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此款坦克性能一般,但要看是谁驾驶!新中国“功臣”之一

1927年,当时的日本借鉴欧洲先进坦克的技术,自己成功研制出了八九式中型坦克。不过八九式坦克建造之时就已经落后于时代,到了30年代已经远远跟不上当时的主流坦克标准了。

二战日军此款坦克性能一般,但要看是谁驾驶!新中国“功臣”之一

于是日本在1936年又决定重新研发一款自己的新型坦克,而这款新坦克正是大名鼎鼎的九七式中型坦克。它虽然名为中型坦克,实际上战斗全重却只有15吨,只相当于别国的轻型坦克。

该坦克一共有4名乘员,装甲厚度一般为25毫米,并采用风冷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九七式坦克外观也非常有特点,其不对称的炮塔,铆接结构装甲车体和炮塔,无线电台的框形天线和主动轮在前,是该坦克的几大分辨特征。

二战日军此款坦克性能一般,但要看是谁驾驶!新中国“功臣”之一

再来看看九七式中型坦克的火力,主炮为一门18.4口径比的57毫米坦克炮,该炮改自八九式坦克的90式57毫米炮,炮口初速为420米每秒,因为其执行的是支援步兵的任务,所以该炮并不具备反装甲能力。

该坦克的辅助武器为2挺97式7.7毫米重机枪,携弹量4035发,其中一挺为前置机枪,另一挺装在炮塔后部偏右的位置。九七式坦克的机动性优秀,小巧的身板也非常适合远距离运输。

二战日军此款坦克性能一般,但要看是谁驾驶!新中国“功臣”之一

不过在装甲防护能力方面,九七式坦克和其他日本坦克一样,很一般!据日本老兵的回忆录显示,在用缴获的德制Pak36 37毫米反坦克炮进行测试时,在300米的距离上基本上是怎么打怎么穿。

九七式坦克首战是在1939年的苏日诺门坎冲突,九七式坦克在苏军的BT7以及t26坦克面前,甚至成了战场上最大的坦克了。但是结果是九七式坦克被苏军的BT以及t26坦克打得很惨!

二战日军此款坦克性能一般,但要看是谁驾驶!新中国“功臣”之一

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九七式坦克57毫米榴弹炮问题,其在发射穿甲弹时500米只有20毫米的穿透力,而苏联BT7坦克正面装甲已经达到22毫米而且还带有斜角,九七式坦克根本无法在这个距离有效打击它。

而苏联的BT7坦克别看不大,但其火炮500米的穿透力就已经能穿透30毫米装甲了,完全可以有效击穿九七式坦克25毫米的垂直装甲。经过这次战役之后,日本对九七式坦克的短板进行了改进。

二战日军此款坦克性能一般,但要看是谁驾驶!新中国“功臣”之一

在1941年日本设计出了新炮塔的九七式坦克,换装了47毫米反坦克炮500米距离最高有75毫米的穿透力,坦克外形比原版也有较大的区别,变得更加高大了,战斗全重也加到了15.75吨。

不过在1942年日军入侵东南亚时,日军装备的大部分还是原版的九七坦克,因为当时亚洲各国几乎没有反坦克能力,原版的九七式面对落后的对手,基本上也是无敌的存在!

二战日军此款坦克性能一般,但要看是谁驾驶!新中国“功臣”之一

直到后来太平洋战争中的夺岛战役,日军碰到的是美军的坦克,日军的九七式原版坦克肯定力不从心。但直到1943年日军才有了一定数量的九七改坦克,不过美军又开始大量装备谢尔曼中型坦克,无奈日军的九七式坦克被一路碾压。

但和其他日军坦克相比,九七式中型坦克无疑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最成功的坦克之一。97坦克及97改坦克的二战总生产量为2880辆(1380是九七改)。这种坦克整个二战都广泛用于日军的各个战场上。

二战日军此款坦克性能一般,但要看是谁驾驶!新中国“功臣”之一

九七式中型坦克虽然身为二战日军的主力坦克,但在解放战争中,有一辆解放军缴获的九七式坦克,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功臣号”。

很多朋友应该知道它,这辆九七式坦克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对于我国的陆军装备而言,这辆九七式坦克的存在算是一个跨时代的意义。

二战日军此款坦克性能一般,但要看是谁驾驶!新中国“功臣”之一

九七式坦克性能虽然一般,但也要看谁在驾驶在解放锦州的战斗中,咱们英勇的董来扶同志驾驶的就是一辆97式中型坦克改型,单枪匹马的闯入敌军里三层外三层的防御之中纵深直入,圆满地完成了战斗任务。

这次战斗董来扶同志立了大功,而那辆陪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坦克,也因此被授予了“功臣号”光荣称号,在开国大典的时候还接受了毛主席和人民的喝彩,这可以说是九七式坦克的最巅峰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