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新型詐騙!消費者必須注意防範

自疫情發生以來,消費者對口罩等防護用品的需求量猛增,一度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眾迫切的自我防護需求,藉機實施欺詐活動。

據悉,有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名義炮製新型網絡詐騙“套路”,導致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損。

疫情相關詐騙的四種類型

一、誘導購物

不法分子謊稱可以代購或者囤有醫用口罩等防疫物資。

當消費者付費購買後,不法分子找各種理由拒不發貨或將受害人“拉黑”,騙取錢財。

二、製假售假、以次充好

商家通過虛假宣傳誘導消費者購買產品。

購買後不發貨、不退款,長期佔用消費者資金或售賣不合格產品,欺詐消費者。

三、假冒捐款

不法分子以慈善機構的名義,向消費者發送防控疫情“獻愛心”的虛假信息。

或者搭建虛假官方網站、小程序等,利用群眾的同情心騙取捐款。

四、冒充快遞公司或客服退款

詐騙分子利用疫情期間部分快遞滯留的情況,以退貨賠款名義,誘導消費者“退款”。

實際上是在引誘消費者輸入驗證碼、套取個人信息,騙取賬戶資金。

消費者如何保護好“錢袋子”

一、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防疫用品,核實商家銷售資質和產品質檢證明等材料,勿輕信個人兜售行為;

在無法確信能夠收到所購物品前,切勿將貨款直接轉入賣方個人賬戶;

商家長期無法發貨的,及時退款;

商家存在欺詐等行為的,請撥打12315投訴。

二、愛心捐助要認準正規捐贈渠道,不參加將資金轉入個人賬戶,或要求提供賬號、密碼的募捐活動。

三、醫療、交通等機構工作人員不會通過電話或短信要求提供銀行卡號、支付賬戶、付款碼等信息;

更不會索要錢款,不要將這些信息告訴不認識的人。

四、立即掛斷商品質量有問題的電話,通過購物平臺處理,直接申請售後服務;

立即掛斷快遞丟件的電話,聯繫快遞公司客服或登錄快遞公司官方網站進行處理。

疫情之下的新型詐騙!消費者必須注意防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