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40萬億「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話說,有位朋友這兩天高興的睡不著,因為他買的5G股票,大概漲翻了。


01


3月4日,中央決策層強調,要加快推進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這讓「新基建」再次成為熱詞。


綜合媒體報道,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份「除天津、內蒙古、新疆、海南、遼寧、青海等地尚未公佈整體投資計劃外」推出超過40萬億投資藍圖,其中“新基建”成為這次投資藍圖的亮點。


各省投資藍圖清單


火爆的40萬億「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40萬億大基建投資橫空出世和國家鼓勵支持,新基建題材股自然應聲大漲。


02


新基建,新在哪裡?和舊基建有什麼區別?


「舊基建」,就是我們印象中的鐵路、公路、電網等傳統交通、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新基建」,則發力於科技端,面向的是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當前40萬億投資清單裡就包括,新基建建七大板塊:


5G基建


大數據中心


人工智能


工業互聯網


特高壓


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充電樁


火爆的40萬億「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2008年,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衝擊,我國政府大刀闊斧的推出了「4萬億」計劃,重點就投資在鐵路、公路、機場、電力等舊基建項目中。


當年的「4萬億」計劃,刺激經濟的增長,造就了中國今天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機場四通八達的交通強國現狀,但也帶來了貨幣嚴重超發,房價瘋漲、鋼鐵、水泥、鋁等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經營困難的後果。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人擔心今年受肺炎疫情影響,推出的「40萬億」刺激計劃是不是重演當年的「4萬億」刺激計劃?


據專家分析,這並不會重蹈當年的老路。


與以往不同的是,相比2008年,我國傳統基礎設施現在已經比很多國家都要發達,

而更具科技含量的「新基建」卻還有很大的建設空間。


在這次大規模的基建投資中,除了會投資在「舊基建」中,「新基建」建設也會成為各地的新寵。


03


“新基建”七大板塊發展情況


一、5G:今年基站建設量有望超55萬個


5G應該是這七大板塊中,最值得期待。


這是因為我國重點發展的各大新興產業,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企業上雲、人工智能、遠程醫療等,均需要以 5G 作為產業支撐,加之 5G 上下游產業鏈也非常廣泛,甚至直接延伸到了消費領域。


據瞭解,2020 年中國移動將會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建設5G 網絡,建設30萬個5G 基站。


聯通則將突出重點、加快 5G 建設,上半年將與中國電信力爭完成 47 個地市、10 萬基站的建設任務,預計前三季度與電信合作完成25萬站建設,比原計劃提前一個季度。


可以看出,三大運營商今年基站目標,已達到55萬個以上,且其進度還有可能超預期。

火爆的40萬億「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二、數據中心:西南、西北有較大增長潛力


5G迎來的流量爆發,帶來了數據中心大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 IDC 市場規模達到 1560.8 億元,同比增長 27.1%,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約 11%),增長潛力十足,成長空間較大。


據信通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 年的全國 IDC(互聯網數據中心)的機架數量為 203.4 萬個,到 2020 年有望增長到 326.7 萬臺,增長迅速。


北上廣周邊省市,特別是環境適宜、電價優惠、土地資源相對充裕的西北、西南等地區,其數據中心數量將會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火爆的40萬億「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三、人工智能:今年我國市場規模增速預計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人工智能在技術商業場景應用需求提升,產業規模將持續增長。


2017年7月,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確立人工智能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人工智能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2019年9月,科技部印發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提出,推進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到2023年建設20個左右試驗區。如今,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已運用於智能安防、醫療、金融和教育等領域。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增速45%,遠超全球市場規模增速水平。

火爆的40萬億「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四、工業互聯網:預計“5G+工業互聯網”將是投入重點


2012 年,「工業互聯網」被提出,2017 年年底,國家出臺工業互聯網頂層規劃,2019 年,「工業互聯網」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工業互聯網逐漸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


按照工信部的規劃,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將按照「三步走」戰略推進,2025 年屬於第一個規劃期,重點是進行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預計「5G+工業互聯網」將是投入的重點和突破口。

火爆的40萬億「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五、特高壓:或帶來1500億元的增量市場


在國家電網針對 2020 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此次工作任務要求年內開工建設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華中特高壓交流環網等工程,年內核準南陽-荊門-長沙、武漢-南昌、白鶴灘-江蘇等 7 條特高壓工程,力度超預期。


按照每條特高壓約 200 億元投資測算,年內新審批的 7 條特高壓線路或將帶來約 1500 億元左右的市場增量空間。

火爆的40萬億「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六、城市軌道交通:預計2020年通車裡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


中銀國際表示,2019 年底,全國共 40 座城市開通城軌線路,累計通車裡程達到 6,730.27 公里。在當前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城軌基建投資作為穩經濟的利器之一,有望持續加碼。


據財政部數據,2019 年國家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 2.15 萬億元,並提前發放 2020 年部分額度,我們預計 2020 年全年發行額有望超過 3 萬億元,呈現發行規模加大、發行節奏提速的趨勢。


預計 2020 年全年通車裡程有望突破 1000 公里。隨通車裡程增長,城軌產業鏈裝備公司有望持續增長,包括車輛設備和城軌控制系統設備。

火爆的40萬億「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七、充電樁:市場空間千億元級別


充電樁可以說是新能源汽車的 “加油站”。截至 2018 年 10 月,我國充電樁總量僅為 68.6 萬個;截至 2019 年 10 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 114.4萬個,同比增長 66.7%——儘管增長看似非常迅猛,但充電樁的缺口依然很大。


根據國家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 年)》,到 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 1.2 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 480 萬個,以滿足全國 500 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顯然,整個領域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火爆的40萬億「新基建」究竟是個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