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寫,魯迅,老舍,太宰治,馬爾克斯誰更好?為什麼?

獨孤求敗1815


我認為是魯迅。不信你跟我去看。我首先要帶你們去看的是魯迅的百草園,進屋可以直接跑到屋後的園子裡。一進入園子,果然就看見了那碧綠的菜畦,不知道誰還在這兒種著綠油油的菜。也見到了那光滑的石井欄,以及高大的皂莢樹。還有那桑樹,不過現在還見不到那紫紅色的桑葚。至於那帶刺的覆盆子也不見了蹤影,也就更不要說那又酸又甜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球了。那園子裡的曾經被小魯迅因拔何首烏藤,找尋像人形的何首烏根而毀壞過的泥矮牆,還依然在那兒。咱們當然也不會翻開斷磚來吧,又是白天,所以也沒機會聽到蟋蟀們在這裡彈琴,自然也沒有機會遇見蜈蚣,更不用提斑蝥了。咱們在這兒似乎朦朦朧朧地,還能見到當年的小魯迅,正坐在園子裡,聽他的長媽媽講那怕人的“美女蛇”故事呢。不過咱們當然也沒有機會見到魯迅所說的那個老和尚,更沒有機會見到帶著一盒魯迅所說的那樣的飛蜈蚣的任何和尚。不過你們自然不必擔心,因為根本就沒有陌生的美女會叫你們的名字。至於小魯迅在這裡的冬天裡,是怎麼拍雪人,怎麼塑雪羅漢,又怎麼用閏土的父親傳授的方法來捕鳥,那就只能靠想象了,因為現在清明節還沒有到呢,離下雪還早得很呢。

  接著,咱們又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就到了“三味書屋”。當然見到了那小魯迅拜過的匾和鹿,塾師當然見不到了。至於那個刻在課桌上,提示小魯迅不能再遲到的“早”字,刻痕很深,看來小魯迅用力不小呢,這也足見小魯迅的塾師的嚴厲。不過小魯迅恐怕更多的是怕塾師的那條可怕的“戒尺”吧。然而小魯迅畢竟還是孩子,在這個枯燥乏味的私塾裡,只要塾師一不留神,冬天便會爬上後園的花壇去折臘梅花,夏天便會溜到後面園裡,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當然對小魯迅來說還可以悄悄地在塾師朗讀他自己的文章,並且陶醉時,偷偷在下面用“荊川紙”描繡像。不過他覺得最有趣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因為靜悄悄地沒有聲音,不容易被塾師發現。咱們好像又聽到了,小魯迅他們坐在這裡,正大聲地念著那些對孩子們來說奇離古怪,並且根本不懂的晦澀的文字呢。

  中午,咱們一定要嚐嚐咸亨酒店的回香豆,看看那個曲尺形的櫃檯。品味一番孔乙己的“溫一碗酒!”的意境。領略一下用手指蘸著黃酒寫“回”字的四種寫法的感覺。現場體味一下魯迅寫這篇文章的良苦用心。當然,要排出四文銅錢是做不到了,因為現在用的是人民幣。咱們在這裡又似乎還有機會見到當年的,穿著破舊長衫的“孔乙己”正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下午咱們都可以去坐烏篷船,試著戴戴船工的烏氈帽,女生們則可以幫著拍許多照片以作留念。伴隨著船伕搖櫓的欸乃,大家磕著瓜子,喝著茶,品味著水鄉的芬芳氣息。隨著小船盪開水波順著縱橫交錯的河道悠悠前行,大家充分領略一番江南水鄉的細雨朦朧的情趣,以及柔和的旖旎風光。接著還可以遊覽一下東湖,最好在雨中游湖,旁邊最好還坐著自己心儀已久的姑娘,聽著雨點不緊不慢地打在湖面上的滴滴答答聲,實在別有一番滋味,真的會陶醉呢……

  

 


西西林林


謝敬!

景物描寫還是比較鍾情魯迅!

魯迅的《祥林嫂》!有關祥林嫂的故事梗概,想必是大家都很熟悉,我就沒有必要贅述了,但其中有一段,人物情景,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曾記否,就在10多歲時候,當看到《祥林嫂》這部電影的時候!當時並不知道是魯迅的傑作,那也是平生第一次,看到女性如此的悲劇,尤其是祥林嫂被迫與賀老六成親,因為賀老六沒錢治病,硬生生的挺死了,


但很快重點情景再現了,就是祥林嫂跟賀老六生的那個孩子,叫阿毛!是個剛會走的5、6歲的一個小男孩,讓祥林嫂打扮的挺可愛!突然有一天,祥林嫂就滿世界的喊,在荒山上就一直奔跑著尋找著叫阿毛,阿毛,隨著那一聲聲撕心裂肺淒厲的哭喊,就出現了一堆小孩兒的衣服,

當她突然發現有一堆小孩兒的衣服,在地上風中凌亂的吹著!卻不見了孩子,……?!是!是狼把孩子吃了,就剩下一堆被狼撕爛的小衣服,這個景物!讓誰看了不是撕心的疼啊!



還有魯迅先生的《吶喊》《狂人日記》揭露了封建社會大街上到處橫屍遍野的畫面,景物相結合的感覺,無不震撼!還有《孔乙己》文人一個,懷才不遇,破爛不堪,窘態百出,以酒為樂,足見孔乙己舔桌子上的酒,這個景物不可悲嗎??可笑嗎!悲哀的笑!!😭!


(謝題主!謝閱)!

(僅此一例),敬請指正!


轉運中的幸福


這幾位大作家之所以能深受大眾喜愛,作品口口相傳,必定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在景物描寫上,也是各有千秋的。

我們來一一列舉:

魯迅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夾樹、紫紅的桑葚……

簡簡單單幾個形容詞和名詞搭配,就把百草園內生機勃勃的景象描述出來了,碧綠紫紅是顏色詞,光滑高大是人體器官的觸覺和視覺效果,豐富的感覺詞彙使讀者腦海中,馬上能浮現出文章所描述的景物。

魯迅這段景物描寫充分表達了對百草園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讚歎。


老舍

《濟南的冬天》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象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老舍的景物描寫,是細緻的代言。

上學的時候,講到老舍的文章,老師總是讓我們用筆畫出景物描寫的句子,細細賞析。

老舍善用擬人的手法,“山穿花衣”、“害羞的薄雪”,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太宰治

《雪夜的故事》

我嘆口氣,重新打起傘,仰望陰沉的夜空。雪狂亂地舞著,天空中像是有數百萬只螢火蟲在飛舞,真美!道路兩旁的樹木披上了厚厚的雪,樹枝不堪重負,低垂著腰,不時像嘆息般顫動著身子。

太宰治也是一個細膩的人,但他的細膩與老舍不同,具有一種特殊的靈性。

雪是千千萬萬人的雪,但螢火蟲是太宰治一個人的螢火蟲。他筆下的景物,也是充滿靈性的,彷彿,在彼時彼刻,只能存在那樣的美景。


馬爾克斯

《禮拜二午睡時刻》

火車剛從震得發顫的橘紅色岩石的隧道里開出來,就進入了一望無際、兩邊對稱的香蕉林帶。這裡空氣溼潤,海風消失得無影無蹤。不時從車窗裡吹進一股令人窒息得煤煙氣。和鐵路平行的狹窄的小道上,有幾輛牛車拉著一串串碧綠的香蕉。鐵路的另一邊是光禿禿的空地,那裡有裝著電風扇的辦公室、紅磚蓋的兵營和一些住宅,住宅的陽臺掩映在沾滿塵土的棕櫚樹和玫瑰叢之間,陽臺上擺著乳白色的椅子和小桌子。這時候正是上午十一點,天氣還不太熱。

人們常用魔幻現實主義來形容馬爾克斯,他適合寫風景,細緻,生動的筆觸概括出富有節奏的輪廓。他善於利用強烈的視覺反差,來預示情感的走向。


他們四位,在景物描寫上,都有各自的特色和魅力,值得我們學習。


一朵詩


比如哈代的《還鄉》,作家是這麼寫的:

十一月裡的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時近傍晚,被稱之為埃格敦荒原的大片沒有界籬隔斷的空曠昏暗,逐漸變得昏暗。抬頭望去,白茫茫一片浮雲,遮住了青天,像是一座帳篷,把整個荒原當作了它的氈席。

天空濛上灰白的帳幕,地面長滿了黑色植物。地平線上,天地相交,黑白分明。在這樣的強烈反差之下,荒原顯露出好像已經進入夜的景象……荒原表面的昏暗悽迷,給夜晚增加了半個小時;它以同樣的方式能使黎明推遲到來,使正午變得悲涼;風暴還未形成,它就預示其陰沉的面孔;深更半夜,沒有月光,它使夜色更加濃黑,讓人因此顫抖害怕。

還比如夏洛特布朗特的《簡愛》:

這一時刻的魅力,在於天色漸暗,落日低垂,陽光慘淡。夏天,這裡野攻瑰盛開;秋天,堅果與黑草莓累累,就是現在,也還留著珊瑚色珍寶般的薔薇果和山楂果。但冬日最大的愉悅,卻在於極度的幽靜和光禿禿的樹木所透出的安寧。微風吹來,在這裡聽不見聲息,因為沒有一枝冬青,沒有一棵常綠樹,可以發出婆娑之聲。片葉無存的山楂和榛灌木、像小徑中間磨損了的白石那樣寂靜無聲。小路兩旁。遠近只有田野,卻不見吃草的牛群。偶爾撥弄著樹籬的黃褐色小鳥,看上去像是忘記掉落的零星枯葉。

這條小徑沿著山坡一路往上直至海鎮。步到半路,我在通向田野的臺階上坐了下來。我用斗篷把自己緊緊裹住,把手捂在皮手筒裡,所以儘管天寒地凍,卻並不覺得很冷。


草軒客


景物描寫啊,寫得比較好的有:

佚名: 《刺勒川》。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李白。①《望廬山瀑布》、

②《送孟浩然之廣陵》。

杜甫。①《絕句》、②《望嶽》。

白居易。《憶江南》。

王之渙。《登黃雀樓》。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蘇軾。《題西林壁》。

毛澤東。《沁園春·雪》。

朱自清。《荷塘夜色》。

其他沒什麼印象。


夢190234205


我覺得老舍的景物描寫好。據統計顯示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中的景物描寫有42處之多,雖然老舍先生都是口語化表述,但是那些話都是在他千錘百煉之後得出來的精華,看似簡單,實則意味無窮。

來一段欣賞一下。

雲還沒有鋪滿天,地上已經很黑,極亮極熱的晴午忽然變成了黑夜似的。風帶著雨星,像在地上尋找什麼似的,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撞。北邊遠處一個紅閃,像把黑雲掀開一塊,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風小了,可是利颼有勁。使人顫抖。一陣這樣的風過去,一切都不知怎麼好似的,連柳樹都驚疑不定地等著點什麼。又一個閃,正在頭上,白亮亮的雨點緊跟著落下來,極硬的,砸起許多塵土,土裡微帶著雨氣,幾個大雨點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兩下,雨點停了,黑雲鋪滿了天。又一陣風,比以前的更厲害,柳枝橫著飛,塵土往四下裡去,雨道往下落,風,土,雨,混在一處,聯成一片,橫著豎著都灰茫茫冷颼颼,一切的東西都裹在裡面,辨不清哪是樹,哪是地,哪是雲,四面八方全亂,全響,全迷糊。風過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垂落,看不清一條條的,只是那麼一片,一陣,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屋上落下萬千條瀑布。幾分鐘,天地已經分不開,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處流,成了灰暗昏黃的,有時又白亮亮的,一個水世界。


斜槓青年愛讀書


都寫不錯,都是高手。我還是投喜歡老舍寫的駱駝祥子中的一節,寫的暴風雨中,祥子在拉人力車,遇到了暴風雨,老舍可真是大家,寫暴風雨來臨前、暴風雨中,讀起來讓人有身臨其境般地真實感,那對景物特徵的把握,對景物的描繪,簡直是入木三分,維妙稚肖。


生如夏花彤翔


魯迅的景,以文字最美



韓文一白


魯迅,老舍都是描寫景物的行家。不相伯仲,各有所長。


寇米根


這四位大文豪,都不是我輩所能品頭品足的,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