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學習,讓劉邦逆襲成為“學霸”,具備了爭奪天下的資格!

劉邦在家鄉當上泗水當上亭長,每天混吃混喝、打情罵俏、賭博鬥毆,完全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樣子。但自從秦始皇這個唯一一個能夠在人世間壓住他的人去世之後,劉邦的人生就如同開了掛一樣,一路橫掃過去,平定了天下。

兩次學習,讓劉邦逆襲成為“學霸”,具備了爭奪天下的資格!


自陳勝吳廣起義以來,秦末如同亂世一般,各路諸侯,無論是正統的、還是冒充的,紛紛抬頭響應。在這個階段,戰爭是解決紛爭最快、最有效的措施,但戰爭中將領的指揮藝術又是一個重要的層面。我們細觀劉邦發動的戰爭,無論是向西先入關為王,還是在楚漢爭霸的表現中,都表現出了較高的軍事素養,就如同韓信所說:大王可領兵10萬。包括跟隨劉邦的老鄉們,每個人都成長為能夠獨擋一面的優秀將領,最大的原因,就是劉邦的“學霸”的態度,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逐步具備了爭奪天下的資格和能力。我們看看劉邦是如可一步步成為“學霸”的!

第一次學習,劉邦認識到了自身與正規軍的差距。

劉邦作為泗水的官員,經常出差到咸陽,所以對整個大局的觀念要比一般人強一些,最起碼也是到過大城市的人。按照慣例,這次還是派遣劉邦帶領“勞力”送往咸陽,結果這部分人中有的原本屬於監獄的刑徒,一看有機會,趕快逃走。按照商鞅制定的法律,劉邦到了咸陽就是一個死。劉邦也害怕,帶領剩下的人跑到芒碭山藏了起來。天不絕劉邦,秦始皇去世第二年,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劉邦也應時而起。

劉邦起義的兵力。劉邦的文武官員有:蕭何,沛縣主吏,尚不屬於大秦帝國的正式公務員,相當於現在的縣長秘書,不過家中在沛縣來說是比較有錢;曹參,獄掾,看守監獄的,相當遠現在看守所所長;樊噲,劉邦的連襟,不過這個時候還不是,在沛縣殺狗兼偷狗;夏侯嬰,司御,養馬的,相當於縣長的司機;盧綰,劉邦的跟班,在家沒事,天天跟著劉邦混吃混喝;周勃,織布衛生,會吹簫,紅白理事會成員;雍齒,沛縣的富豪,和王陵關係好,跟隨劉邦是迫不得已。這是劉邦集團的主要骨幹成員,兵力三千人,主要由當初送往咸陽的“勞力”和沛縣的老鄉組成。

劉邦的軍隊戰鬥力。當時,各處都陷於亂戰之中,大秦帝國的高層精力放在了陳勝吳廣身上,對劉邦、彭越等之類的小股勢力根本無暇理會。劉邦以沛縣為出發點,開始向外攻擊拓展,當時出師不利,攻打胡陵、方與,應該是沒有攻下來,在豐縣據城而守,還被泗川的兵馬包圍了,幸虧大秦帝國的兵役制度,地方部隊戰鬥力較差,被劉邦擊敗,讓雍齒守衛豐縣。不料,陳勝手下大將周市在陳勝被殺後,流竄到了豐縣,連恐嚇帶利誘的,雍齒立場也不堅定,作為沛縣的富豪,也瞧不上劉邦這等流氓無賴,投降了魏國。劉邦大怒,帶兵攻打,無功而返。

認識到了正規軍的樣子。攻打不下來,怎麼辦?找人幫忙,找誰呢?劉邦的本意是去找景駒,但當時景駒正在和章邯戰鬥中,景駒哪是章邯的對手,想幫劉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劉邦這個時候收攏了下兵馬,加上俘虜和歸順的人,大約有9000人。一看自己有人了,膽量又足了,又去攻打了一回豐縣,結果又是鎩羽而歸。這個時候轉機來了,項梁以陳勝未死的藉口,殺死了景駒,劉邦一看,趕快來獻媚。偏偏這個項梁也是一個非常自傲的人,一看有人來歸順,心裡也很爽,二話不說,撥給了劉邦5000兵馬,助力攻打豐縣。劉邦一看這兵馬,實在是將內心大大的震撼了一下,這才是軍隊啊,盔甲鮮明、槍戟林立、隊伍整齊,反觀自己,也有小萬人,破破爛爛,拿什麼的都有,尤其是樊噲,腰裡彆著殺狗刀,越看越不順眼。也正是這個時候,劉邦認識到了一支紀律嚴明、整齊劃一軍隊的重要性,開始藉助張良的力量,組建新的、具有戰鬥力的軍隊。

兩次學習,讓劉邦逆襲成為“學霸”,具備了爭奪天下的資格!


劉邦新建軍隊的戰鬥力。劉邦自從組建真正屬於自己,且真正在意義上是軍隊開始,一路向西,攻城拔寨,不在話下,大秦帝國的城市守兵已經不能匹敵。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豐縣的爭奪,劉邦的兵馬已經具備了城市攻堅能力。

第二次學習,劉邦認識到了野戰軍團的重要性。

兩軍相爭,直接的軍事能力就體現在野戰上。從來沒有哪個皇帝能夠依靠守城奪得天下的,所以,野戰軍團的戰鬥力,往往決定最後的王者。

劉邦的至暗時刻。項羽奪得軍事的絕對權力和壓倒性的實力,開始大封諸王,本來是皆大歡喜的日子,但是18個王中,有6個王是非常不滿意的,尤其是劉邦,更是面臨著巨大的政治危機。項羽對劉邦的不信任,派遣了三個王環衛在劉邦的封地,壓得劉邦動彈不得。更為重要的是軍隊思想的問題,本來自己的兵馬原都是來自自己的家鄉,路上雖然收降了一些,但都是江蘇、陝西、安徽的人馬,現在讓他們跟著自己去四川,行軍路上的軍士已經用逃跑表明瞭他們的態度。而且四川在當時人們的印象中,是蠶叢、魚鳧的後代,荒蠻未開化,鳥不拉絲,去了也得餓死,這個時候,劉邦必須得反,不然的話,將一輩子困死在四川。距離封王的日子不過三個月,韓信率兵開始穿川,爭奪天下。

劉邦的高光時刻。由於項羽封王后,山東的田榮大為不滿,開始暴亂,偏偏封的齊王、濟北王、膠東王不頂事,少不得項羽親自來平叛。但是這個效應是巨大的,韓王成的被殺、燕王的被殺,更為重要的是熊心死了,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死了,這一下子讓項羽在其合法性和道德上失去了支撐點,劉邦開始聯絡其他各王反叛項羽。經過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聯軍佔領了項羽的首都-彭城,劉邦隱隱約約已經成為了天下各王的領袖,兵馬總計56萬駐紮彭城。

野戰軍團的當頭棒喝。正當劉邦陶醉於自我的光環的時刻,項羽從山東抽出身來了,沒錯,是項羽來了,只帶了三萬人馬。3萬VS56萬,想想就可笑,笑聲就能把你們這三萬人馬全部震死。但沒想到這三萬人馬全部是騎兵,應該不是重甲騎兵,應該是輕騎兵,從山東出發,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彭城,劉邦完全沒有反應過來,甚至連必要的軍事防禦部署都沒有做。56萬步兵面對3萬騎兵的衝擊,只有慌忙逃跑的資格。幸虧春天的天氣反覆無常,颳起了大風,劉邦僥倖撿了一條命回來。也就是此次戰役,劉邦認識到了騎兵的重要性,千里奔襲、陣型衝擊、追趕逃敵無不體現一支騎兵的重要性。(但據史料和出土的文物來看,尚不能證明這個時候已經有了馬鐙,沒有馬鐙,騎兵的衝鋒能力將會大打折扣。這個時期,騎兵是如何發揮衝鋒優勢的,歡迎探討)

兩次學習,讓劉邦逆襲成為“學霸”,具備了爭奪天下的資格!


劉邦新建軍隊的戰鬥力。劉邦認識到了野戰軍團的威力後,立即著手組建騎兵部隊,騎兵部隊組建很簡單,就是招募少數民族,自帶戰馬,由盧綰、灌嬰任司令,李必、駱甲為參謀長的的野戰兵團正式成立。野戰兵團的主要成員來自匈奴各國,其中大名鼎鼎的就有樓煩騎兵,樓煩騎兵不僅具備野戰軍團的衝擊能力,更是有騎射能力,這可比項羽的騎兵部隊高出了一大截。在成皋之戰的時候,也正是因為騎兵部隊機動靈活的能力,使得劉邦能夠遊走在陝西、河南、江蘇之間,最終與項羽對峙。尤其是在對峙的時候,樓煩弓箭能力進一步發揮,雙方互相挑釁,楚軍多被樓煩箭手射殺,沒辦法,項羽只得親自上陣,像這種事情,主官都得上,不知季布之流是否汗顏。劉邦騎兵的戰績主要有:在滎陽打敗項羽騎兵,緩解了彭城戰敗後的軍隊失望情緒,提升了士氣;攻擊楚軍後方,減輕了劉邦在成皋一帶正面軍事壓力;擊敗了項羽的部將項冠,穩定了山東的局勢;擊敗了王武及其部將,掃清了項羽在北方的勢力。這個時候,劉邦的野戰兵團已經具有很高的野戰和奔襲能力,項羽的騎兵部隊已經不能匹敵。

自此,劉邦開始了逐鹿天下、掃清諸王、平定叛亂,真正開啟了帝王之路!

兩次學習,讓劉邦逆襲成為“學霸”,具備了爭奪天下的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