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接聽2000餘通求助電話,武昌區心理專家志願者團隊助力戰“疫”為“心”賦能

2月2日起

共青團武昌區委

依託武昌區校外心理輔導站專業力量

聘請心理專家志願者

開通心理輔導專線

(027-88878184)

幫助居民尤其是未成年人

疏導與減輕

為因疫情而出現的身心不適


40多天來

張思平老師團隊會同

湖北省心協等心理熱線諮詢師隊伍

共接聽了2000多通來電

心理專家志願者們

以專業態度、愛的能量

給予求助者

以“心”戰“疫”的力量

戰疫情志青春 | 40天接聽2000餘通求助電話,武昌區心理專家志願者團隊助力戰“疫”為“心”賦能

戰疫情志青春 | 40天接聽2000餘通求助電話,武昌區心理專家志願者團隊助力戰“疫”為“心”賦能

戰疫情志青春 | 40天接聽2000餘通求助電話,武昌區心理專家志願者團隊助力戰“疫”為“心”賦能

案例回顧

1


這是一位初三女生打來的求助電話。

接聽心理熱線的張老師還未做完前期介紹,就被聽筒另一端傳來的抽泣聲打斷了。女孩說媽媽今天從超市工作回來後心情很不好,一回來就指責她為什麼把陽臺上的衣服都收了回來,為什麼上網課的時候手裡要拿那麼多記號筆,並且兩次動手打了她,打到她現在耳朵還嗡嗡作響。她說,新冠疫情期間媽媽的超市工作非常辛苦,早出晚歸,因為擔心媽媽上班沒時間喝水,今天她還特意為媽媽燉了湯,不想卻遭到媽媽的責打,她特別委屈地大哭了一場。電話中,孩子的聲音特別的細小,聽得出孩子情緒非常地低落。“老師,我最近老重複做夢,夢裡總出現被媽媽遺棄在火車站,我拼命也擠不上火車,追不上媽媽……”她又說到,“家裡氣氛很沉悶,沒人關心我在想什麼,與爸爸媽媽很長時間沒話說,沒人理我,我特別想逃離這個家庭,想早日上學!


張老師一邊認真傾聽孩子,一邊安撫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支持性的力量,當孩子情緒有所緩解,引導並啟發孩子制定一些能解決問題的方案,並讓孩子盡力去嘗試,有困難仍然可以再打電話尋求幫助。一場諮詢下來,孩子狀態明顯好轉。

2


這是一個單親爸爸打來的求助電話。離異後,小學六年級的兒子一直隨自己生活,新冠疫情暴發前就已經出現了厭學問題。疫情期間,孩子特別懶散,不聽網課、不做作業,抱著手機不放。爸爸非常煩躁,對孩子非打即罵但效果甚微,無奈之下撥通了心理援助電話。


團隊的王老師在接到熱線後,首先同理了爸爸的不易,隨後緩解他的焦慮情緒,並一同探討教養孩子的方法,爸爸表示受益匪淺。


這兩例個案都是疫情期間親子矛盾激化的典型案例。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崩潰的心態均會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疫情期間,心理“受傷”並不少見


通過對所有求助的電話進行分析發現,疫情期間公眾容易發生心理健康問題,並呈現以下特點:

1

健康人群因為封閉時間延長和社交行為受限而出現心理焦慮和恐慌;

2

健康人群因為生活物資採購暫時不便而引發心理困擾;

3

疫情前有生理、心理疾病、或有人際關係或親子關係困擾的求助者因疫情壓力症狀加重;

4

受疫情影響成年人情緒得不到很好的疏解會出現對孩子過度忽視或責罵,本就存在的親子矛盾在疫情的影響下會被放大、激化;

5

疫情期間孩子24小時與父母共處一室,親子關係不良的孩子會備受煎熬,孩子不被父母理解和關切,也沒有意識和條件去求助,日積月累將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隱患。


張老師還指出,疫情過後一段時間很多人還會產生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未成年人的PTSD更需要引起重視。跟成年人相比,他們的心智還不成熟,自我能量較低,主動尋求幫助的意識較弱,因此他們的心理需求容易遭到忽視。


家長們不妨這樣做


為儘量降低這次疫情對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創傷,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心理專家志願者團隊建議家長們:

1

對孩子多保有一份觀察,多傾聽孩子,理解孩子,多給孩子支持和關懷;

2

學會管理並調節自己的情緒,學會一些情緒調節及減壓小技巧,比如呼吸調節法、肌肉放鬆法,冥想等,網上有這類小視頻,並在孩子情緒不良時幫孩子化解;

3

與孩子共同制定學習、家務、運動、娛樂等計劃,關注當下,學會平衡,並能身體力行;

4

多安排一些家庭互動活動,比如一起聊下天,一起做個飯,一起看個電視等,增進家庭成員間的親密感;

5

當孩子成長暫時受阻時,陪伴在孩子身邊,給孩子信心與力量,培養孩子的抗壓抗挫能力;

6

給自己、也幫助孩子設定一個積極的暗示語,振作起來,相信未來,相信明天;

7

如果有需要,可以選擇專業人員的幫助,也教導孩子有求助意識,這樣當孩子碰到問題時知道哪些人可以幫他,可以讓他順利渡過難關!


呵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共青團武昌區委一直在努力

戰勝疫情的曙光近在眼前

屬於春天的花朵已然綻放

祖國的花骨朵兒們

也將在自由的呼吸中擁抱彼此

擁抱健康的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