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新型诈骗!消费者必须注意防范

自疫情发生以来,消费者对口罩等防护用品的需求量猛增,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迫切的自我防护需求,借机实施欺诈活动。

据悉,有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名义炮制新型网络诈骗“套路”,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

疫情相关诈骗的四种类型

一、诱导购物

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代购或者囤有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

当消费者付费购买后,不法分子找各种理由拒不发货或将受害人“拉黑”,骗取钱财。

二、制假售假、以次充好

商家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

购买后不发货、不退款,长期占用消费者资金或售卖不合格产品,欺诈消费者。

三、假冒捐款

不法分子以慈善机构的名义,向消费者发送防控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

或者搭建虚假官方网站、小程序等,利用群众的同情心骗取捐款。

四、冒充快递公司或客服退款

诈骗分子利用疫情期间部分快递滞留的情况,以退货赔款名义,诱导消费者“退款”。

实际上是在引诱消费者输入验证码、套取个人信息,骗取账户资金。

消费者如何保护好“钱袋子”

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防疫用品,核实商家销售资质和产品质检证明等材料,勿轻信个人兜售行为;

在无法确信能够收到所购物品前,切勿将货款直接转入卖方个人账户;

商家长期无法发货的,及时退款;

商家存在欺诈等行为的,请拨打12315投诉。

二、爱心捐助要认准正规捐赠渠道,不参加将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或要求提供账号、密码的募捐活动。

三、医疗、交通等机构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提供银行卡号、支付账户、付款码等信息;

更不会索要钱款,不要将这些信息告诉不认识的人。

四、立即挂断商品质量有问题的电话,通过购物平台处理,直接申请售后服务;

立即挂断快递丢件的电话,联系快递公司客服或登录快递公司官方网站进行处理。

疫情之下的新型诈骗!消费者必须注意防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