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受宠若惊

【拼音】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含义】

宠:宠爱,赏识。受到宠爱、赏识而感到意外的惊喜、不安。

成语故事 - 受宠若惊


【示例】

①丰子恺《学画回忆》:“我没有防到先生也会要我画起画来,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支吾地回答说‘能’。”

②迟松年《秋别》:“老丁头有些受宠若惊,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喜色。”

【出处】

①《老子》第一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②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擢置周行,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若惊。”

③《宋史·张洎传》:“况考功状内止称云:‘受宠若惊,居亢无悔。’而本无‘元龙无悔’之语。”

【反义词】

①宠辱不惊

成语故事 - 受宠若惊


【故事】

《唐书·卢承庆传》载:户承庆,字子余,唐初幽州涿县(今属河北省)人,在唐太宗时,曾任“考功3员外郎”的官职。所谓“考功”,是专管官吏考绩评功的,属于吏部。据说卢承庆对于他的考功工作,比较公正负责。

成语故事 - 受宠若惊


当时有一个负责运粮的官员,由于粮船沉没的事故,曾受过处罚。卢承庆给他考绩时,因此把他评了个“中下”,并通知他本人。那人没有意见,也没有任何疑惧的表情,于是就这么定了。

成语故事 - 受宠若惊


卢承庆继而一想:“粮船沉没,不是他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个人的力量所能挽救的,评为‘中下’恐怕不合适。”决定改评为“中中”,并再通知他本人。那人也没有意见,既不说一句虚伪客套的话,又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

成语故事 - 受宠若惊


卢承庆见他这样,非常称赞,说道:“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随即又把他改列为“中上”。

被宠不骄,被辱也不急,叫做“宠辱不惊”;反之,就叫做“宠辱若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