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被譽為一代幽默大師,究竟該如何理解他的文學作品裡表現出來的幽默藝術?

蕭鳳拙


老舍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小說家,被稱為幽默大師,他的語言藝術,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獨特的、耐人尋味的幽默風格。老舍對喜劇性及幽默、諷刺手法的熱愛,在呈現形態上,他要讓“世界在笑聲中換個樣兒”。老舍的幽默既蘊含意趣,激人發笑,又在笑聲中褒貶是非。


01、社會關懷

要讓“世界在笑聲中換個樣兒”的老舍總是將幽默與社會進步聯繫在一起,始終懷有強烈的社會關懷。

老舍出生於一個下層旗人的家庭,從小生活在北京,生活在窮人當中,自幼為貧困所苦,“貧人的空想大概離不開肉餡饅頭。”“幽默者的心是熱的”。老舍曾說過:

“我自幼是個窮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親的影響——她是個愣捱餓也不肯求人、同時對別人又很義氣的女人。窮,使我好罵世;剛強,使我容易以個人的感情與主張去判斷別人;義氣,使我對別人有點同情心。有了這點分析,就很容易明白為什麼我要笑罵,而又不趕盡殺絕。我失了諷刺,而得到幽默。據說,幽默中是有同情的。我恨壞人,可是壞人也有好處;我愛好人,而好人也有缺點。”

老舍的幽默,愛憎分明,感情強烈,對那些大大小小的社會蛀蟲們,作家的憎惡之情力透紙背。如《離婚》中有一個在公安局作事的貪贓枉法的傢伙,作家就用諧音飛白手段直斥為“王八羔”。對那些貧窮、弱小、正直的人們,老舍的筆端飽蘸熱情和同情。而更多的是對當時社會不合理的人和事,老舍採用的是譏諷揶揄的寫法,把自己深沉的感情蘊含於幽默的笑聲之中,希望人們能在笑聲中得到啟迪,讓“世界在笑聲中換個樣兒”。正因為此,茅盾在四十年代就說過:“在老舍先生嘻笑唾罵的筆墨後邊,我感到了他對於生活的態度的嚴肅,他的正義感和溫暖的心,以及對於祖國的摯愛和熱望”。

在老舍看來,幽默作家往往“有極強的正義感的,決不饒恕壞人壞事。在思想上多少盡到諷刺的責任,使人明瞭發笑,也要去反省。”如藍小山(《老張的哲學》)、歐陽天風(《趙子曰》)、小趙(《離婚》)、大赤包(《四世同堂》)等這些社會敗類,老舍就是極盡挖苦之能事的。

02、誇張嘲謔

古人云:“壯辭可得喻其真”。作為一種修辭方式,誇張具有擴大、強化、渲染等作用,能給人以更深刻的印象。這在老舍的作品中有很好的表現。如《民主世界》中描寫金光鎮的辦喪事:“大鑼大鼓的敲打三天三夜,吵得連死人都睡不安。”以死人都怕的誇張,來描寫“大鑼大鼓的敲打”,讓人對這種難忍的噪音有了更深切的體會。《駱駝祥子》中描寫烈日的威猛:“那毒花花的太陽把手和脊背都要曬裂”,“甚至於鋪戶門前的銅牌也好像要被曬化”。兩處誇張,就把酷熱一下子呈現在讀者面前,渲染強化,具有很強的表現力。老舍的誇張有他自己鮮明的特色,他的誇張是適應內容、情境的需要,更好地表達作家的意圖,以達到強調、渲染、生動、傳神的效果。

老舍是一個幽默小說家,善於運用各種修飾、修辭及語言技巧來敘事傳情,他“注重幽默和喜劇的外發性,充分發揮作家的主體性而精心營造,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喜劇感”。

03、褒貶是非

老舍作品中的人物,按照作者的好惡可以清晰地分為幾類:有他愛著的寄予了民族思想與希望的小馬、李子榮(《二馬》),李景純(《趙子曰》),瑞宣(《四世同堂》);有他痛惡的恨不能得而誅之的藍小山(《老張的哲學》)、歐陽天風(《趙子曰》),大赤包、藍東陽(《四世同堂》);還有他愛恨交加的老馬(《二馬》)、趙子曰(《趙子曰》)、牛老者(《牛天賜傳》)。

美與醜、善與惡、好與壞在老舍這裡黑白分明,一目瞭然。老舍笑中有怒,對壓迫者、為害者及形形色色的虛偽狡詐的惡勢力,他以諷刺、嘲笑的手法給予無情抨擊;老舍的笑中還有淚,對底層人民的不幸,他充滿了同情,如對《月牙兒》中的“我”,《我這一輩子》中的“我”,《駱駝祥子》中的小福子及《四世同堂》裡那一個個輾轉在飢餓與亡國陰影中的小人物,都寄託了深切的同情;老舍的笑中還有悲,他能辯證地看待小人物的境遇,在同情中堅持著對其精神弱點的批判,讓人“始而發笑,繼而感動,終於悲憤”,如《離婚》中不因老李的善良、忠厚就忽略他的軟弱、寡斷,也不因“飯桶兼把式匠”吳先生、“苦悶的象徵兼科員”邱先生等生活的灰色而放棄對其國民性的檢視。

總結

老舍以鮮明的創作個性和特殊的幽默藝術獨樹一幟。老舍文學作品的幽默或者以喜寫悲,或以原生態,或以智慧的表現方式,構成了老舍小說幽默藝術的獨特景觀。另外,老舍的作品用“斬釘截鐵”的外部對照,用道德意義上的美化與醜化,理想化與漫畫化,極力地張揚了他的愛與恨、友與仇、願望與詛咒。


七隅


別林斯基說過:要著手研究一個詩人,首先就要在他的許多不同形式的作品中抓住他個人性格的秘密,也就是隻有他才有的那種精神特點。

具體到老舍,從他給我們留下的800萬字的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或有不同,但都有著共同的精神特點,那就是他的幽默。曹禺就曾評價說:

老舍作品中的幽默是今天中國任何作家所沒有的。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老舍的幽默藝術同樣有一個發展過程。下面,我將就老舍幽默藝術發展的三個階段來回答這個問題,並通過對其代表作之一的《離婚》進行重點分析,來幫助我們探討老舍那獨特的幽默藝術。

老舍幽默藝術的三個階段

按老舍的創作順序,我們可以認為他的幽默可以分為表象幽默,矯枉過正,舉重若輕三個階段。

1,表象幽默

這第一階段有三部作品,分別是1926年創作的《老張的哲學》、1927年《趙子曰》和1929年《二馬》。這三部作品揭露了舊中國時期的黑暗和當時北平人的庸俗,以及僑居海外華人飽受歧視的遭遇,表達了作者反帝反封建的進步思想。

但是,由於當時的作者長時間僑居海外,沒有親身經歷和感受國內的革命運動,所以其作品不可避免的欠缺一點深度,停留在對生活表象的認識層面。正如他自己所說的:

藉著自己一點點社會經驗和心中自幼兒積累下來的委屈,反抗那個壓迫人的國家。

這個時期的老舍,在幽默藝術的運用上還稍微有些生澀,片面追求滑稽逗笑,在表達人物形象的時候過份強調和誇大細小或非本質的缺陷。

2,矯枉過正

在發表過兩三本小說後,我才明白真正有力的文字……即便是幽默……並不在於多說廢話――《我怎樣寫(老張的哲學)》

老舍對自己創作的作品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並不斷進行新的嘗試和突破。這個時期的他創作了《大明湖》、《貓城記》和《月牙兒》。在這三部作品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老舍在幽默藝術上的思考,跟早期作品完全不一樣了。比如《大明湖》這部小說幾乎找不到幽默的元素;而《貓城記》的幽默也給人一種刻意壓制的感覺。

3,舉重若輕

經過幾部作品的矯枉過正之後,老舍對幽默有了新的領悟,認識到幽默要有堅實的底氣,於1933年創作了《離婚》。

《離婚》是老舍自認為寫得最好的小說,在這部小說中,他對幽默藝術的駕馭已經是舉重若輕了。這個時候的幽默,是會心一笑的幽默,是帶著辛酸和眼淚的幽默,讓人充實,引人深思。

探索的過程艱難,可成果是非凡的。

從《離婚》來探討老舍的幽默藝術

1,整體構思

人類社會本身就蘊含著許多自相矛盾的幽默因素,幽默藝術要獲得深刻的美學效果,就要求藝術家必須具備敏銳的政治觸感,去抓住現實生活中帶有社會意義的矛盾衝突,通過整體構思,從而創作出耐人尋味的幽默藝術作品。

從《離婚》這部小說的整體構思來看,它所承載幽默藝術已經脫離了外在因素,不再如早期創作時依賴一些笑料來逗樂。作者著眼於現實生活中最本質最深刻的矛盾衝突,比如:腐敗與抗爭、善良與邪惡,通過提煉深化,從而呈現出引人深思、耐人尋味的幽默效果。

因此,表現在《離婚》中的幽默讓人笑中帶淚,狂歌當哭。

2,人物形象的刻畫

《離婚》中的幽默已經不是對人物的姿態、舉止的取笑,而是深入人物的思想深處,發掘其性格中本來的幽默屬性。

不同於作者早期所寫的《趙子曰》,對主人公趙子曰的行動取笑逗樂多於鞭辟入裡的思想刻畫,一些幽默描寫有點過頭而成為笑料的堆砌。隨著老舍幽默藝術的精進,他不僅能在具有社會意義的矛盾中發現幽默,而且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由表及裡,深入人物的思想深處,在其靈魂中挖掘出矛盾、幽默的素材。

老李是《離婚》的主人公,是一個思想和品行都很端正的人,可同時,他又是一個典型的矛盾體。他的性格,尤其是他的內心獨白更是矛盾可笑。老舍說:

“幽默的作家當然會有幽默感,這倒不是說他永遠以一笑了之的態度應付一切。不是,他是有極強的正義感的,絕不饒恕壞人壞事。同時,他的心地是寬大的,會體諒人的。”

所以,老舍對《離婚》中每個人物的感情是相當分明的,把每個人物都當做自己的朋友或者敵人來對待。用心去感受、去發現他們本身所具備的幽默特徵,生動的表達出來。

3,表現手法

《離婚》這部小說,恰到好處的運用了譬喻、誇張、聯想等表現手法,完全脫離了前期的浮誇。如之前的《二馬》有這麼一段:

000老太太開始向前走,小短腿像剛孵出來的小鴨子似的;走的時候臉上的肉一哆嗦一哆嗦的動,好像冬天吃的魚凍。

這一段是老馬先生去祭掃哥哥的時候對看墓的老婦人的描寫,在當時的情景下並不是很合適。後來的老舍可能意識到這方面,他說:

幽默的作家必是極會掌握語言文字的作家,他必須寫得潑辣、俏皮、精闢,幽默的作家也必須有極強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離婚》對社會種種弊端的描畫和批判就體現了一個幽默作家的觀察力、想象力,還有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如描寫那些公務員:

000公事,公事就是沒有事,世上沒有公事,人類一點也不吃虧。公文,公文,沒結沒完的公文。只有一樣事是真的――和人民要錢。這個怪物吃錢,吐公文!

就這樣不動聲色的揭露了舊官僚機構的罪惡,語言柔和可意義深刻。

最後:

窮,使我好罵世;剛強,使我容易以個人的感情去主張與判斷別人;義氣,是我對別人有點同情心。有了這些分析,就很容易明白為什麼我要笑罵,而又不趕盡殺絕。我失了諷刺,而得到幽默。

――老舍


燕子的濤寶


老舍從開始創作起就表現出幽默的特質,此後他一直以成熟穩健的幽默風格,在中國現代文壇獨樹一幟,成為一代幽默大師。

我將結合具體的作品,從老舍幽默所表現的社會文化內容及幽默的特點、手段來回答問題。

一、幽默地表現各種矛盾與衝突

中國現代文學從產生到發展,始終處於複雜多變的社會背景當中,各種矛盾與衝突相互交織。老舍以自己對社會生活的切身體味,在新與舊、善與惡、真實與虛偽、有價值與無價值的比較中,表現了“五四”運動以後光暗相間,忠邪並存的中國社會,揭示了舊的、惡的、虛偽的無價值與荒謬、可笑,這正是老舍幽默最深層的底韻。

他的作品幽默地表現出來的矛盾與衝突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新與舊的衝突;

2、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

3、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與嘲諷;

4、科學與矇昧的衝突。


01 新與舊的衝突

社會變革時代新與舊的交替磨擦最為明顯,對此老舍感受頗深,他走上文壇,就是社會變革潮流影響的結果如果沒有“五四”運動,他很可能規規矩矩地走既定的老路,決不會想起去搞文藝。

社會變動不僅改變了他的生活道路,而且也給了他一雙新的眼睛,使他能以新的目光重新審視過去的一切。於是在新與舊的雜陳中老舍發現了可笑,發現了舊的意識與行為在新的環境下的不合時宜。

《離婚》是一部通篇充滿幽默色彩的長篇小說,其中的李太太與馬少奶奶是兩類不同的女性。馬少奶奶受到過新式教育,雖然她最終並沒有衝出舊的樊籠,但她優雅的氣質,得體的穿著,善解人意的舉止,特別是她周身散發的說不清的詩意,都是李太太這個舊式婦女所不可企及的。

相比之下,老舍以漫畫式的筆法寫出了李太太待人接物的拘謹與羞澀,市場採購時的缺乏主見,教育孩子的簡單粗暴,與丈夫相處時心無靈犀的笨拙。作為一箇舊式婦女,李太太曾經得心應手地生活在鄉間,但她來到北平新的環境下,卻顯出了尷尬,甚至是醜陋。

在新與舊的對比中,老舍還把諷刺與幽默的筆觸伸向了舊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

在《新韓穆烈德》中,老舍誇張地表現了封建時代極力推崇的節儉美德的黯淡無光。田烈德的父親以極原始而殘酷的經營方式把克勤克儉的古風發展到了極端,一家人省吃儉用,只知拼命掙錢,過著吝嗇的土財主式的生活,遠離現代的健康生活方式。

在《牛天賜傳》中,老舍還通過牛老太太對牛天賜的畸形教育,諷刺封建禮教的虛偽荒唐和做作,揭露其對人的天性的壓抑。每當牛老太太帶天賜去親友家作客,她總要囑咐一番別當著人說餓,別多吃東西,別大聲嚷嚷等等,幼年的天賜非但不能理解,反而覺得套上了枷鎖。

兒童純真的心靈與封建的教化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舊有的東西已經失去了它的光彩與價值,但還有一些人總是我行我素,無視這種改變。

短篇小說《八太爺》中的王二鐵便是這樣一位背時的“英雄”。在一個近乎荒誕的故事中,老舍塑造了一個唐·吉訶德式的幻想者,反映了變革時代一種“笑劇”的社會現象。

同樣《斷魂槍》中沙子龍的可笑也正在於他不願去承認他的五虎斷魂槍的威風已經失去了現實性。

《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爺在日本人打到家門口的時候,卻將木槓、石頭作為看家的法寶,認為這是經過驗證的安全良策。無視環境的改變,固執地延續舊有的做法和意識,這本身就具有強烈的喜劇性。

老舍從新與舊的交錯中發現了許多有趣的題材,他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指出了舊的東西已經衰朽不堪,走到了盡頭,不僅無法維繫原有的秩序,而且成為社會進步的阻礙。


2、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

中國現代文學是在東西方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孕育發展起來的,許多現代作家都有在國外的經歷。老舍年輕時曾在英國教書,並遊歷過歐洲的一些國家。

對照異國的文化,他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國古老文化的落後、沉滯和無生氣。在老舍筆下,對時間價值的認識,中國人可以說是走入了一個可笑的誤區。歐美的現代生活節奏很快,時間寶貴,相比之下,中國的老馬先生卻是倫敦的第一個閒人,颳風有霧均不出門。北平的祁老太爺,為了買一件小東西長時間地討價還價,以換取少花幾個銅板的得意。

在他們看來,時間是無盡的,也是廉價的,徽不足道的。在對待金錢的問題上,老舍也寫出了中西方的不同。西方人毫不隱諱看重金錢,以能掙錢為體面,在錢的問題上不講情面。

《二馬》中的伊牧師與馬家父子一起吃飯,很自然地提出各自付帳,對此老馬先生很是看不起。平時在面子與金錢相互衝突的時候,老馬一定舍金錢而保面子,但是當處理自己哥哥留給侄兒小馬的戒指的時候,他卻揭去了這層溫情脈脈的面紗,以父親的身份據為己有,既然兒子是老子的,那麼兒子的財產也應當是老子的,這在老馬先生看來是很正常的。

在老年問題上,老舍的觀察是,西方人害怕衰老,害怕成為沒有用的人,而中國人則表現為未老先衰。老馬先生早早地留起了小鬍子,以顯示自己的成熟和尊嚴,伊牧師60多歲的年紀,卻還想寫一本書,得個倫敦大學的中文教授。

在老馬先生看來,伊牧師的作為是不可思議的,兒女都掙錢了,正該到享福的時候了。所以聽到伊牧師也讓他寫書,他認為這是老來受罪。

在處事準則上,老舍體會最深的是中國人有避嫌遠禍,獨善其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特點。每當鄰居家出事,家長必定要囑咐孩子,不許去看熱鬧,而西方人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一般是會盡量去做的,這一點並不與沾親帶故有關。

《二馬》中瑪力小姐和男朋友救回了喝醉的老馬先生,小馬竟暗自認為是瑪力對自己有好感才這樣做的,自作多情地苦惱了很長時間。

以上種種,都是老舍在東西方文化的比較中對中國文化的剖析,對中國國民性弱點的揭示。在歐美文化的活力、生氣面前,中國文化的衰落、保守、消極、虛偽都顯得十分可笑。

在東西方文化的逆差中,老舍強烈地感受到,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不能等待別人同情的,必須勇敢地正視自己的落後,以圖改變。這表現了一個清醒的中國人自尊自強的精神,作品中的幽獄感也正來自於這種偉大的自省。

在批判中國文化落後一面的同時,老舍也看到資本主義文化的弊病,如西方人自大、偏狹的種族觀念,拜金主義造成的人情冷漠,為了表現個性而固執己見的幼稚等等,都幽默地表現在他的作品中。

可以看出老舍雖然是中國舊文化的批判者,但絕不是洋文化的盲從者,這種清醒寬容的態度,使他在兩種文化的差異中,趨向喜劇性的選擇。

3、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與嘲諷

老舍是一位平民出身的作家,自幼便在生活的磨難中感受到了正義與邪惡的對立,養成了向善、俠義的性格。在對社會現實的表現與批判中,他比較傾向於從一般的善惡標準出發,對人性的虛偽、自私、矯飾,對世態的醜惡,是非的顛倒進行嘲諷。在這一點上,他得利於濃厚的生活基礎和豐富的見聞閱歷。

《老張的哲學》中有一段老張與前來察學的學務大人南飛生的對話,不學無術的老張為顯示自己的通曉新學,說念外國字只要把平仄念調了,準保沒錯,中西文是一理。南飛生也裝作聽得津津有味,以表示自己是新學的知音。南飛生察學的結果是發現講臺不應砌在西邊,這樣主克學生家長。這令人啼笑皆非的描寫,諷刺了當時學界一般人自欺欺人的淺薄可笑。

小說《上任》表現的是一個顛倒了的世界,昔日為非作歹的土匪竟當上了稽察長維持社會治安,所察土匪皆為昔日熟人,結果反倒成了土匪的幫手。善人中的穆女士對女僕百般奴役,卻給她們起名叫自由、博愛。

《犧牲》中的毛博士在洋裝革履的軀殼之下,卻有著醜陋的靈魂和陳腐的觀念。

作為一個正直的藝術家,老舍對社會的黑暗與醜惡,不再採取寬容的幽默態度,而是進行了犀利的諷刺,揭露了世道的不公,人與人的不平等及人性狡詐、偽善的一面,昭示了以惡充善,以醜為美的荒唐可笑。

4、科學與矇昧的衝突

老舍曾經自嘲與科學無緣,但他絕不懷疑科學。在文學領域,他經常從科學和真理的角度,對缺乏科學根據的行為和做法進行嘲諷。

在《牛天賜傳》中,他諷刺了舊式的捆綁嬰兒手腳的育兒法,對成為柺子腿的牛天賜表示了極大的同情。

《抱孫》中寫到由於王老太太的愚昧無知,以不科學的方法照顧孕婦和嬰兒,不但鬧出許多笑話,最後還斷送了母子兩條性命。

老舍以喜劇的形式揭示出所謂的經驗與常規,其實是對文明的無知。老舍的幽默十分富於聯想,也許在一般人看來是嚴肅、正常的事情,老舍卻能看出其中的漏洞和可笑之處,這往往是作家對人生的妙悟。

《考而不死是為神》便對莊重而嚴肅的考試製度大大地幽默了一番。考試能將人變成會吐代數、吐歷史的機器,這是對活生生的人的一種異化,柏格森將這種喜劇效果歸結為對自然流動的生命意識的悖反;同時,分科考試將人類的知識領域作了嚴格的劃分,雖然便於學習和掌握,但不利於知識的整合,因此也缺乏一定的科學性。

老舍這種對人生非凡的感悟,是他許多幽默小品的來源,這些作品在輕鬆中有哲理,道出了人生的多重境界。

從以上的歸納中可見老舍的幽默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側重社會文化對人的影響。他從幽默對象自身的矛盾和衝突中尋找幽默的爆發點,通過自然本色的描寫,讓讀者體會其中的幽默內涵,達到簡潔而耐人回味的效果。

二、幽默的個性化特點及手段

1、將幽默作為一種人生態度

一般來說,幽默是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和手法,但對於老舍來說,還不止於此,幽默是他的一種人生態度和文學觀念,是他觀察社會、表現人生的主觀心理定勢。

老舍說過:

“偉大的文藝中……必有一個偉大的人格。”

老舍的幽默藝術就是以他的幽默人格為風骨的。幼年的生活使老舍形成了剛強、義氣又好罵世的性格,並且略微地帶了點自卑,因此他“一半恨一半笑地去看世界”。

這種對人生的幽默態度,決定了老舍的幽默不是偶然地表現在一時一事上,而是一種具有貫穿性的創作風格。以幽默的人生態度為基礎,老舍的幽默藝術就具有了深沉、內在的特點,而不是僅在文字上逗人一笑。

老舍幽默的人生態度,還表現為對人對己一而視之,“假如自己有短處,他也會幽默地說出來,決不偏袒自己。”在解剖別人的同時也解剖自己,使其作品更令人信服,更貼近生活,親切感人。

2、中國民族風格與外來影響的統一

平民出身的老舍自幼便接觸了大量通俗的民間藝術,對評書、相聲、鼓詞、戲曲等藝術形式非常熟悉喜愛。這些大眾藝術是民族審美經驗的長期積澱,蘊含了豐富的民族幽默意識和民族幽默形式,這對老舍幽默風格的形成有著深切的影響。

在作品中,老舍大量借鑑通俗文藝的幽默手段,對塑造人物,表情達意起了重要作用。

《老張的哲學》一開始,在對老張的素描中,老舍用了一連串精彩、簡潔、上口的語言來介紹人物:

“老張的哲學是‘錢本位而三位一體的’。他的宗教是三種回,耶,佛職業是三種兵,學,商。言語是三種官話,奉天話,山東話。……營商,為錢當兵,為錢辦學堂,也為錢同時教書營商又當兵,則財通四海利達三江矣此之謂‘三位一體’此之謂‘錢本位而三位一體’。”

這樣的寫法與評書藝術中“使砌”這種幽默的評點方式非常類似,活畫出老張這個貪婪、吝嗇的無賴、惡棍形象。

其它如相聲中的“逗眼”、“捧限”、“抖包袱”,戲曲中的插科打渾,民間歇後語等各種幽手段都可以在老舍的作品中看到。濃郁的喜劇風格,使老舍的作品燕得了廣大讀者特別是市民階層的普遍喜愛。

在民族特色的基礎上,老舍也吸收了外國文學中的幽默手法,斯威夫特、狄更斯、馬克·吐溫、塞萬提斯、莫泊桑等作家的幽默風格都對他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老舍作品中機智警妙的語言,輕鬆詼諧的描述,奇特的聯想,誇張的比喻和渲染,都不同程度地借鑑了外來藝術的成分。

3、幽默的複合性

這是老舍幽默的一個顯著特色。它表現為審美範疇的相互滲透,多重手段的運用,多重意象的組合,及內容與形式的交織等。

這一特點首先表現在喜劇性與悲劇性的相互滲透。老舍最初踏上文壇是以近於滑稽的笑罵引起人們關注的,《老張的哲學》和《趙子曰》都以滑稽的人物,瑣碎荒誕的故事引人發笑,但笑聲的背後卻是對於人生冷暖、世態炎涼的慨嘆,有著發自內心的酸楚和玩世不恭的自嘲,滑稽與幽默中帶著優冷與孤傲。

同時,與幽默情節相平行,老舍還安排了王德與李靜悽惻的愛情線索和李景純赴死的義舉,更為作品增添了悲劇色彩。

到了《二馬》中,老舍嘲笑的是中國的落後和國民的愚昧,實際上是以喜劇形式來揭示中國社會的悲劇,飽含著作家的愛國精神和自強的熱望。

從歐洲回國後,面對中國的現實,他既無法保持冷靜,也不能在短時期內實現自己的熱望,於是,他沉下心來,以深沉的抒情筆調,以尖銳的批判鋒芒,揭示中國文化的落後,社會的畸形,人心的病態。幽默中透出悲憤,形成“含淚的笑”,悲與喜互為表裡,互為依託,渾然一體。

其次表現在矇昧之笑與可見之笑的融合。矇昧之笑是指幽默對象自在的可笑性,並不為對象本身所感知,比如李太太並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可笑。所謂可見之笑是指矇昧之笑的被感知,或幽默對象有意而為的笑。這兩種類型的笑在老舍作品中往往同時出現。

老舍經常在描寫自在之笑的同時,安排一些比較嚴肅的人物形象,如李景純、小馬、李子榮、老李等,讓他們以旁觀者的身份去體會紛亂可笑的人生,或笑人,或笑己,以此來加探幽默的穿透力。

在老舍的一些幽默小品之中,這些嚴肅的角色被作者本人所取代,作者以自己的幽默態度挖掘人生的可笑,形成了二重奏式的幽默格調。

4、幽默的別題現象

這是由幽默對象表面的可笑性而引申出來的幽默。就像前文說的老張與南飛生的對話,其內容固然可笑,但我們所笑的不止這些,或者說主要不是這些,看著他們“談笑風生”,我們會想到許多不懂裝懂、淺薄虛偽、無聊媚俗的人,甚至想起了身邊發生過的同樣可笑的事情。

在這時候,表面的話題似乎不再重要了,我們所注意的是那傍逸斜出的別題。別題現象可以引發讀者的聯想,從而拓寬幽默範圍,增加幽默的厚度。

多種幽默手法的交錯運用。在同一篇作品中,老舍很注意錯落地運用各種幽默手段,增強喜劇效果。

《到了濟南》一文中,先後使用了重複、倒置、相互干涉三種手法來寫乘坐濟南載人馬車的“奇遇”。沒有精神的馬、破爛的車、驚人的車價,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棘手,造成了重複的幽默效果。

馬與車的破舊,似乎有了人負馬的感覺,這是倒置的幽默;而馬在路上三失前蹄,造成“我”鼻子碰在車窗上,與對面坐的乘客頭碰頭地頂牛,這又是相互干涉的幽默。如此一環扣一環,造成了接連不斷的幽默效果,使一笑未平,一笑又起。


總而言之,老舍幽默藝術的成功,依賴於他深厚的內在素養。沒有對現實生活深刻獨到的體味,沒有作家豁達、睿智的幽默精神,幽默便失去了神韻與風骨,僅靠招笑的語言和簡單的滑稽手段成不了幽默藝術家。

同時,老舍的幽默作品也表明,現實主義不是隻有嚴肅、痛苦和血淚。老舍以其獨特的幽默藝術,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現實主義創作增添了新的內容和氣息,為現實主義文學向多樣性和豐富性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回答完畢。


佐書妍


民國時期,是一個經受著苦與難的時期,腐敗、戰禍、貧窮、飢餓......那個年代經受了那麼多,卻依然能咬牙堅持了下來!我們還有那麼一群可愛的人,把他們的憤懣、他們的不甘、他們的情懷,化作手中的筆,字字句句都是他們的血淚,那個年代的作家,是真的用心在寫作呀!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在民國時期的一名傑出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吧!在他幽默風趣的語言裡,我們得到了怎樣的啟發呢?總有一個故事能打動你,總有一本書適合你!

這是 深夜書屋 為您精心準備的哦

1

《四世同堂》

內容簡介|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輔以小羊圈衚衕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實地記述了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心靈震撼和反抗鬥爭,刻畫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史詩般地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偉大曆程及生活畫卷,可歌可泣,氣度恢宏,讀來令人蕩氣迴腸,是一部感人的現實主義傑作。

推薦理由|這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寫抗日戰爭,揭露、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謳歌、弘揚中國人民偉大愛國精神的不朽之作

2

《牛天賜傳》

內容簡介|長篇小說《牛天賜傳》在老舍一生的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是其創作風格日趨成熱的標誌。小說以敏銳的洞察力對舊中國市民階層苟且、軟弱、敷衍、調和的市民性格和獨特的市民文化作了形象表現和縱深分析,傳達出作者深沉的情感和時代責任感。

推薦理由|老舍在回顧《牛天賜傳》創作歷程時寫到"不用說,死啃幽默總會有失去幽默的時候;到了幽默論斤賣的地步,討厭是必不可免的。我的困難至此乃成為毛病。"可偏偏正是這種作者自稱的“故意招笑”,在我們看來,卻好似在平底鍋上煎小豆,總會有一顆兩顆三顆跳出來,跳進我們的心中,讓我們隨著語言的節奏一起跳躍,跟隨著“小行李捲兒”的腳步,沉浸到那個挺特別的世界裡去。

3

《駱駝祥子》

內容簡介|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係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醜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係的一種變形反映。小說並沒有迴避祥子與虎妞之間的本能慾望與一點點相互依戀之情,但同時也深刻地描寫到,即使是這樣的男女之情,也同樣建基於金錢利益關係之上,所以虎妞要始終把錢拿到自己手上,“錢在自己的手中,勢力才在自己身上。”虎妞與祥子的結合,無疑加劇了祥子的悲劇。

推薦理由|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著一些公理。 苦人的墮落有那麼點理所應當,因為這苦,因為這自甘墮落,這事兒就多了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麻煩。

4

《貓城記》

內容簡介| 一架飛往火星的飛機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剎那機毀人亡,只剩下“我”倖存下來,卻被一群長著貓臉的外星人帶到了他們的貓城,開始了艱難的外星生活。貓人也有歷史,擁有兩萬多年的文明,在古代他們也與外國打過仗,而且打勝過,可是在最近五百年中,自相殘殺的結果叫他們完全把打外國人的觀念忘掉,而一致的對內,導致文明的退化。而“我”親眼目睹了一場貓人與矮子兵的戰爭,以貓城全城覆沒而結束了這座私慾日益彭脹的外星文明古城。

推薦理由| 貓城,貓人,迷葉,各種荒誕,如此認真的荒誕……倘若一一點破,不但不會給你的聰明加分,反而讓人覺得索然無味。 國歌是怎麼唱的?——“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一直忍氣吞聲著,這最後的吼聲還是被迫著發出的。好在我們還是有這最後的吼聲,貓人並沒有。 為什麼沒有吼聲了?因為**民族還沒有到”最危險的時刻“

5

《二馬》

內容簡介| 這部小說以一對父子的異國之旅為線索,展開了對中國國民性、新老派市民階層的對比分析。作者把中英文化差異表現的淋漓盡致,讀者可以通過此書窺探到當時中國社會的社會風俗以及中國的國際地位。其中主要代表人物——馬則仁,馬威,店員李子榮的形象刻畫的深入人心。本文試圖通過對這三個主要人物的分析,來探究當時的市民階層和國家行為之間的關係。

推薦理由|內容幽默詼諧,矛盾夠有衝突,而且關鍵是還是老舍少有的講愛情故事的小說。二馬講的是一對中國父子愛上一對英國母女的故事,強烈表現了一種兩代人(父子母女)和兩個城(北京和倫敦),夠深刻又比較浮誇。

6

《離婚》

內容簡介| 老舍創作過各種以市民社會和知識分子為對象的小說,本書即以此為題材的作品集。其中寫於一九三三年的著名長篇小說《離婚》,通過舊北京財政所科員張大哥及市民知識分子老李等在婚姻家庭問題上的喜劇性矛盾,揭示了市民社會的灰色人生和卑微靈魂;以該諧幽默的筆調,嘲諷了灰色人物的妥協、懦弱、折中、敷衍、息事寧人、自欺知足等市民哲學。小說以其對市民社會具體而鮮活的刻畫描繪,擴展了中國新文學的題材領域,顯示了老舍現實主義創作的獨特性和深刻性。

推薦理由| 說出了那些面目模糊的中年男人內心的想法,圍城中人的縮影,揣摩地細緻入微,官僚衙門,非自由婚姻,兩點一線,吞進吐出,無窮地兜圈,渾渾噩噩地過,不求明白,也是一輩子,然而,人是如何不知不覺陷入這般境地的呢? 最悽楚的那句話,莫過於,不過是追求那點“詩意”。 可最後還是幻滅了。 離婚,是一個尚且有自己想法,不想苟且過活的人內心最後的那點動搖。 僅此而已。 大多數人的人生,大抵是妥協的過程。

7

《老張的哲學》

內容簡介| 《老張的哲學》作者老舍多以城市平民生活為題材,愛憎分明,有強烈的正義感;他能純熟地駕馭語言,運用北京話表現人物、描寫事件,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人物性格獨特鮮明,細節真實,再加之文筆諷刺幽默,詼諧輕鬆,因而作品深受人民喜愛。

推薦理由|那個年代的作家,是真的在用心寫作。活靈活現的人物性格,戲謔風趣的對話,身臨其境的生活場景,小巧精緻的風景描繪,還有穿插其中的時代背景和歷史細節……官員,平民,長輩,幼童,鄉間的語言和空洞的官話,貼切到位。無論哪一部分,分離出來看,都是完整豐富的一段敘述。


小虎紙學書


少年看過一本巜老舍幽默文集》,一個一個的短篇小故事,幽默的文筆深深吸引著我,幾十年過去還記憶犾新,真比得上候寶林的相聲。據說候氏精典相聲,大多經過老舍先生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