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心机有多深?用一个不打算出嫁的公主,征服一国20万精兵

中国古代有许多兵法奇书,上面记载了无数迂回的对敌策略。像“反间计”、“美人计”、“连环计”都是我们常听常说的,如果能够正确运用这样的心机智谋,对敌时一定会加强己方的胜算。在这一点上,唐太宗李世民提供了范本案例。

唐太宗心机有多深?用一个不打算出嫁的公主,征服一国20万精兵


隋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建立唐朝后,中原地区才基本安稳下来。但隋朝的许多外在威胁,依然延续到了唐朝时期,李世民即位后,曾经差点把隋炀帝抓去杀死的突厥,又成了唐朝的心腹大患。

为了对付突厥,李世民选择扶持原本臣服东突厥的夷男可汗。这夷男可汗的名头是李世民封的,严格来说,夷男可汗的部落原本是漠北的匈奴别种部,它的风俗习惯跟周边的少数民族游牧国没多大区别。

唐太宗心机有多深?用一个不打算出嫁的公主,征服一国20万精兵


在李世民的扶持下,夷男可汗成立了薛延陀汗国。原来的东突厥首领对这样的情况感到非常不满,但他抵挡不住两边的夹击,最后腹背受敌,被唐朝灭了。然而,这样就导致了薛延陀国一家独大,在漠北,薛延陀国坐拥20万精兵,威胁着唐朝统治。

于是李世民采用了一招心机很深的“连环计”对付薛延陀国:首先,把薛延陀国首领夷男可汗在漠北的势力分散开来,扶持回纥、封夷男可汗的两个儿子做“小可汗”、再把以前东突厥首领的某个族人封为可汗,让他管东突厥的旧部,顺便监测薛延陀国。

唐太宗心机有多深?用一个不打算出嫁的公主,征服一国20万精兵


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夷男可汗很不高兴,趁着李世民泰山封禅的时候跑来打唐朝,结果被唐将李绩打败,狼狈而归;第二年,夷男可汗派人给唐朝进贡谢罪,说了一堆好话,翻译过来就是:我真的错了,我希望和大唐保持友好,皇帝陛下,把你的女儿嫁给我吧。

当然,夷男可汗这么做只是缓兵之计,李世民早就察觉有问题,于是他开始了“连环计”的第二阶段:假装答应夷男可汗的求婚请求,把自己的十五公主许给夷男可汗,但实际上,李世民并没有打算让公主嫁出去。

唐太宗心机有多深?用一个不打算出嫁的公主,征服一国20万精兵


《新唐书》记载,李世民要求夷男可汗准备马、牛、羊、橐驼10多万头,把这些牲畜亲自赶到灵州来作为聘礼,如果夷男可汗做到了这些,他将亲自护送公主去成亲——“诏夷男亲迎,帝将幸灵州以成婚事。夷男大喜,诧曰:‘我铁勒部人耳,上以我为可汗,公主以女我,乘舆为我幸边,谁与我荣?’乃搜赋诸下羊马为赀。”

这场“连环计”到这里才是重点,夷男可汗觉得十分荣幸,拼命搜集这些牲畜,又亲自赶着它们跑到灵州。问题是,虽然薛延陀国不缺这些牲畜,但这数量确实多了点,加上路途太遥远,牲畜在路上碰到暴风雪,水草紧缺,死去大半。

唐太宗心机有多深?用一个不打算出嫁的公主,征服一国20万精兵


于是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就以夷男可汗“聘礼不足”的由头取消了婚约,夷男可汗气得不行,但又没什么办法,只好频繁找唐朝与突厥的麻烦。然而,他到处搜集牲畜又遭遇悔婚,早就没了当年的人心威望,打来打去都是输。

唐太宗心机有多深?用一个不打算出嫁的公主,征服一国20万精兵


没两年,夷男可汗就在心力交瘁中死去了,薛延陀国顿时乱成一团,李世民抓住这个机会出兵,轻而易举灭了薛延陀国。谁能想到,彩礼不足还能让一个国灭亡呢?李世民就用这样的心机征服了原本兵强马壮的薛延陀,这一出“连环计”实在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