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低效勤奮,只需4步,助你快速成長

為什麼我們很多人已經非常努力了,卻總是收效甚微,總想認真學習一個知識、看完一本書,但學完後又迅速的忘記地一乾二淨。

這往往意味著他們在“假裝勤奮”!大多數時間裡做著無用功,屬於低效勤奮。

告別低效勤奮,只需4步,助你快速成長


春秋戰國時候,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常常被人請去識馬、選馬,人們都稱他為伯樂。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

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努力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日復一日,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比,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但好像很快的樣子哦。”

父親一看,給了他一個爆慄,又有些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搖頭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告別低效勤奮,只需4步,助你快速成長


詩人陸游也曾經教育過他的後輩:“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意思是說,如果你想真正地寫出好的詩詞,就要在生活上下功夫,去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而不是抱著一本詩詞歌賦來反覆閱讀。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見實踐的重要性,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告別低效勤奮,只需4步,助你快速成長


理查德·費曼美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電動力學創始人之一,納米技術之父。因其對量子電動物理學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有一種學習方法被歸於費曼的名下,雖然並沒有事實證據是由費曼提出,但這個方法幫助了很多人快速學習一門技能。

告別低效勤奮,只需4步,助你快速成長


那費曼學習法是什麼呢?

費曼學習法總共分四部:

1.選擇一個需要學習的概念(比如如何判斷一輛車的優劣)

2.把這個概念教給一個外行(要從鈑金,內飾,發動機,耗油等以及服務態度去綜合評判車輛好壞)

3.評價你自己的教學並找到和原知識的差距(講地有些抽像,還是無法讓外行明白)

4.重新組織信息,簡化。(鈑金就好比衣服面料,內飾如同衣服款式,運用修辭手法來聯結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