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進攻關中,為什麼必須要從函谷關或者潼關,為什麼不從山西西南部渡黃河進攻呢?

聽月談史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著名文人張養浩曾經在路過潼關的時候,寫下了這篇千古名篇,“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直接點明瞭潼關兩邊陡峭挺拔,潼關易守難攻的特點說。秦漢以後的潼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為了歷來兵家必爭之地,誰攻下了潼關誰就奪得了天下,但是而在秦漢之前,卻有一關隘跟潼關同樣重要的地位,它就是函谷關。

說起函谷關,就不得不說到函穀道,函穀道傳統上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說法。廣義上的函穀道,指的是從函谷關到潼關之間長達一百四十里的道路,這條道路並不是一直狹小,事實上,它雖然非常險峻,倒也沒有到“深險如函”的地步,中間也有好幾個突破口,可以離開這條函穀道而轉入他途。而真正的“函谷”,是指的狹義上的函穀道,這條道路長度僅僅十五里,它其實就是在稠桑塬上的一條裂縫。

  稠桑塬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上的塬的地形,頂部平坦如原,但高度十分高,四周峭壁陡立,黃河從稠桑塬北面流過,緊貼著塬壁,所以東來的行人要進入關中,沒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只能從這條裂縫通過。

這條裂縫中,絕岸壁立,寬不過數米,當時有人形容函谷關“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鞍”。古人形容函谷關之險要,往往用“丸泥可塞”來形容其險要位置,其實這一點都不誇張。函谷關就位於這條裂縫的開口處,也就是今天河南靈寶縣的王垛村。

  在稠桑塬的東面,也就是函谷關的關前,就是弘農河,提起這條河,很多人可能都不瞭解,但它有條支流卻是十分有名,叫做“斷密澗”,就是李密被唐軍射殺之處,今天的弘農河水量很小,但在古代卻十分湍急並且流量大,因此弘農河也就成了函谷關天然的護城河,敵人要進攻函谷關,就必須先渡過弘農河,而渡過河之後,由於弘農河緊貼著稠桑塬東側而流,河岸和關城之間只有一條狹小的窄路,無論敵人有多少兵馬也無法擺開,只能從這條小道路過。這樣就給函谷關又有了兩個天然屏障。

函谷關地位的變化,被潼關超越

  在漢武帝年間,為了擴大關中領地,漢武帝把函谷關向東挪動了三百多里,挪到了新安。漢武帝下令在新安重建了一座關隘,並命名為函谷關,把原有的老關城譭棄,在其上發展出了弘農縣。這樣,從漢武帝開始,函谷關就不再是戰國、秦朝時說的函谷關了,而是新安縣的新函谷關。

  但是新安的函谷新關形勝遠不如故關,在戰略上的意義大大降低,因為不是兵家必爭之地了,也就並沒有發生重大戰役。各朝戰將也並不會去爭奪函谷新關。比如赤眉軍攻入關中,就是兵分兩路,繞過了函谷新關,會師於弘農縣(也就是函谷故關,即秦函谷關)。由於弘農沒有防禦,因此得以輕鬆進入關中,所以新關的知名度遠遠小於故關。正因為新關在軍事戰略上不能完全取代故關,所以新關雖設,但故關的戰略任務仍然存在,只不過是由弘農縣來承擔罷了。

函谷故關的天險實際上依賴於兩點:一是黃河緊貼著稠桑原北壁而走,無道可走。二是稠桑原上森林密佈,同樣無道可走。

  但這兩點都是又非常容易受到自然或者人為的影響。稠桑原是典型的黃土高原的地形,黃土高原的重要特性就是土質疏鬆,非常容易流失,特別是在黃河流水作用下,河流的下切現象十分明顯。剛開始時,黃河還是緊貼著稠桑原,但隨著時間不斷流逝,河流不斷沖刷,河道則不斷下切,黃河水位也隨之不斷降低,原來緊貼著原體的河道就會裸露出來,形成河灘。

  而這河灘一旦形成,函谷關的天險就將不復存在,因為人們開始可以通過河灘通行。河灘的這條新路,在東漢末年就已經形成了,曹操征伐關中,因嫌函谷險惡,於是命令許褚於故關以北十里處鑿建新路,並在那裡建立了關城,史稱“魏函谷關”。魏函谷關這條道,就是在黃河裸露出的河灘上形成的。

  隨著新路的開闢,函谷故關的戰略重要性基本喪失。漢代弘農縣城在函谷故關的關址之上(即今王垛村),但隋朝時已經將縣城移往黃河邊,而目的也就是為了封鎖河灘上的那條新大路。從此之後,縣城就一直在黃河邊上,直到解放後,由於修建三門峽水庫,才將靈寶縣城向南遷移到今天的地方。

隨著稠桑塬上森林的消失,使得函谷關的天險不再。塬上森林是什麼時候消失的,現在已經無從考證,而後來弘農河水也日漸變小。由於稠桑塬塬體被河水不斷下切,自己並不陡峭了,行人們便輕鬆的選取河道的魏函谷關,或者爬上塬體通過這座高臺,秦函谷關的所依靠雙重天險優勢蕩然無存!魏函谷關再也不能和秦函谷關互相搭配地構成完整的防線了。

  而關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地區,這個時候亟待一個新的關隘來代替函谷關。於是東漢末年曹操便在西邊的黃河拐彎處的南岸險要之地修建了新的關隘——潼關。潼關從此代替了函谷關,函谷關漸漸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退出了金戈鐵馬的歷史舞臺!潼關位於名為麟趾塬的黃土塬體上,塬體長有七公里,寬有兩公里,高六、七百米,由於兩側常年被水流沖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險峻。和函谷關所在的稠桑塬一樣,麟趾塬也是頂面平坦,且從秦嶺延伸下來直到黃河岸邊。所不同的是,函谷關位於稠桑塬之中,而潼關則位於海波五百五十米的麟趾塬之上。

  天下第一關——“潼關”

  在我國古代軍事史上,有“十大名關”的說法。分別是“山海關、潼關、嘉峪關、居庸關、友誼關、雁門關、紫荊關、劍門關、娘子關、武勝關。”這十大名關在中國軍事史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關”基本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歷代戰爭中都發揮了禦敵防患,保民防災的重要作用。

其中山海關和潼關並稱為“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位於今天河北秦皇島東北十五千米處,扼守華北進入東北的咽喉,同時也是萬里長城的起點。山海關在中國歷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潼關出現在中國歷史上的頻率是最高的,由於陝西河南一帶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陝西和河南兩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安和洛陽兩地更是長期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首都的角色,而潼關扼守在西安和洛陽中間,是陝西等西部地區前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可見,無論是從東方攻入西方,還是從西方攻入東方,得到了潼關,那就相當於基本佔領了首都。但是在不同時代,由於政治格局的變化,潼關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削弱。

  潼關最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是在東漢末年,曹操討伐馬超的戰爭。

潼關的位置位於麟趾原的黃土塬體之上,和函谷關所在的稠桑塬一樣,麟趾塬也是光滑平坦的土塬,且從秦嶺延伸下來直到黃河岸邊。所不同的是,函谷關位於稠桑原之中,而潼關則位於海波五百五米的麟趾塬之上。麟趾塬兩邊都是深溝,一邊是遠望溝,一邊是禁溝。兩溝中的水流衝擊,使得兩溝壁如刀削。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攻潼關,就是派偏師繞過唐潼關自禁溝北上,繞到唐潼關背面,兩面夾擊,從而攻破的。唐軍之所以疏忽了對禁溝的防守,就是因為這條溝平時禁止通行,從而形成的思維定式,忘記了這裡可以通行。

  明朝闖王李自成攻潼關,也是自潼關南面繞道至關後,兩面夾擊從而破關,但他進攻方向卻不是走禁溝,而走的是南山的山麓。因為明朝時禁溝是一條重要道路,當時候明朝政府不可能不重兵防守。因此,潼關北依黃河,南靠秦嶺,東有黃巷坂之險阻,西有禁溝之天塹,自然也就成了天下雄關,關中門戶。

潼關一共有四道防禦門戶,第一門戶便是金斗關,過了金斗關以後,就是一段狹窄的路,這條路被稱作為黃巷坂,想上麟趾塬必須通過黃巷坂,黃巷坂南面緊靠黃土高原,北面和黃河之間有一高地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臨絕澗的形勢,中間唯有一孔道,寬僅數米,僅容的下單車,十分狹窄。人們亦稱之為“五里暗門”,這就是潼關的第三道防線,“五里”言其長度,“暗門”形容其險峻。因為道路奇險,所以非常適合伏兵。

  而過了五里暗門就來到了潼關的前面,千萬不要以為你就已經攻破了潼關,在潼關的後面還有一個防禦門戶,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禁溝”。禁溝南北長約十五公里,北與潼河交匯,南與秦嶺交匯。禁溝由於長期的雨水沖刷,十分險峻,形成了一條寬三十米的坡道,成為潼關城後路的軍事要道。由於禁溝可以直通秦嶺,並且直達武關,倘若敵軍從武關方向來,這要就能饒過潼關直達關中,所以禁溝是潼關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奪得禁溝,潼關則不攻自破。

  隋朝時,由於雨水的沖刷,在漢潼關以南四公里處,被沖刷出了一條新道,這條道上達禁溝,下抵塬體,可以直取潼關,為了控制這條道路,隋朝在該處重新建立了“新潼關”,原來的潼關被叫做

“潼關北城”,新建的叫“潼關南城”。

唐朝武則天時代,潼關兩城都受到了雨水的不斷沖刷,黃河的下切,導致原先的河床裸露,經過潼關不再需要從麟趾塬上通過,而是可以從旁邊的河床穿過,麟趾塬上的漢潼關就成為了擺設。所以就必須將潼關挪位置了,唐朝政府就將潼關從塬上移到了河灘,新修建的唐潼關位於黃河河谷南側一個形成不久且海波在四百米左右的低臺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漢潼關約兩公里,同時原來經漢潼關走禁溝的舊路也不廢而廢了。

  先秦為何設函谷關,而不設潼關

  在戰國時代,潼關所在位置已經是秦國領土,那為什麼秦人要設立函谷關,而不設潼關呢?一是秦人設函谷關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既然在函谷關有非常險要的地形,那就沒有必要退縮一百餘里了。二是從地形上講,函谷關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地方,就是它永遠只面向一個方向的敵人,敵人永遠只能從東面來,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三是如果函谷關被敵人佔領,就會堵住秦國東出的道路,事實上函谷關以前也是長期被晉國(後來是魏國)佔領,秦人長期只能龜縮在關中平原。

  潼關在地形險要方面不如函谷關(秦漢時期),敵人可以從禁溝來(如黃巢),可以從秦嶺南麓而來(如李自成),也可以從北面蒲津渡來(曹操打馬超)。從這個意義上講,函谷關(秦漢時期)的地形是要優於潼關的的,但它的優點是不必依賴於森林作為自己的防護;而且離關中平原距離很近,後勤補給特別方便。如果黃河下切產生了新的道路,對於潼關來說只需要移動關城就可以繼續鎮守要津,作關中門戶。

藤樹先生說:

  隨著歷史的變遷,不僅僅是函谷關和潼關,即使其他九大著名關隘的地理位置也已經有了很大改變,在今天如此發達的科技之下,關隘已經顯得十分脆弱。但是從史書中,我們已經不難發現古人智慧,函谷關和潼關地理位置的變換,可以看出隨著自然條件的改變,古人的軍事智慧也在不斷進步。


合歡蠲忿


函谷關和潼關與黃河的地理位置,其實一眼便可以知分曉。一個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大地,而另一個是湍流不急的水面,該選擇哪一條路,已經可以知道了。

兩軍對戰一般都是選擇平川之上,當然也是有過例外的,赤壁之戰便是水面作戰。但是綜合函谷關和黃河之上的情形,顯然不適合這般。古代乃是重兵器作戰,同時交通工具只能是靠馬車,所以一些重量型武器基本上只能在陸面上運行。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船隻在水面上載重量太低。當面對上重量型的武器之時,船隻一定會崩塌。作戰本就是取決於糧食和武器,還未開戰便折損大半,實在不是一個好兆頭,這對於士兵來說士氣上已經佔了下風。

水面上作戰是需要有一批熟悉水性的士兵,而大多數未曾上過水麵的人都會有暈船的趨勢。別說是水面作戰,恐怕到達作戰區域,士兵們已經被折騰到差不多,這結果是可想而知。所以說,水面上無論是武器還是士兵都是皆不是最佳的作戰地點。

其次黃河決堤乃是五千年王朝最為頭疼的事情,每到汛期便決堤一次,黃河水所過之處乃是寸草不生。自然可以想象,若是軍隊渡河會遭遇對麼大的險阻。

黃河湍流,哪裡有暗礁,哪裡有看不見的斷流,這些若不是當地人根本無法理解。所以軍隊若是強行過河,必然是要找當地熟悉水性的一名舵手。但是軍隊乃是官爺,是比老百姓大一級的人物,一般老百姓是不願意為軍隊所帶路的。故此,在沒有人給帶路的情況之下,軍隊是更加不可能通過黃河到達戰場。

就算是軍隊可以到達黃河上,若是敵人選擇在這邊作戰設下埋伏,利用木製船隻的弱點投火球,這可是無法抵禦之物。軍隊若是能有些殘兵剩下便是最好,恐怕最可能的結果便是全軍覆沒。同時軍隊若是沒有訓練得當,不會應付水上的偷襲與作戰,到時候便是得不償失的結果。

若是想要在黃河上渡過,還得將各個渡口的敵軍消滅。但是黃河之上的渡口屬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根本不存在偷渡成功的局勢。就算是僥倖偷渡成功,南北有秦嶺與渭水,向西是狹長的平原,北有黃土高原,前有洛河,這種四面險峻的局勢根本不適合安營紮寨,只能馬不停蹄的趕向戰場。本來多日來的水上行駛已經讓士兵們精疲力竭,如今再毫無休息之時,繼續馬不停蹄的趕到戰場,這和自找死路有什麼區別?

所以綜合整個情況來看,黃河之上實在是不適合。函谷關和潼關雖然路上耗費的時間長一些,但是士兵們都是粗人,馬背上的生活他們早已經習慣,而且也能迅速的調整過來。所以相比於水面作戰,走潼關或者是函谷關的勝算更大。


小鎮月明


提問不成立。歷史上從山西進攻關中的成功案例數不勝數,隨便舉幾個例子。


案例一:戰國初期,魏國大將吳起從山西龍門渡口(山西河津縣)渡過黃河,並在過河後修築城池,打敗了前來討伐的秦軍,取得了第一次河西之戰的勝利。

案例二:西晉末期,前趙大將劉曜多次從蒲津渡口西渡黃河進入關中,並於公元316年攻破長安城,俘虜晉愍帝,滅亡西晉。

案例三:北魏前期,關隴大起義,義軍割據關中、河東。魏太武帝拓拔燾率軍在山西新絳縣剿滅河東義軍後,由蒲津渡口渡河,殺入關中平原,剿滅了關中義軍。

案例四:隋朝末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唐軍從龍門渡口渡過黃河,進攻關中。後來李淵定都長安,建立大唐。

案例五:唐朝末年,河東軍閥李克用從晉北出發到河中,從蒲津渡口渡過黃河,並在長安郊外擊敗黃巢,逼其退出長安。

案例六:南宋初年,金國大將完顏婁室由蒲津渡口渡過黃河,殺宋軍一個戳手不急,並在關中大破16萬精銳宋軍,威震關隴。

另外還有很多案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綜上案例所述,古人在歷史上不僅多次有從山西南部進攻關中的案例,並且還有多次由山西南部攻破關中的成功案例。

所以,這個問題不成立。

至於說,為什麼以上列舉的案例很多人都沒有印象,大家對進攻關中的印象停留在必須要由函谷關或者潼關才能進入的原因。我覺得主要是兩方面因素導致的。

因素一:由崤函通道進攻關中,要優於從晉南渡河進攻關中。如果能選擇,大多數人都願意走崤函通道。

從山西進攻關中,有三個渡口可選,分別是:風陵渡口、蒲津渡口、龍門渡口。

三個渡口中,龍門渡最容易渡河,但離長安最遠;風凌渡離長安最近,但最難渡河,因為渡口對岸就是潼關;蒲津渡居中,距長安的距離和渡河難度都居中。

綜合來說,蒲津渡口是三個渡口中最合適的渡河地。歷史上由山西殺入關中,十次有八次都走這個渡口。


但是,相對於走崤函通道來說,從蒲津渡口過河,難度還是更大一些。因為,渡河作戰是非常冒險的。如果渡口被抄了,等於後路就被斷了。

並且,山西地形支離破碎,如果從華北平原進攻關中,走河南的崤函通道,一路上都是大平原,基本上不需要翻越很高的山區,海拔跨越很小。只需要突破個別易受難攻的關口,如函谷關、潼關即可。而從山西進攻關中,至少要翻兩次山。這不僅對行軍是個考驗,對補給線也是極大考驗。(劉曜和李克用等人之所以要從蒲津渡過河,是因為他們的地盤在山西,他們在河南沒地盤,他們沒得選,只能從山西渡河)

所以說,如果能選擇從哪裡進攻,古人更願意走崤函通道。



因素二、歷史上關乎於關中政權生死的著名大戰,很多都是發生在崤函通道。

比如說戰國後期的關東諸侯五伐秦國,有四次都是攻的函谷關(有一次是從山西西渡黃河進攻關中);赤眉軍破長安,攻的是函谷關;漢末曹操與馬超大戰,攻的是潼關;安祿山與哥舒翰大戰靈寶,攻的是潼關;黃巢進長安,攻的是潼關;李自成進關中,攻的也是長安。

相對來說,從山西渡河攻關中,名氣就要低很多了。比如前面提到的劉曜、李克用都是山西軍閥,但他們兩位在歷史上的名氣並不大。而對於唐朝,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定都在長安的大唐王朝,很少有人記得李唐王朝是從太原起家的。

所以說,由於從函谷關或潼關進入關中的案例太多,而且多是滅國級大戰,名氣大,所以相對來說,就會給很多人造成進關中只能走函谷或潼關的固有印象。


另外,說到進攻關中,怎麼能少了蜀道和武關呢?歷史上,劉邦曾經兩破關中,而這兩次進入關中,劉邦都沒有走崤函通道。

第一次,劉邦走的是武關,即從南陽盆地進入秦嶺,攻破武關,然後再翻越秦嶺,進入關中平原。

第二次,劉邦走的是陳倉,即從漢中盆地走蜀道,攻破陳倉,然後進入關中。

雖然劉邦這次進關中,走的這些路都是“歪門邪道”,而且不具備可複製性。但是這起碼這也能說明,古人進入關中,並非只有崤函通道一個選擇可選。


Mer86


因為從潼關或函谷關進攻關中更容易一些,古代技術落後,沒有什麼好的渡河工具,只能在各個渡口進行偷渡,各個渡口一般都有軍隊把守,都相當險要,一夫擋關,萬夫莫開,與函谷關與潼關的難度不相上下,而且渡河作戰,中原軍隊並不擅長,他們更善於陸戰,如果冒險渡河,很容易被對方消滅在河中。

還有後勤補給的問題,河東臨近太行山脈,根本不適合大規模行軍,後勤更是無法保障,如果選擇冬天寒冷季節,黃河冰凍之後,危險更大,為了禦寒,而需要更的的補給,一旦強攻不過,補給中斷,只能被凍死餓死。

雖然危險,古代並不是沒有從河東渡河進攻的,這就需要有強大的後勤保障,還必須是對方在河西渡口沒有什麼兵力的情況下才能實施,否則就是找虐,凡是英明的君主都會是河西部署下重兵,以防東面之敵,有的還會把河東之地佔為已有,以保護關中之安全,除非是關中之主昏庸無能,不理政事,才會不重視河西防線,把機會留給敵人。

所以古人還是傾向於從函谷關或潼關進軍,不願冒此風險,因為大多數關中之主還是非常重視河西之防守的,有的則是選擇兩路並進,只要一路攻入就算成功。從這兩關進攻,一則可以大規模行軍,二則可以保障充足的補給,雖然攻關難點,但相比渡河之風險,就顯得容易多了。


海量說歷史


原因很簡單,因為必須先拿下函谷關,才能到達你說的山西西南部的黃河岸邊。

歷史上函谷關數次變遷,但都在黃河東岸。先看函谷關變遷的地圖,我們再從其他方面分析:

首先從古代部隊組成來說,北方政權都以陸軍為主。

1、進攻關中的戰爭多以陸軍為主,缺乏渡河作戰的條件。

圍繞關中的戰爭,大都是陸戰,從關東進攻而來的部隊,基本都是陸軍。

古代除了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建立的國家,訓練了大批水軍之外,其餘北方政權,基本都是陸軍,主力部隊為步兵,配有騎兵、戰車兵、弓箭兵等。

從地形上看,此處只有黃河一條水路,從陸路走,不可能讓大部隊一邊行軍打仗,一邊揹著船隻吧。可以說,關東諸國即便有水軍,等打到函谷關,水軍也只能棄舟登路,最後也都變成陸軍。

2、渡過黃河作戰,難度與危險性更高。

渡河有兩種方式:一是搭橋,二是渡船。山西西南部的黃河,剛好是十分湍急的一段,兩岸陡峭,水深流急,很難渡過。無論是搭橋渡河,還是乘船逆流而上,在古代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再說,對面的守軍,也不會眼看著你搭橋乘船來攻打他們。

戰爭中有個詞叫擊之半渡,就是說在敵軍正在渡河時去攻擊他們。當年黃巢率軍在渡過運河時,就有過被李克用“擊之半渡”的戰例。

關中地區,東西呈橢圓形,南北狹窄,東西廣闊。部隊渡過黃河之後,向西便是狹長的關中平原,前有洛河、涇水阻擋,南有秦嶺與渭水,北有黃土高原,形成一條東西的通道,部隊很難展開並紮營。

這種地形適合幹啥?對,打伏擊。渡河部隊剛剛上岸,首先就會遇到南北夾擊。

莫說古代沒有在此渡河,日本人侵略我們的時候,也沒有攻下關中,也沒敢在此渡河,最終放棄。

3、即使渡河作戰,也必須先拿下函谷關。

從地形來看,要攻打關中,即使部隊渡河成功,函谷關不破,渡河部隊便成了孤軍深入,難有後援。

渡過黃河作戰,不是沒有人想過,但是很明顯,如果沒有拿下函谷關,即使渡過黃河,也毫無意義,無法得到外援,等於是孤軍深入。

只要函谷關沒有拿下,此處分兵,即可截斷黃河渡口,形成斷河之後的“關門打狗”之勢。

4、關中政權,在黃河沿岸並非無人防守。

進攻之人能想到的,防守之人如何想不到?古人不會只懂得堅守函谷關,而把黃河這一隱患留給自己,在黃河沿岸都或多或少地有部隊防守。

以秦國為例,範睢曾經向秦昭襄王分析過關中之地的地形,談到過除了堅守函谷關之外,黃河西岸也應派兵把守,防止關東諸國渡河。

後來的張良也曾分析過關中之地,認為是“金城千里”。

綜上,渡河攻取關中,代價大,危險性高,成功率低,難有後續。在戰國時期,軍事家們的戰略眼光已經十分獨到,戰爭指揮的藝術已經很高,這條渡河路線必然是被歷代軍事家否定過很多次。

因此,2000多年以來,冷熱兵器的戰爭都沒有嘗試過這個進攻路線。這是一個歷史地理學的問題,值得深入研究。


平凡人讀史記


古人進攻關中主要通過函谷關或潼關而不是渡黃河,主要是因為地理原因。通過函谷關就是平原,所以說打下函谷關或潼關就等於很快可以佔領關中橫渡黃河對於當時軍事條件來講不是最好的選擇,

一方面容易被殲滅,另一方面古代大部分以陸軍為主不適應水戰,配備的船應對水域能力有限。

古時我們的黃河的水又寬又急,用大船渡過黃河的話非常危險,而小船的載重不適合用於戰爭和運送物資。如果渡黃河進入關中的話,當時需要了解好天氣情況,避免行駛中途大雨或其他狀況,如果船翻了軍心受影響不說,還會折損兵力。古代這樣的船一方面靠人掌舵另一方面靠風力揚帆航行,需要有經驗的老船長掌舵,軍中外出征戰路過此次對於黃河各河道情況不瞭解,不清楚哪裡有暗流,哪裡易擱淺,哪裡會出現急流等不確定因素太多,當地瞭解情況的船長不願意參與戰爭,畢竟這是隨時有生命危險的。

即使最終有人可以掌舵,我們還要關注風向,風力大小以便順利通過。

這些條件滿足後就是船本身的條件,當時的船多是木質結構,非常容易失火

,如果行駛到黃河中間敵人向船體投擲火球,這樣船上的人生還的可能性非常小,這樣敵人基本不費什麼力氣就會擊敗來襲之人。

所以說古代人選擇渡黃河來進入關中的話,受限的因素非常多。多數選擇攻打函谷關或潼關。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首先要糾正一點,那就是嘗試從山西西南部渡過黃河進攻關中的戰例也有很多,絕不是沒有人嘗試過。

這其中往早了說,有戰國七雄中魏國的名將,跟孫子並稱“孫吳”的吳起率領精銳魏武卒一舉擊破秦國的河西之戰;而再往後,隋末的李淵乃至於唐末的李克用,以太原為主的山西地區做為根基,也分別實現了由黃河進取關中的戰略目標,所以說古人沒有嘗試過渡黃河最終得以定鼎中原,是一個有待商榷的提問。

不過相對來說,比較渡過黃河進攻關中,大多數北方的地方政權如果有志於統一,還是會更多的選擇出函谷關或者潼關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這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

1,黃河本身的水文環境並不利於大軍橫渡。

對歷史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黃河水患在很長的時間內一直是困擾中原統治者的難題,它以難預測和一旦爆發後治理繁瑣著稱,而即使在正常狀態下,黃河的水流量和水流速度依然保持在一個相當龐大和危險的區間內,在這種情況下,大軍渡河無疑有著非常大的自然風險。

而所謂“北人走馬,南人行船”,往往北方政權在涉及到水軍作戰的經驗以及造船工藝上會處在一個相對落後的狀態,這樣也加大了橫渡黃河的難度,因而這是北方政權在進攻關中時不選擇從山西西南部渡過黃河的第一個原因。

2、山西西南地形起伏不定,過於複雜,不利於大軍團的展開作戰。

打開地圖我們會發現,山西西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丘陵為主,間或有山脈分割開來,這樣對於我們今天擁有發達交通工具的現代人來說尚且不便,更加遑論科技低下,生產力落後的古代人。尤其是對於古代軍隊來說,這種支離破碎的地理結構對他們的行軍構成了嚴重的阻礙,即使能夠成功的渡過黃河,在接下來的長途行軍上,他們也將面臨補給困難,糧秣短缺的窘境。

而相對的自函谷關或潼關出兵,行軍路線是廣袤的平原,與山地之間相比較優劣可謂一目瞭然,無論是從維持軍隊的戰鬥力還是非戰鬥減員保持有生力量來說,選擇函谷關或潼關進軍相對於冒險渡過黃河來說都是更加穩妥的路線。


春朝青牛


潼關自古就有長安東大門之說,易守難攻。大詩人杜甫著名《三別》《三吏》之《潼關吏》對關的天險作了祥細描述。

如果避開這座雄關,繞道由山西南部進攻長安,那麼就意味渡過黃河穿過呂梁山脈,由山西河津渡河方可進攻陝西韓城,中間兩渡黃河,穿越山嶺溝壑,這緇重糧草給養如何供應相隨,況且黃河延岸有部隊阻擊,渡兵船隻如何靠岸攻克碼頭水關,更別說渡運給養緇重。就拿渡河的船隻來說很困難,徵用民船及營造都需要時間,戰機瞬息萬變,用此法註定失敗。

歷史上只有一例由此攻克韓城,成功拿下長安佔領關中,東出掃滅群雄一統天下的戰例,那就是大唐的建立者李淵。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太原留守李淵以匡扶隋朝為由,由太原起兵拿下汾陽,裡營外合攻克韓城迅速入主關中,鳥瞰天下掃滅反王割據勢力一統天下。其餘戰例勻遭慘敗告終。

1944年,侵華日軍佔領山西全境,妄圖由山西風陵渡口,進攻潼關控制大西北,截斷國際抗日援助運輸線,與南方日軍會攻大西南,摧毀國民政府所在地重慶,黃河經潼關處,河床最窄,兩岸均集結重兵,日軍偵察汽艇遊弋,看似平靜的黃河卻暗流湧動,探試性的渡河,均被中國民軍消滅於河中,雙方以炮擊較量,成功壓制住日本南侵西進陰謀。

所以說面對雄關險隘,寧願強攻也不願繞道,因為代價r太沉重了。錯失戰機。





厚土高天識君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網友Mer86和合歡蠲忿已經分別回答了,前者回答了古人從山西西南部渡河成功的戰爭事例,後者則從陝東和豫西的地形、函谷關及潼關的歷史演變等方面,闡述了古人從中原進攻關中的艱難。

下面,我只想在兩位網友兄臺的基礎上再講講,為什麼古人如果從中原即今天的洛陽一帶出兵,在一般情況下,總喜歡從函谷關(潼關)攻打關中?

首先,我先來回答,無論是從關中攻打中原,還是從中原攻打關中,古人為什麼必須攻打函潼要塞?

我們都知道,古代中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附近包括河北南部、安徽西北部、山東全省的黃河中下游平原,關中則指關中平原,即由涇河渭河等水系形成的八百里秦川,包括現在的陝西中部、甘肅東部的少部分地區。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擁有水資源的平原一貫是糧食的主產地,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古代任何一個政權的建立,都離不開糧食和人口,所以搶佔平原地帶便成為古代戰爭的首要因素。剛好古代函谷關(現河南西部靈寶縣境內)和潼關(現陝西東部的潼關縣境內)之間的兩百多里狹窄小道是連接古代這兩大平原的重要關節,所以無論是從關中打到中原,還是從中原打到關中,都必須經過函谷關和潼關。而這裡北有黃河,南有秦嶺(潼關)、伏牛山(函谷關),剛好發源於秦嶺和伏牛山的眾多小溪又北向流入黃河,小溪在千百年的奔流中帶走泥沙,形成無數南北走向的深溝,而能夠東西走向並供給人們行走的,只有寬不過兩三人並行、與黃河平行的羊腸小道。那麼,只要在小道經過的某個險要的地方設立一個關卡,那必定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據潼關縣政協編輯的相關資料證明,早在五千多年前的黃帝時期,黃帝就曾聯合炎帝與蚩尤部落的夸父在古代函谷關與潼關之間戰鬥,所謂神話傳說“夸父追日”,其實就是巨人族夸父部落戰敗後不屈服,沿著渭河、黃河向西部、北部敗退並不斷被追殺的情景,最後,夸父族人犧牲的鮮血,染紅了桃花,被後人衍變成了“夸父倒下,化成一片桃林”的神話。這就是潼關在周朝初期稱為桃林塞的重要來歷。

那麼,既然這裡這麼險要,古人為什麼非要走這條路呢?原因在於古代交通並不發達,大規模的行軍必須走平原或相對平坦的地帶,至少必須能夠供牛車通過,否則所有軍需物資無法跟上,除非軍士每人攜帶幾天口糧輕裝而行。正由於受到這些條件的制約,所以古人無論是從關中東出中原,還是從中原西進關中,都必須經過這條險要的古道和關卡。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還有沒有其他路可以繞過函谷關和潼關?答案是有。

從地圖上看,要想繞過函谷關和潼關這條險道,其實也是有辦法的。主要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從北渡黃河,從現在山西的西南部渡過黃河,繞到潼關的背後。不過,黃河千里奔騰咆哮,陝晉之間多為高山,所以適合當時條件渡河的渡口並不太多,當時的主要路線是從現在的山西省永濟市內的蒲坂津(津即渡口)渡河,然後進入現在的陝西省渭南市的合陽、大荔縣境內,繞到潼關的背後,實施前後夾擊。另一條路則是從南方走,走伏牛山區和秦嶺,或經秦嶺北部的華山附近的峪口攻到潼關背後,或者直接從武關進入現在西安市東南部的藍田縣,出其不意地攻打關中的政治、經濟、軍事核心長安(現在的西安)。

第三,為什麼很少有人北渡黃河從山西西南部渡河進攻呢?為什麼幾乎無人從南經秦嶺峪口繞到潼關背後攻打呢?

原因在於往北往南的地形的險要。大家都知道,山西多是山區,即使是在潼關對面的山西南部,也是著名的中條山,其東面還有首陽山,這些山區地形限制了古代軍隊的大規模運行,至少不能起到出奇兵的效果。如果對方知道了自己正在準備從蒲坂進行偷渡,那麼,守衛潼關的部隊一定會派遣軍隊守衛在蒲坂渡口的西岸,嚴陣以待,以逸待勞,或者半渡而擊,那麼,輕裝上陣的這支人數不應太多的奇兵肯定被會阻擊在黃河邊,甚至還有被全部殲滅的危險。當然,歷史上成功的從蒲坂渡口渡過黃河到達關中的,都是出奇兵,潼關守方沒有怎麼防備或防備不得力的。

假如往南走山區,那更是兇險至極。山區里人口少,糧食補給不足,加上這條路線更是長達四五百公里,如果要想偷襲,必須攜帶足夠的糧草,而山路又大大限制了運糧的效率。同時,在險要的關卡,敵方肯定是派駐有軍隊守衛的,假如被敵方阻擊,那麼極容易造成部隊被困死在狹長的山區小道上,不能前進,也不能後退。鑑於往南走山區且路途遙遠、關卡林立,所以古代絕大多數攻方都是走北面,即北渡黃河從山西西南部西渡黃河——這條路雖然也是山區,但相對來說人口密度高一些,且路程較短,不到六七十公里,極容易偷渡偷襲成功。

八月中旬,我曾經專程前往潼關縣,在潼關縣文聯李主席的帶領下,實地參觀了潼關地形,具體情況與合歡蠲忿所說的極為相似。經過實地走訪,我也終於明白了在唐朝安史之亂中,守衛潼關的封常清、高仙芝為什麼寧願死守潼關?哥舒翰在唐玄宗的逼迫下出關迎戰,為什麼會一觸即敗?安䘵山為什麼不敢北渡黃河繞道蒲坂渡口偷襲,不採取往南走山區攻武關等戰術?

原來,潼關東面還有一個長達數里的羊腸小道到達東面的金斗關,據清人繪製的地圖顯示,這條小道不僅狹窄,南面是塬,北面是黃河邊的一壁小山,而且在中間還有一條小溪,上面有一橋,只要有人守住這座橋,就無法攻入,如果兩邊山上都埋伏軍隊,居高臨下進行攻擊,則容易造成很大的殺傷力,讓經過這條小道的軍隊膽戰心驚,心理上自覺輸了十分。所以,當叛軍已經佔領金斗關後,哥舒翰不得不出關迎戰時,五里小道兩旁山上埋伏了叛軍,唐軍被堵在狹長地帶,自然不戰而潰。

至於安祿山為什麼不敢北渡,也不敢走南面山區,原因在於北面的是唐軍名將郭子儀、李光弼控制的地盤,戒備森嚴,叛軍不敢冒險。至於走南面,則由於張巡死死守住睢陽,襄陽也被唐軍所控制,如果走南部山區,極有可能被唐軍包餃子,所以安祿山真的不敢冒險。那麼,在不能北渡黃河、也不能南走山區的情況下,就只有攻下潼關這條路了,但潼關確實不容易攻下,正當安祿山為此愁眉不展時,他決定使用反間計,庸碌的奸相楊國忠(如是有才能的奸相李林甫在位,安祿山肯定不敢反叛)和年老昏庸的唐玄宗果然中了計,連續命令哥舒翰出關迎敵,而名將哥舒翰在封常清、高仙芝被無辜殺死的教訓下,只好命令軍隊出擊,結果果然慘敗,最終丟失了潼關,唐玄宗不得不跑到西南的劍南即今天的四川境內,楊國忠也因此在半路丟了性命,還連累了美女楊貴妃。


三少爺的鑑


古代行軍,碰到大河,大江基本上沒有辦法,除非有水軍,但是除了吳越,很少有水軍,所以說兵渡黃河基本上很難,除非冬天河水結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