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說的FRM證書沒用?

工作3年,有人覺得自己的工作成長空間不大;而也有人工作很拼,啥都會一點兒,但又沒有什麼獨特優勢,高不成低不就……


等到期望升職加薪或跳槽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有著3年工作經驗,卻根本不值錢?

是誰說的FRM證書沒用?


前段時間,有一個小夥伴在微博分享自己的故事,如果今年拿不下FRM證書,明年的升職的幾率就會又變小,而且老闆也在不斷的督促他一定要前進!


今天學長就給大家分享一個高頓FRM學員的一個職場故事,希望能夠對你有多啟發!


一、職場教會我的第一件事!


學長曾經聽過郭德綱的一段相聲,講文憑的意義,一列火車進站了,有人坐的軟臥,有人坐的硬座,也有人站著,下車之後遇見招聘會,人家只問你會什麼,並不在乎你是怎麼來的。


幾年前我非常贊同這個理論,文憑和證書這類文件似乎只是一個求職的敲門磚,真正工作之後看的還是能力。


但真相併非如此。入職第一年,我憑藉大學學歷和一些實習經歷進了這家企業,開始做了半年風控專員實習生,半年後轉正調整為風控專員,因為業績突出,今年年末我成了正式風控經理。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努力,也很自豪,畢竟一年就實現了收入翻番。


但在秋招時,我注意到新招進來的幾位應屆生在熟悉了幾周之後就上崗了風控專員。後來聊天才知道,人家都持有FRM這樣的國際證書,在起薪上要的就比我這個老員工高。


那一刻我才體會到這張紙的重要性。


一個高的起點不僅僅代表收入更高,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幫你省下一整年的時間。


二、在職人士的扎心時刻

是誰說的FRM證書沒用?

即便已經入職,職業壓力同樣存在,考FRM依然是在職人士的剛需。


兩個月前,公司CFO召集風控部開視頻會議,結果人家一開口我就感受到了詞彙量的捉襟見肘。


後來經理讓我做一個內部總結,當時的窘迫可以想象。


很多英文報表我都要回憶半天才能想起那些名詞的意義,十分鐘的演講硬是拖了半小時。


這也就算了,後面輪到新人發言,結果人家英文流利,充滿自信,我看到領導都有些意猶未盡的意思。


有人說,風控在職場不能直接產生利潤,是一個消耗部門,學長一直不這樣認為,尤其是在當今的形勢下!尤其是在職場中,風控人員更要加強自身能力的修養,尤其是像前面提到的這類報告場合往往是決定領導印象的關鍵。


其實學長講的這兩個故事背後的本質卻一模一樣:都是沒有主動規劃能力、被動成長導致的。


這也是大多數20來歲剛進入職場、30多歲還想升職的人迷茫的原因。


你以為自己有3年工作經驗,不過是一個經驗用3年罷了。


三、改變有時候很簡單,但是一定要知道這三點!


俗話說,你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無寸鐵。


有的人,清楚了自己的目標,也知道需要怎樣的資歷、經驗、能力和知識。但可惜的是沒掌握正確的方法,盲目學習。越學越發現自己無能,除了讓自己陷入深深的學習焦慮中以外,能力毫無寸進。


那怎樣才能破除這三個“不”:不想、不會、不能,從被動成長,轉為主動成長呢?


其實也不難,只要做到下面三個步驟就行:定個目標、搭個框架、揚長補短。


四、定個目標、搭個框架、揚長補短,突破年薪20萬並不是隨便說說!


1、做事情有目標,從不無的放矢!


目標最大的價值不在於被實現,而在於給了能力聚焦和綜合運用的方向。因此這個目標即使定錯了也無所謂。


因為不同工作之間,70%左右的能力是通用的,也就是所謂的可遷移能力。這些能力得到積累和提升後,你再做其它任何工作、實現下一個目標時就更容易了。


我知道,剛入職場的年輕人,大多並不會把目標的重要性放在心上。因為大家乾的都是企業裡最底層的工作,只要肯努力,按部就班,把績效考核做好了,三五年內升為一個小主管,問題並不大。


但這往往就已經為你埋下了成長的陷阱,越往後,你會越吃力。


2、有了目標,就要從目標出發,搭建崗位能力樹(框架)


想要在職場上打怪升級,首先就要構建自己的“職場天賦樹”。逐漸點亮其中所需的技能,你自己不就越來越強大了嗎?


只有以實現目標為導向,你才能真正識別出所需的能力,避免能力與目標錯位。


同時也才能保證你有足夠的機會去鍛鍊這些能力。否則就會出現你學習的技能和知識沒有用武之地,隨著遺忘曲線忘得一乾二淨;然後再花時間學習,再遺忘,永遠在低水平層次上不停地堆沙堆。

在搭建崗位能力樹時,我特別提醒你兩點:


第一點,有意識地積累可遷移能力。


也就是說,即使你做著low到爆的工作,即使你做的項目一敗塗地。在這個過程中,無論目標是否正確、是否能實現,你都一定會很有收穫:萬能的可遷移能力。


第二點,專業技能、專業知識的學習,一定要嚴格從目標出發去選定,不要貪多。


如果沒有即學即用的機會,你即使學了也基本會忘得乾乾淨淨,白白浪費時間。所以,閒著沒事千萬別想著“要看99本必備工具書”.....


說白了,所謂的機會成本只是表象,只要搭建了崗位能力樹,想到哪裡工作都不是問題。


3、揚長避短,將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與崗位目標一致的能力樹搭建好後,如何學以致用呢?是全部去學習一遍,讓自己掌握嗎?顯然不行,無論是時間、還是精力都決定了這是絕對做不到的。


特別是已經擔任了管理者的職業經理人,就更要做到“揚長補短”了:


“揚長”,就是要最大化自己的優勢能力;


“補短”,則是用團隊彌補自己的劣勢能力。


首先,要從第二步搭建的崗位能力框架中,識別出自己的優勢能力。比如演講能力,然後就要在工作中最大化地強化和運用這個能力。


像馬雲,就是將他善於演講的這個優勢能力發揮到極致,讓阿里團隊的人跟打了雞血一般,拼死跟著他幹。


其次,要從崗位能力框架中,識別出自己的劣勢能力,比如寫文案的短板。


那麼,在組建或調整團隊時,就要有目的地搭配一個文案寫作能力不錯的團隊成員,運用她的能力彌補你這方面的不足。


沒有人是全能的,總有不擅長的地方。一個好的管理者不是事事都自己親自去做,而是要能善於調配資源。


當然,我們強調揚長補短,不是說你短板的地方就一點都不要去學習和提高。你至少要具備基本的合格水平。


如果對短板能力,以合格水平做要求的話,根據80/20法則的經驗,你花很少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達到了。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幾點,成為一個能夠主動成長的終身學習者。


那麼在任何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你都可以秒殺你的同儕,你的職業天花板也會越來越高。


是誰說的FRM證書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