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笑歌說館閣體的對照鏡不是醜書而是真正的好書法,是這樣嗎?

兂遦嘧疀


很顯然,範笑歌的意思是館閣體算不上好書法,他的這種說法也很有道理。之所以很多人抬高館閣體,是因為對書法的認識不夠充分,不能正確的認識館閣體和經典書法,甚至錯誤的將館閣體當成了經典。

那麼什麼是館閣體?館閣體是清代的一種應試書體和官方書體,它的官方性有點像現在的宋體字。它更是一種千人一面,埋沒個性的書體,試問這樣一種毫無個人精神氣質的書體,怎麼可能稱得上好書法呢?他的對立面就是古代的經典書法。

那麼什麼是醜書?其實醜書的概念不好論,它的涵蓋面也很廣,和主流書法不同的都可稱為“醜書”。醜書之中更是良莠不齊,有好的,也有差的,甚至在古代經典書法中,也會出現所謂的“醜書”。所以我們應該把“醜書”這個詞看作是一種中性詞,提到醜書,不一定全是壞的。


古風書法


範笑歌是真正懂書法的人,作為書法大師,範有責任指出書界的一些錯誤和怪誕說法,所以他的這句話是對的。

很多人都說館閣體比醜書好,所以館閣體就好,但範笑歌就是在糾正這句話,不管是館閣還是醜書,它們都應該與好書法去比較,不能館閣與醜書互相比,互相比只能互相掩蓋自身問題。

有人把自己的心胸等同範笑歌的心胸,覺得範笑歌的每一種話都是一種陰謀,這是度君子之腹的思維。往往這樣的人把純藝術問題上升到意識形態問題,用以汙衊他人。



藝國神殿


我是老呂說文化歷史,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館閣體只是歷史發展中為了科舉制度而出現的,每一種書體的出現必然有它的先決條件和需求。

館閣體的出現,是因為在科舉時代,閱卷官為了方便閱卷,而特別規定的一種字體,它的具體要求就是中正平和,不要吧字寫的歪歪扭扭。因為每個閱卷官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很可能一張試卷只是幾分鐘的閱卷時間,那麼如果你的字寫的神采飛揚,左聯右帶,甚至寫的潦草之級,閱卷官還要費勁的去認你寫的什麼字,那不是耽誤時間嘛?

就像現在的高考閱卷一樣,負責閱卷的老師基本上在每張卷子上停留的時間只有大概20秒左右,如果你的字寫的歪歪扭扭,閱卷老師直接就把你咔嚓掉了,即使你的作文寫的花團錦簇,天下無雙,但是那一筆臭字讓老師失去了看下去的慾望,本來滿分的作文也就是給你打個10分就完事了。

館閣體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它和醜書是完全不一樣,館閣體講究烏黑方正,每個字必須端端正正,要做到美觀好看,排列整齊。哪裡有像現在的抽數一樣胡塗亂抹,把醜書拿來和館閣體做比較,簡直是對館閣體極大的羞辱。

綜上所述,可見字體的工整程度決定了你的分數的高低。建議現在的學生們真的應該好好的練字了。


老呂說文化歷史


是這樣的。

館閣體雖然有它自己的侷限性,但那也是歷史的發展時代的需求,在科舉時代,統治者為了科舉考試的方便就制定了一系列規則,就像我們如今高考需要填卡一樣。

那麼到底什麼才叫館閣體呢?館閣體,是指因科舉制度而形成考場通用字體,以烏黑、方正、光沼、等大為特點。早在宋代即已出現,以明清兩代為盛。

明太宗時期皇帝朱棣比較喜歡沈度,朝廷裡有很多金版玉冊、重要制誥,都出自當時的大書法家沈度之手。其書法風格秀潤華美,正雅圓融,深受成祖朱棣賞識,沈度被明太宗稱為“我朝羲之”,備受推崇。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紙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爭相仿效,遂成標準書體。

後來到了清朝,康熙、乾隆酷愛董其昌趙孟頫書法。因此館閣體又加入了一些董其昌趙孟頫的書法元素。風格更趨圓潤秀美。清代科舉考試,比明代更重館閣體,要求烏、方、光、大。一方面可體現出氣象博大、筆勢恢弘之美,而另一方面,亦難避千篇一律、陳陳相因之弊。當時士人,館閣體僅為安身立命之入門功夫,書法則是畢生追求,故書法在館閣體基礎上不斷融入自身特色,是傳統士人之慣法通則。

清洪亮吉《江北詩話》一書記載:“今楷書之勻圓豐滿者,謂之‘館閣體’,類皆千手雷同。”沈括《夢溪筆談》亦云:“三館楷書,不可不謂不精不麗,求其佳處,到死無一筆是也。”

如下圖:

這幅作品文凡19行,行10字,為沈度的小楷作品,屬典型的“館閣體”作品。1418年(永樂十六年)沈度52歲時書,其筆力勁道,氣格超邁,通篇結字勻停,行列齊整,形貌豐潤淳和,端雅雍容。《敬齋箴冊》代表館閣體最高水準。全篇佈勢疏朗,筆意柔媚,然起收之勢皆能筆筆力到,一絲不苟,使轉應接,飄逸流暢,足見作者勤於臨古,已達到法度森然,技法嫻熟的境地。


花拾間文化


書法忌美術化,程式化,規範化。書法體現個性,重在精神。



鑑谷堂—朱建國


範笑歌也會寫館閣體,所以談不上什麼羨慕嫉妒恨,百體書王會嫉妒誰呢?

範笑歌這句話是從書法藝術上談事,不是針對誰。很多人有組織地說館閣體比醜書強,所以館閣體偉大,這是一種詭辯。不管是館閣體還是醜書,他們的對照鏡都是好書法,所以不能用館閣體與醜書比,他們沒有可比性。


兂遦嘧疀


對照鏡的作用可以理解成:對一種實物從正面無法全部看到,還需要藉助對照鏡從其角度他去發現更多的信息。這樣的話,館閣體的對照鏡應該是館閣體之外所有書寫體或者書法?既有好的也有壞的?館閣體是對工整、端莊的一種極致的追求,符合相當一部分人的美感,甚至是覺大部分人的美感,不足之處是變化較少,對用筆的功底要求也過高,所以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對抵制,這些人要麼是功力不足寫不出,要麼追求多變覺得壓抑了性子。但是對館閣體的批判或者貶低是莫名其妙的,你不喜歡的,你做不到的就說是壞的?我個人觀點應該大力推廣館閣體,甚至作為學生書寫的基礎書法體,在這個基礎上可以自由發揮,進行凝鍊提升,形成自己的書寫風格。


wssgy2018


館閣題是狀元們苦練出的毛筆字,是書法中的精品。豈是一般人可攀可評的?一些人羨慕嫉妒恨,自已寫不出來,只有誣衊了


蓬半山人1


何謂醜書?是好的書法就不是醜書了。西施臉上是沒聽說長美人痣的。館閣體學習的人多一些,被說成是醜書的作品,家長是不會讓子女學習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76a0cb412164b2fbcb1459225d2cf43\

東方明月方勝利


稱得上書法的沒有好與壞之分,只有見者本身的認知水平,只能是見者自己喜歡的與否。見者所看到的是自己的認知。就是人們常說的不在同一頻道上,或者有人說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山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