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劑協同”增效技術,實現小麥提質增產

前,我國小麥自南向北已經逐漸進入了拔節期,鑑於此,專家就做好“三劑協同”增效技術提出如下建議。

1.藥劑選擇和使用時間:殺菌劑方面,主要示範應用了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烯肟菌酯.戊唑醇、氰烯菌酯等藥劑;植物生長調節劑主要有蕓薹素內酯、調環酸鈣;農用噴霧助劑。在使用時間上主要抓住小麥生長的幾個關鍵時期:分櫱期、孕穗期、齊穗揚花期。

2.具體使用技術建議如下:

(1)小麥分櫱期至小麥分櫱盛期,每畝可以使用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懸浮劑20ml,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ml,或20%烯肟菌酯.戊唑醇懸浮劑15ml/畝對水進行葉面噴霧,以上藥劑中加入0.01%蕓薹素內酯乳油10~20ml/畝效果會更好,噴霧時加入噴霧助劑農藥導航1500倍液、倍倍加2000倍液、邁潤750倍液,效果更好。使用無人機噴藥的,可以按照農藥導航10ml/畝,或農健飛8ml/畝,或邁飛20ml/畝的用量添加。以上藥劑可以同時防治小麥鏽病、白粉病、紋枯病。

(2)在小麥生長過旺,容易倒伏的小麥品種或小麥倒伏常見的地區,建議在小麥拔節前使用調環酸鈣進行控旺,在小麥分櫱末期或拔節前7-10天,用5%調環酸鈣泡騰片30~40克,兌水30~40升,均勻噴霧。

(3)在小麥的破口前7~10天或者齊穗揚花期,可以用30%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懸浮劑40ml/畝,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ml/畝,或20%烯肟菌酯.戊唑醇懸浮劑20ml/畝對水進行葉面噴霧,以上藥劑中加入0.01%蕓薹素內酯乳油20ml/畝,噴霧助劑的使用方法同上。可以防治小麥赤黴病。

用好“三劑協同”增效技術,實現小麥提質增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