作罷,不得不隨著大人一起搬離。

主旋律第二次出現時,她仍是說:“我的孩子已在昨天夜裡去世了。”接著講到她即將面對的孤獨。正是這種孤獨,帶她回憶起她不得不跟著母親、繼父在另一個城市的兩年孤獨生活。終於等到她成人了,她孤身返回維也納,並找到機會委身於作家。作家和她同居了三天,但並沒有認出她就是曾經的鄰家女孩,更沒有珍惜她,只是把她當作一個普通的投懷送抱的敬仰者而已。

第三次重複主旋律的時候,她開始強調:“我的孩子昨天死了——他也是你的孩子呀。”這孩子就是她與作家三天纏綿的產物。她不願告訴作家,是因為她深知作家不會承認這件事。她不願讓他為難,所以自己在一家環境極其糟糕的婦產醫院生下孩子。得不到作家的人,她把孩子當成作家的化身來熱愛。

第四次主旋律響起時,她已經直接用“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昨天死了——你從來沒有見過他。”為撫養孩子,她開始做皮肉生意。她的命運一度有轉機:一位有財產有地位的老鰥夫要娶她。不幸的是,在一次社交場合中,她再次遇到了作家,並在作家的勾引下,不顧老鰥夫的顏面隨他私奔,自然也就失去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可悲的是,作家這次仍然沒有認出她來,甚至把她當作賣淫女而給她過夜費。

主旋律最後一次響起:“我的孩子死了,我們的孩子——現在這個世界上,我除你之外再沒有一個好愛的人了。”她終於對作家表達她的悲憤:“但是對於我來說你又是誰?你從來都沒有認出我,你從我身邊走過就像是從一條河邊走過。”在這種情況下,她依然不願苛責作家,而是用自己的逝去懲罰作家。

這種懲罰會給作家心裡留下多少痛苦呢?最終這位作家也沒有想起這個女人究竟是誰:

“某種回憶浮現在他的心頭,他想起了一個鄰居的小孩,想起一位姑娘,想起夜總會的一個女人,但是這些回憶模模糊糊,朦朧不清,宛如一塊石頭,在流水底下閃爍不定,飄忽無形。影子湧過來,退出去,可是總構不成畫面。”

通過不斷強化的復調敘事,這個女人的內心情感不斷釋放出來,展現得淋漓盡致,具有了強大的感染力。每一個讀者看過,都不免會深深為之悲憫。

但悲劇的是,如此熾熱激烈的情感,在作家那裡卻僅僅引起一點內疚與沉思。在他那裡,這個女人——正如標題所示——始終只是“一個陌生女人”。

二、“戀父情結”引發“陌生女人”一生悲劇

在茨威格的創作活動中,對人物心理的發掘與刻畫是最大的特色,不管是“陌生女人”這樣虛構的文學形象,還是傳記中的歷史人物,他都會發掘人物內心世界,使他的作品有一種格外突出的感染力。在這一點上,他得益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良多。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飛蛾撲火的虐戀背後,是男權主義的傲慢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年)是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他開創的潛意識研究不僅奠定現代心理學的基礎,也為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持。在文學領域,弗洛伊德的理論啟發了“意識流”文學流派的發生。

茨威格對弗洛伊德極為尊敬和推崇。茨威格把心理分析應用到自己的創作實踐中去,“從心理的角度再現人物的性格和他們的生活遭遇”一直是他創作的主要興趣和特徵。《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不僅體現了他善於心理描寫的特點,主人公的悲劇還可以用弗洛伊德理論中的“戀父情結”來分析。

“戀父情結”(又譯做“厄勒克特拉情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術語,指女孩戀父仇母的複合情緒。在女孩的心理發展過程中,總會有一階段對父親異常深情,視父親為主要的性愛對象,而視母親為多餘,並總是希望自己能取代母親的位置而獨佔父親。這就導致了很多女人在尋找伴侶的時候,往往是以父親為樣板。如果在童年時代缺失了父親,女孩往往會尋找一個父親一樣的男性作為伴侶,以彌補成長過程中缺失的父愛。

這篇小說中的女主人公的成長環境,就是滋長“戀父情結”的肥沃土壤。她的父親早早去世了,她和母親常年生活在陰沉、壓抑的氣氛中,還不時遭受周圍環境的侵犯與壓迫。

她迫切需要一個成熟、優秀的男子代替她缺失的父愛。就在這個時候,年長有為的作家搬來和她家做了鄰居。他彷彿是帶著光環降臨到她的生活世界,正處在叛逆期、情竇初開的女孩不可遏制地對這位作家產生深深的迷戀。

他意味著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不同於自己原生家庭的世界。他的存在賦予她希望和意義:“人間萬物所以存在,只是因為都和你有關係,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相連才有意義。”這效果,簡直就像教主控制信徒!

後來,女孩隨母親和繼父搬家到另一個城市。長期的分離更加深了女孩對作家的幻想與思念,所以在她離開學校、有了工作的資格之後,就不顧一切回到故居,飛蛾撲火般的委身於作家。

三、“虐戀”背後,隱含著作家的男權主義思想

儘管用“戀父情結”可以解釋女孩是怎麼愛上男作家的,這個女人後來不顧一切的、飛蛾撲火般的奉獻與犧牲,卻也難以全用“戀父情結”來解釋。畢竟“戀父情結”也還算是正常的愛情心理範疇,而女主人公的做法就很難用正常戀愛中的人的思維來解釋了。

愛情是文學永恆的主題。不管裡“開闢鴻蒙,誰為情種”式的愛情悲嘆,還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的愛情追問,真正的愛情,一定是對等的。兩情相悅,一方為另一方做出多麼大的犧牲與奉獻,或者乾脆玉石俱焚,都是可以讓人理解的。

但這個女人的“愛情”,是在男方毫不知情、毫無回饋的情況下,自我發酵的:“我的一生始終都是屬於你的,而你對我的一生卻毫無所知。”如果說這是一種愛情,那也是一種不對等的、降維打擊式地“虐戀”。

如果今天的網絡媒體曝出這樣的社會新聞,可能會有人懷疑,是不是男子對女人動用了“PUA術”。但從男主的人設來看,其本身就是一個“萬人迷”,處處留情、放蕩不羈,根本不需要動用什麼“PUA術”。無需勾引,“陌生女人”已經把這個男人當作神一樣崇拜了;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她都對男人都沒有任何要求,只因為她那麼善解人意,怕打擾了他的生活。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飛蛾撲火的虐戀背後,是男權主義的傲慢

飛蛾撲火一樣的虐戀,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讓我們把眼光放得更寬廣一些,就會發現,這個陌生女人所折射出的,其實只不過是前現代社會的男權主義者對女性的幻想。打開《聊齋志異》,就可以發現很多女狐狸精或女鬼,主動向夜半苦讀的書生投懷送抱,更高段位的就是獨自為書生撫育孩子;民間傳說也常見類似的田螺姑娘的梗兒:需要的時候,女子便來;不需要的時候,便躡手躡腳、“不帶一片雲彩”離開;即使離開,依然為男子撫養孩子、堅守愛情。

說到底,《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其實只是一個男權主義者對女性角色的幻想文本而已。這部小說寫於1922年,那個時代女權運動還遠遠沒有今天的影響力。若是今天的作者寫出這樣的小說來,是要被女權主義者“打上門來”的!

總之,透過小說家一流的敘事技巧,我們可以看到前現代社會男權主義的傲慢。時代思想烙印如此深刻,即使茨威格這樣優秀的作家也不能免俗。

【作者簡介】:金臺望道,無戒學堂簽約作者;高校教師、法學博士;曾做過警察,也曾供職於中央媒體,長期從事時政評論和媒體研究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