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一幅极美的浅绛水墨山水画,暮色苍茫中,远山云雾缥缈,近处林木掩映,小桥流水那边,却有山里人家。

题款: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张培敦。题句出自王维诗《登河北城楼》,全诗为: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本品——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

注意诗的最后一句,是思想和意境的表达,是全诗的核心。而这幅画则刚好表达了“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的景色,亦完全呈现了诗的意境——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天地寂静苍茫,令人心生与广宇山川融为一体、如仙人般隐居世外之遐想)。故命名为《王维诗意山水图》,非常贴切。画家没有题写最后这句,显然是给赏画的人留下遐想的空间,当然也是一种暗示,这样题款这样画作当然也是画家的巧思妙想。


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张培敦《王维诗意山水图》题款

张培敦(1772—1846),字研樵、砚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翟大坤弟子。精鉴藏,工书,善画山水,师法文徵明,笔法秀韵。间作写生,亦有沈周、陈淳遗意。名噪吴中,然深自矜贵,寒贫之士不易购之。家濒胥江,人烟嚣杂,故特于所居之后盖一小楼,颜曰“如画楼”。平畴远岫,碧水青山,皆纳窗几,盘桓其中,书禅画诀益得静悟。

这段话是网上对张培敦的简介,胥江是指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主持开挖的人工运河,这是第一条从苏州出发的人工运河,后名"胥溪",早于隋朝开挖京杭大运河开通千余年。张培敦临江筑如画楼,临窗眺望山河美景,盘桓其中,吟诗作画静修,得悟书画精髓,这幅《王维诗意山水图》的意境呈现,也很符合这个过程。


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张培敦《王维诗意山水图》远山


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张培敦《王维诗意山水图》林木掩映下的屋舍


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张培敦《王维诗意山水图》小桥流水

仔细欣赏画作的各个局部,远山、屋舍、林木、石块、溪水,处处都有一种静美,真就是暮色降临万物寂寥;整体是小写意的山水,各种具体画法多变,各种技法娴熟,画功精湛;整体构图也不过是传统北派范式,但各处刻画却处处精心不惜笔墨,颇俱神韵。若只论画品,此画作绝对是上乘之作,不是名家绝难为之。可惜的是,画上竟然无印,落款仅张培敦三字,比穷款还穷。这究竟是不是张培敦的作品呢?

我们先展示几处微观照给大家看看。


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落款字上拍的微观照


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屋舍门窗处拍的微观照


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近景树叶浓墨处拍的微观照

三处微观照,第一张是落款字上拍,刚好拍到一根透明的白毫,这叫次生结晶,不是纸纤维啊。这种次生结晶,是各种年代久远的老物品上容易附生的外来结晶体,类似溶洞里钟乳石的生成过程;第二张图,屋舍窗户有上浅红,老宣纸的长纤维很清晰;第三张图,树叶浓墨处,墨与纸纤维完全结合,可见红点、绿点,这是矿物染料,也许是有意调和墨色,使得近处树叶在暮色下显得更深沉。

微观照,可以发现很多信息,比如宣纸的成色好坏、墨质的新老、有无做旧嫌疑,以及确定画作大致的年代。上述三张微观照,可以判定本品《王维诗意山水图》无做旧痕迹,是老画,一百年以上是没问题的。

我们来看看张培敦其他的公开作品,下面是张培敦《醉翁亭图》,创作于公元1813年,出现在中国嘉德2010年春季拍卖会上。这幅画描绘了群木遮掩之下,几位名士在山间的小亭里把酒言欢,一泓清溪从亭子旁边的崖壁中奔流而出,沿着溪水下走的方向可以看到两个人在溪畔攀谈,旁边有一座小桥,桥上几个仆人正背着东西往山上走。

注意和本品对比一下,两幅画构图类似,山石林木的画法也非常类似,当然表达的意境不同所以整体渲染也不同,本品重点是暮色苍茫万物寂寥(空山无人),这幅《醉翁亭图》则显得明快有趣。


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张培敦《醉翁亭图》

两幅作品题款对比图如下,同样的行书字体,整体风格比较一致,注意张培敦三个字,书写习惯几乎完全一致;另外最明显之处是,本品书写显得很仓促,而醉翁亭图就显得很悠闲从容。估计是有什么其他事,让画家无法从容题款,也就来不及钤印了。


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两幅作品题款对比

再看另外一幅张培敦仿文征明笔山水图,画法意境呈现另有风味,说明是仿文待诏(文征明)。注意题款,其中落日两字,与本品落日二字,书写习惯完全一致。


无钤印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鉴赏

张培敦仿文征明笔山水图

综上所述,本品张培敦款《王维诗意山水图》布局章法、画法画功、意境思想都符合张培敦的作品风格,比对张培敦的笔迹书写习惯也完全一致,无做旧作伪痕迹,虽无钤印,也可判定是张培敦真迹,因为画作本身品质上乘,将王维诗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视为非常难得的收藏佳品。有人大约还是心存疑虑,连印章都不盖,怕是伪作吧?其实,真要是伪作,反而一定会盖印的,这是作伪的基本常识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