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不可不知的八大“暗語”

 “學習新風尚”公眾號:每一個行業,都有約定俗成的暗語。機關暗語,是領導意圖以及機關規矩、慣例、文化的曲象化表達。瞭解機關暗語的含義,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依照領導意圖抓好落實,有助於我們更快地融入職場團隊大家庭。


1.開會時的“便裝”


  在機關,尤其是黨政機關工作,一些比較正式的會議、活動場合,需要穿正裝,有時則會專門要求著便裝。

  其實,機關裡的正裝,一般男士特指穿西裝系領帶,女士則為顏色和款式較為莊重的職業套裝。

  正式場合的便裝,一般男士特指襯衣配夾克衫,女士則為顏色和款式可以略微活潑的職業套裝。

  一些正式場合,要求著便裝,主要是為了適當緩解或稀釋過於莊重嚴肅的氣氛,暗示參會人要重視但不要過於拘謹。

  但是,如果你穿著家居服、休閒服、衝鋒衣、超短裙之類過於隨便的服裝去參會,那就超越了這種限度。

  可能被會議主辦方認定不夠尊重,有故意炒作、拉低層次、破壞氛圍、混淆格調的嫌疑。所以,很多高端社交場合,門口都會提醒一句:“衣衫不整者,禁止入內!”


2.批示裡的“研酌”


  機關裡的一些文件,領導時常會批示有關部門“研酌”。研,即研究、研判;酌,即考慮、度量。

  研酌,放到一塊,從字面理解,不就是研究考慮一下嗎,看起來似乎就是這麼簡單。其實,並不盡然。筆者認為,機關領導批示的“研酌”有其特定的含義,那就是必須對相關內容全面審慎研究後,提出意見答覆領導。

  筆者聽某省一個機關處長講,有一次,他們廳接到了省領導的一個批示件“請研酌”。他們全處同志認真討論研究後,認為此事建議合理、方向正確,應該予以扶持。

  就寫了報告上報廳領導審籤,結論是:綜合研究認為,此事可行,應予以積極推進。

  廳長看完後,把他叫過去批評說:“你這弄的是個啥玩意?!既然可行,就趕緊把措施、建議、方案提出來。不然,還讓省領導幫我們去想如何抓落實嗎?!”

  看來,對於領導批示的“研酌”,光簡單提出研究結論還不行,還必須針對具體事項,拿出實打實的建議。

  對於暫時不可行的,要詳細說明理由,指出具體障礙在哪裡;對於確實可行的,要拿出抓落實的具體方案,供領導決策參考。


3.電話裡的“放心”


  對於領導交辦的事項,我們要儘快抓落實,這是基本原則。

  但總有一些事項,由於這樣那樣的客觀原因,並不能很快辦結。對於這樣的事,我們應該及時告知領導進度。

  不然,領導主動找上門來問,實際就已經表示對你的辦理進度不滿了。

  由此可見,領導電話裡的“放心”,其實是“不放心”,甚至還暗含有督促批評的意思。


4.表揚後的“不足”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聽表揚,都不喜歡談不足。

  每次人事部門考察干部,在民主測評談話時,慣例都會問這個幹部“優點是什麼?”“還存在哪些不足?”

  我們往往能夠說出一大堆優點,對不足則往往輕描淡寫、一掠而過。有時,人事部門的同志,緊緊揪住不放,我們才會象徵性地說上那麼一句兩句。

  這一句兩句不足,對人事部門而言,其實分量很重。

  一位長期在國企人力資源部門工作的朋友告訴筆者,他們每次出去考察分公司經理,領導為了節省時間,總會說:“優點就不說了。把了解到的不足,告訴我就行!”


5.私下裡的“訓斥”


  在機關工作,離領導近,領導一般要求都比較高。

  包括辦文辦會辦事的規範度、嚴謹度以及執行力度。因此,挨訓是常有的事。

  經受不住批評,不從批評裡面醒悟,就很難真正成長。

  一些同志,心理比較脆弱。面對領導批評,就像俄國作家契訶夫《小公務員之死》裡所寫的那樣,惴惴不安、鬱郁難抒,以至於成了心病。

  其實,大可不必。雖然,我們都想被領導讚賞和表揚,但其實批評和訓斥才應該是工作常態。

  因為,你做得對,那是工作常態,領導不會一直表揚。你做得不對,領導才會出面批評,這是由領導本身的監督指導職責所決定的。

  筆者認為,一般而言,領導願意私下批評甚至訓斥你,一則是已經給你留了情面,二則最起碼沒有拿你當作很外氣的人。其實,你應該感到幸運,因為在領導眼裡,你屬於還有繼續提升空間的那一類人。


6.沒頭腦的“讚揚”


  對於我們在一項工作上的辛苦努力,領導有時會給予肯定或讚賞。這既是領導藝術,也是工作方法。

  但還有一些情況下,領導突然沒頭腦的讚揚,會讓我們感到困惑不解、誠惶誠恐,以至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筆者認為,對這類沒頭腦的讚揚,應區別對待。如果,你是個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或剛剛被提拔的幹部,大多情況下,領導讚揚只是一種期許,意思是好好幹吧,路還長著呢?!

  如果,你正在提拔晉升的節骨眼上,領導突然沒頭腦的讚揚,也許就比較意味深長。這句話,其用意也許主要在於鼓勁或暗示:好好幹吧,我比較看好你,這次你比較有戲!

  如果,你剛剛經歷遭遇一次職務晉升或辦事不利的挫折,心裡正慼慼然。這時候,領導突然沒頭腦的讚揚,興許意思在於安慰和提醒:好好幹吧!以後還有機會。再這樣沉淪下去,耽誤了工作,可不太好,好自為之吧。


7.不經意的“提醒”


  有時,領導會在一些看似非正式的場合或不經意的情況下,給我們一些善意的提醒。

  甚至是潑個冷水、打個預防針,類似於扯扯袖子、咬咬耳朵。

  這些提醒,要麼是個人的生活細節,要麼是工作的規則程序,要麼是你聽不到的不同聲音。願意給你提醒的領導,一般都是屬於經驗豐富、情商較高的領導。

  這種提醒,體現的是高明領導藝術,釋放出的是關心愛護下屬的溫情信號。因為,相對於出事之後的訓斥、補救或處罰,這種屬於預防性質的提醒無疑更彌足珍貴。

  這種提醒,針對的一般都是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事,只是潛在隱患和威脅。這個時候,出面進行提醒,能夠把問題消滅於萌芽狀態。

  也就最大程度顧及了我們的尊嚴面子,最大限度避免了事態惡化,也無疑會最大力度地保護下屬。

  心有靈犀者,應該立馬心領神會,立行立改。但如果,你對領導的提醒,充耳不聞、滿不在乎,或者故意抵賴、十分厭煩。那在領導眼裡,你也就失去了挽救的意義。

  一個人,如果對於別人的善意提醒或諫言,已經到了無所顧忌的程度。也就意味著,失去了最基本的敬畏之心,也就註定做不到行有所止。


8.領導作的“修改”


  現在,機關領導都配有秘書班子,領導獨自動筆的機會越來越少。

  一般都是,領導提個思路,或者寫個提綱,口授寫作意圖,由“材料長”帶一眾人馬拿出初稿,交給領導審定。

  一些重要文稿,中間過程會幾經反覆。在這個反覆過程中,領導會對文章的框架、內容、標題或個別字句提出意見,有時還親手進行修改。

  有的領導非常謙虛客氣。改完之後,還寫上一句:“稍作修改,僅供參閱!”

  對這些領導親自作出的修改,腦子正常的人,都清楚這些才是領導的真實意圖。

  如果是原則性意見,就應該重新起草、補充或修訂;對於個別字句上的修改,除了明顯技術性錯誤,都必須不折不扣、完完整整被吸收到文稿之中。

  有時候,領導加的這句話,或許邏輯不通,或許重複累贅,但都沒有關係。重要的,這是領導的原意。一些存疑的地方,還要通過與綜合材料部門進行溝通核實。

  多年的寫作經驗告訴我們,凡領導親自修改的地方,一定是領導認為意有不足、需要特別強調和突出的地方。

  事實上,捕捉到了領導意圖,幹工作就有了更加明確精準的方向,就會少走許多彎路。


  最後明言。機關“暗語”,是領導帶有暗示性的話語或舉動。不是黑話,不要偏頗,不要歪曲,不要濫用。觀者諸君,尤其是初入職場的新生力量,瞭解這些“暗語”以作參考可以,生搬硬套就大可不必。因為現實生活,遠比這些前人總結出的經驗,更加豐滿、具象和多變。保持一顆初心,以不變應萬變,才會走得更加從容和淡定。


 獲取更多資料請關注“學習新風尚”公眾號

機關不可不知的八大“暗語”


機關不可不知的八大“暗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