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與你無關

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人,但是你卻從來不知道我是誰,我愛你與你無關。——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與你無關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改編自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說,是徐靜蕾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作品。2004年該片獲得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金貝殼獎和第二十五屆金雞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電影用唯美的鏡頭講述了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通過時間線和鏡頭的切換,演繹了一個女人一生的愛情悲劇。

一眼萬年,開始就註定了是場悲劇

影片開始,《琵琶語》先聲入耳,悽美婉轉的音樂聲奠定了影片的悲劇色彩。影片從作家收到信開始,在陌生女人的回憶里正式進入了劇情。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與你無關

初見作家時,女人還年幼,她懵懂天真,只一眼就愛上了風流倜儻的作家。有人說從一開始,少女的愛就卑微到了骨子裡,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影片對少女心理的刻畫很到位,父親早亡,她跟著寡婦母親住在一起,經濟的拮据讓少女無法不自卑。但她是教書匠的女兒,骨子裡天然帶有文人的風骨和驕傲,自卑和驕傲在她身體裡交織著。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與你無關

少女的愛像是牆上的藤蔓,不言不語卻瘋狂生長著。她的這份愛的確是自卑的,作家富有、成熟、風趣,但她貧窮、青澀、寡淡,這樣的差距讓她明白,她的愛只能是角落裡一朵見不得光的小花。所以她經常躲在窗戶後偷看作家,偷偷摸摸的不讓任何人知道。可是這份愛也是高傲的。過年時,母親煮好了餃子讓她去送給作家,這是一個絕佳的接觸機會,但是少女不願意去。她知道,母親想要巴結作家,她去了脊樑就彎了,她和作家的距離變得更遠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與你無關

這種矛盾的性格在少女時期的她身上體現地淋漓盡致。母親要改嫁,臨走前的那個夜晚,少女在作家門口等待,可只等到了帶著醉酒女人回來的作家。她是想要道別的,可是高傲和自卑同時在她身上發酵著:高傲讓她不允許自己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自卑讓她不敢和作家懷中那個成熟有風情的女人相比。所以她終於還是默默的走了,帶著她不為人知的愛情。

自以為遇見了愛情,其實只是天邊一朵摸不見的雲彩

少女在山東待了六年,沒有一刻不思念著作家,所以她考上了北平的女子師範,又回到了這座作家生活的城市。她住在作家對面,只隔著一條衚衕,每天仍然像是少年時那樣偷窺作家的生活:他依然不缺女人,鶯燕環繞。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與你無關

青年時期的女人出落得很標緻,她引起了作家的注意。時局動盪,女人和同學們一起在街上游行,槍聲打破了平靜,混亂之時她被作家帶到了報社躲藏,兩人正式有了交往。電影在這裡迎來了轉折,色調一改低沉壓抑變得明朗活潑,音樂也變成了歡快的小提琴,就像是女人的暗戀一樣,彷彿從黑暗走到了光明。女人等嘗所願地把自己交給了作家,而後兩人有過一段短暫的快樂時光:他帶她一起開車出去玩,他教她使用打字機,可以說這是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與你無關

但是這樣的時間總是短暫的,作家收到了電報要去宛平,他承諾說回來就去找她。女人一直等著他,可他回來之後卻再也沒找過她。電影中的細節讓人心酸,像是畫面裡被人啃掉一口後腐爛的蘋果一樣,女人被作家啃了一口就忘記在角落了。在作家眼中,她和別的女人沒有什麼不一樣,自始至終,只有她認為這是一場愛情。更不幸的是,她懷孕了。愛情美夢破碎,這個孩子成為了愛情的延續,被遺忘的她不願被作家看低一等,於是離開北平,生下了這個孩子。

我愛你,與你無關

鏡頭一轉,八年過去,女人一改青澀成了成熟貌美的模樣。她仍然愛著作家,愛著作家的孩子,為了讓孩子有優渥的生活環境,女人心甘情願淪落風塵,成為了空軍軍官的情婦。她以為這輩子都不會再遇見作家,但是天意又讓他們重逢了,兩人甚至有著相同的圈子。成熟有韻味的她再次入了作家的眼,作家只是稍微勾了勾手指頭,她就心甘情願地上鉤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與你無關

她當然知道作家不愛他,她的愛那樣卑微又那樣堅韌,如她所說:“朋友算什麼?自尊算什麼?下一次我還會這樣,你的聲音有一種神秘的的力量,讓我無法抗拒,經過十幾年的變遷,依然沒變。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墳墓裡,我也會湧出一股力量站起身來,跟著你走。”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與你無關

影片裡有很多前後呼應的畫面:離別的話和凋謝的白玫瑰。作家說要離開一段時間,讓女人等他。這和上一次分別何其相似,女人嘗試著喚醒作家的記憶,可作家沒有將她記起。她死心了,但是離開時要走了一隻已經枯萎的白玫瑰。女人是清醒的,她清醒地知道作家並不愛她,否則他不會認不出來她。她愛他,她渴望著能得到作家一星半點的愛情,可是她的高傲不允許她去祈求他的憐憫,更不會允許她死纏爛打讓這份感情蒙上陰影。

這份愛情,自始至終都是她一個人的事情。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愛你,與你無關

結尾時,《琵琶語》再次響起,預示著結果的悲劇。女人的孩子意外去世了。孩子是她精神世界的支撐,孩子沒了,她也活不久了,這場一個人支撐著的漫長的暗戀也終於結束了。

結語

相較於小說而言,電影在徐靜蕾的改編之下有了新的理解。小說裡的陌生女人是徹頭徹尾的卑微者,可是導演徐靜蕾本身就是一個獨立女性,這段西方愛情被她中式化改編之後,陌生女人的卑微中多了些許傲骨。陌生女人一直都是有氣性的,她會反抗母親,會拒絕有權有勢的軍官,只有在面對作家的時候,她溫順地像只貓。這並不見得她因為這段愛情變得卑微了,相反她一直在用平等的目光看待作家,她要平等的愛情,如果得不到,她就離開,然後繼續等待。不過不論是小說還是電影,悲劇的核心從不曾更改。愛可以是一個人的事情,但愛情需要有人回應,陌生女人這一生終是如一縷煙飄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