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职场精英,都在有意识地持续这个动作

职场如战场,每一位混迹在职场的人,或多或少都拥有野心和实力,但职场的残酷在于,永远有比你优秀的人在,所以在职场中比的不是绝对实力,而是相对实力。谁能快速成长,做到相对优秀,谁就能脱颖而出,走向快车道。

而在小到微粒,大到整个宇宙的所有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条极为重要的终极规律,熵增定律。

关于熵增定律,薛定谔曾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写道:“生命赖负熵为生”。

那么什么是熵增定律?为何它如此重要?它对于我们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每个职场精英,都在有意识地持续这个动作

什么是熵增定律?

熵増定律,“在一个孤立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总混乱度会不断增大。”也就是说物质和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地,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

这里的无序程度就是熵,或者说是因为混乱导致的无用功。任何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就会慢慢趋向于混乱无序。

为何熵增定律如此重要?

因为它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底层规律,没有任何事物的发展能逃开这个规律。人也如此,而且在职场上更为明显。

喜欢轻松,不喜欢压力;习惯逃避,不习惯坚持;乐于一切毫不费力的事物,讨厌一切费心费力的事物。这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现象都可以用熵增定律来解释。

一切符合熵增定律的,都让人感到舒服,一切逆着熵增定律的,都让人觉得痛苦

。但如果你想要成长,想要变得优秀,就要逆着熵增定律发展,也就是做熵减。

而所有职场精英,都在有意识地在做熵减。

找到自己熵増的部分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熵増的过程表面上是整个系统趋于混乱,但一个系统的各个部分很难发生同时趋于混乱的情况。相比起来,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大系统内部有一个或多个小系统发生了熵增或是熵増速度快于其他部分,从而使大系统整体发生熵增。因为这些小系统相对来说更加封闭,很难自发地与外界进行高频次的交换,更容易发生熵増。

前段时间有个概念突然流行起来,叫做“信息茧房”,指的是人们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喜好所吸引,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自己所接触到环境、信息会被限制一定范围里。就像现在很多软件的推送机制一样,你看得越多,你的标签和定位就越准确,到最后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结合熵增定律一起看,待在信息茧房里越久,系统越封闭,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就越容易发生熵増。

对于个人来说,找到这部分封闭的、熵増的小系统极为关键。

在职场上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熵増部分,因为这部分会随着时间变成你的瓶颈,变成你的天花板,甚至变成你的致命点。

真正的职场精英能敏锐地察觉到自己周围逐渐失控的那部分,然后通过熵减使这部分回归到自己的控制之下。

找到合适的熵减方法

想要对抗熵増,实现熵减,有三种办法。第一主动做功,第二耗散结构,第三智能化。

① 主动做功

主动做功是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从内部对自己熵増的部分进行否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理清生活,理清工作,理清你感觉混乱的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早早做好了一天的规划,但是中间无数次被其他事情干扰打断,最后发现一天下来一项计划都没有完成。而职场精英会花费时间,通过事情的轻重缓急将它们排好序,这一天完全是充实且有满足感的。

花费时间理清事情的过程就是熵减的过程,虽然枯燥,但很有效。

② 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是保持开放,远离平衡,让外界对自己进行否定,通过外部的合作和竞争,倒逼自己走出舒适圈。

耗散结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固步自封,要保持与外界环境的交流,职场精英一定是走在行业的前沿,所以他们会经常接触新事物,帮助他们打破了“信息茧房”,朝最适合环境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减少发生熵増的几率。

③ 智能化

智能化是通过明确的信息,减少无用功,从效率方面对自己

进行否定,也就是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提高自己的方法,从更高的层面去解决当前的问题。

普通职场人解决不了的工作,职场精英可以解决,不是因为这项工作本身有多困难,而是对职场精英来说,这些工作跟他们不在一个维度的,他们从更高的维度,看到了更多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法,然后优中选优,减少了完成过程中的无用功,实现了熵减。

其实仔细想想,上面这三种熵减方法的本质都是否定。

简而言之,就是否定之否定,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更高一级的有序。关键就在于去否定,不论否定来自内部还是外部,这一定是个痛苦漫长的过程,所以如何坚持进行熵减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

找寻有效的奖励机制

如何坚持进行熵减可以从奖励机制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有些人可以坚持,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更长远的结果,为了未来更有价值的结果,放弃了即时的满足,也就是之前常说的具有延迟满足感。但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即时反馈、即时奖励、即时满足。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短期的、阶段性的、实质性的奖励机制更有利于他们坚持。

以上两种奖励机制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哪种对自己更加有效。职场精英都是懂得利用奖励机制的专家,他们能根据自身的特点、性格,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奖励机制,不断对自己的熵减行为进行正强化,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长时间地进行熵减,最终一步一步地发展到令人羡慕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