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庭是属于良言一句三春暖,还是恶语伤人六月寒呢?

刘禹锡子


我的家庭应该是把“恶语伤人六月寒”,做到极致了!导致我现在34岁,已经结婚,依然偶尔做噩梦和父亲吵架……

记得小时候,三年级的时候,我爸出轨,那时候家里是小作坊,请了五六个人干活,爸爸出轨家里干活的女工,早上送她去干嘛干嘛,不送我上学。我就哭闹,我爸一脚过来,皮鞋踢掉我小腿上的皮。后来,他就把家里因为出轨经常吵闹的气,撒我头上。“这个家迟早被你败掉!”现在想想,呵呵,我一个9岁的小姑娘,能败掉自己的家?!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说说近两年发生的事吧……

后来我爸把家庭作坊发展成了一个小公司,一二十个人吧!去年突然有人离职,没找到合适的人。我就去帮忙,我爸不会电脑,这个离职的是唯一会电脑的!我有工作问题找他商量,不说怎么办,突然跳起来说“这个公司迟早败在你手里!”我去,我好心办坏事,帮你却说败我手里。行,那我不来,不帮,就败不到我手里了吧?做好交接,走了!后来再喊我帮什么忙,我还是去的,帮完立刻走。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比如问他一个什么事,就突然跳起来说,“养你什么用,早知道领养一个也比生你强!”很多时候,我真的莫名其妙,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每当这个时候,我不能说话,我一旦说话顶嘴,他就大闹,打自己巴掌,说我要逼死他!有时候我真的无法无法理解。太痛苦了!我不能还嘴说话,就用头撞墙!撞的咚咚咚响,我妈过来抱着我哭。我觉得我爸要把我逼死!

还有,我结婚后,他继续出轨,被我偶然发现了,告诉我妈了,反正司空见惯,我爸出轨30多年,只是这次换了个人。这次是他公司员工的老婆,员工生病,是癌症,还没死,我爸就和这个员工老婆搞上了。然后就大吵,中途我妈摔断脚后跟,我被我爸打了5个巴掌!因为出轨员工老婆真的很过分,我爸在外造谣,说我家吵架,是因为我要和他争夺财产!是因为我妈感冒挂水,我一天都没去医院看。天理良心,我每天都去!真的是子虚乌有,空穴来风。(我和妈妈的关系还是可以的,我心疼妈妈)

哎,反正人间地狱,不过如此!18层地狱也不过如此。不是物质上克扣我,是精神上折磨。

话说回来,外人还觉得我幸福,因为我爸有钱,一共给我买了两套房,两辆车……呵呵呵呵呵,有什么用,我从十来岁就开始每天做噩梦,大喊大叫,直到婚后,老公抱着我睡,最近才慢慢好点,但是偶尔还会做噩梦……

我想,我一辈子都要去修复心里的创伤!幸好老公懂我,包容我,我有时候无法控制对老公歇斯底里,他不计较,过后我会后悔,去道歉。

原生家庭的伤害,我会用一生去修复……

曾经因为原生家庭的阴影,一直不想结婚生子,但我正在努力,让自己更正常一点……


沪漂的蜗居生活


我的家庭一直都属于后者,因为知道老公是个情商低不会说话的人,一直都这样就慢慢麻木了。他经常会说一些让你觉得你完全在他心目中一无是处的语言出来。

我记得非常清楚的一次,我以为一直喜欢网购,那个时候还没有二胎,一直在商场上班的。然后买了快递不能及时拿,就放门卫那里,因为经常去拿快递,所以有一天那个门卫的师傅就问我“又买衣服了,这上班的钱都花衣服上了 ,难怪看你穿的还蛮时尚的呢!”

我听了之后还暗自高兴,回家之后就嘚瑟的把那个门卫的话学了一遍,哪个晓得老公马上一句话喷出来“哪个人说你时尚啊?估计眼睛肯定瞎了吧?你不看看你现在胖成什么样子了,肚子上都是肥肉都可以当游泳圈了还好意思嘚瑟,别人就是一句恭维话别想多了。”

我只能立刻石化当场。





黄月亮2


很幸运,我的家庭属于前者,良言一句三春暖。在一个家庭中,“好好说话”至关重要!

好好说话是一个人的修养,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基础。夫妻之间,遇事多商量,少指责 ,多理解,少抱怨。不要说过头话,更不要相互揭短。对待孩子,应该多讲道理,不能打骂。

我儿子参加高考是在2010年,那年玉树发生过地震,有一段时间天天下雨,儿子也是高考前压力大,心情烦躁。从家到学校不太远,但是有一段路比较泥泞。有一天早上起床一看,又下雨了,开始抱怨,说今天不想去学校了。我心里比较着急,离高考没多长时间了,但是我跟儿子说:前几天你看新闻了吗,玉树发生大地震,很多人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家,有多少高三的孩子,跟你一样读了那么多年的书,马上盼来了高考,但是遭遇地震,家人没了,教室塌了,但是孩子们依然在临时的抗震棚里学习。儿子听了,什么都没说,默默的穿上衣服,吃了饭,背着书包,打着伞去上学了。两个月后,考上浙江大学!

好好说话是一门艺术,是一个人情商高的表现。俗话说祸从口出,很多人因为不会说话,得罪朋友,更有一些恶语伤人,引发血光之灾。

好好说话,从小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良言一句三春暖,莫要恶语伤人六月寒!


清水弯弯hrp


我的原生家庭是后者,老爸那时是骂人当话说的人,骂妈妈骂我们姐弟,不是一般的骂,是跳着脚拍着手摇头晃脑的咒骂,最常骂的一句是指着我们,必屌的死,都死的干净的。特别剌耳,现在想起来都心寒,家中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我当时就想十八层地狱也不过如此。判逆期时我曾叫着他的名字说,如果有下辈子,我宁愿给别人家当狗猫,也不再给你当闺女。


星辰2020


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就是父母说,养你还不如养一条狗呢,养只狗还知道给我们摇摇尾巴。

还有一句话有段时间他们爱骂我不要脸。我一听到这三个字我就要崩溃了。因为那时候差不多青春发育期,一听到这三个字我就容易联想到男女之事,好像不要脸是专属于男女之事的。觉得我好像被骂贱的那种耻辱感。

所以现在我当母亲了,对孩子说话是小心又小心,生怕寒了孩子的心。有时候自己无意的一句话孩子听来却那么的刺耳,伤心


晋南浙北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跟外面的人打交道,也适合于维系家人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我有幸生活在一个良言一句三冬暖的家庭氛围中。

我的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俗话说得好,妻贤夫祸少。有时候,父亲在外面工作或与人打交道有不痛快的时候,都是母亲劝导和抚慰,将父亲的戾气消弭于无形。对于孩子,母亲像老母鸡护着小鸡一样来呵护我们。即使我们犯了错误,母亲也从不大声呵斥。母亲说有理不在声高。

母亲的言行对我们是耳濡目染的教育。我们在母亲的影响下,和睦相处。遇到困难互相帮助。乡亲们都夸母亲生了我们几个好孩子。殊不知,是好母亲教育了好孩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这边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分到了十亩地,加上我爷爷奶奶留下的两亩自留地,一共是十二亩地。父亲在镇政府上班,我们姐弟三个都上学,只有母亲一个人常年在田里劳作。母亲不怕吃苦不怕累。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很爱我们的母亲。放学回家后,放下书包就拿起镰刀,到田里干活,跟母亲一起劳作。

最记忆深刻的是暑假。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要给玉米施肥。每天天不亮,大约是三四点钟,母亲就喊我们起床。我们娘儿四个,我的两个弟弟两辆自行车,驼着两袋化肥,在前面推着走,我和母亲一人扛着一把蹶头(刨地用的一种农具)跟在后面走。到了田里,我们两人一组,一个刨坑,一个撒化肥。两袋化肥施完了,一块田里的活也干完了。这时候,天也早就亮了,大约八九点钟吧,我们回家了。一路上欢声笑语,解除了疲劳。

回到家,我们冲澡,做饭,吃饭,小憩。

而给庄稼除草的季节里,我们都是选择每个晴天的八九点钟才去田里,要一直劳作到下午四点左右。中午的饭都是带了干粮和水在地里面吃的。母亲说,毒日头才能晒死除掉的杂草。

虽然农活很累,但是我们苦中作乐,我们有亲情维系,我们是累并快乐着!


淡眉1969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中写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奉行孔孟之道,以孝为先,这就导致了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的“家长制” 模式 。孩子在家庭中没有话语权,往往是那个被填鸭式默默接受的小人儿。有的家庭是大男子主义式的模式,无论哪一种生活模式,只要家里没有什么大事大非,只要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这个家就会蒸蒸日上。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一句话不能定性一个家庭的生活模式,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有的家庭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但是,在吵吵闹闹中增加了感情,幸福相伴终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的家庭则是出门笑语相伴,成双入对,回家相看两相厌,同床异梦,即使没有“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个家也不能称之为 “家” 了。

总之,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家庭的稳定性很重要,相处模式各不相同,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概括了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幸福的家庭也是各有各的幸福!

我是沙滩阳光飞,对于我的这个观点,不知朋友们认同吗?


沙滩阳光飞


每一个家庭的环境各不同,有高知家庭,有富贵家庭,有大众家庭,每个家庭的教育方法一定不同,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人生价值,有一点相同(同是中国人)真正有智者的家庭是用自已的行为影响孩子的一生(父不教子)教育是学校的职责。孩子的成长是在社会长(悟.习)父母的影响!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教,要掌握时间度(孩子的情抒,什么事,年龄段)每个段都不一样讲究方法(别将爱变成仇)这就每个家要控制好自已,别播下了苦的种子,父母最重要是每天注意孩子的变化,还有一点做人的原则(道德)永远不能变(无论大小什么年龄段都不能变这是家长最应该教的)什么样的话都是帮孩子度过不同的该段与年龄段。我的父亲没有太多文化,但是给了我最好的教育方法(逆向思维)影响我做人的品格。


设计师易利君


按比例分百分之九十多点是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占百分之十不足。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适用于任何场景。


艺林生活


我的家庭是上一句三春暖,下一句六月寒,随时随地冰火两重天,让你措不及防,我父亲就是那种随时给你糖吃,然后随时反手就是一巴掌,他从小给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也是严肃的,无可否认,他是爱我们发,可能我只是不能接受他爱我的方式,但他也学不会换一种方式关爱我们,所以这让我们互相都又爱又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