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局,中國戰略史精讀——6.滎陽、敖倉、成皋的戰略意義

1.建立滎陽甬道,輸送敖倉軍糧

彭城大敗後,盟友都對劉邦喪失了信心,轉而投降項羽,劉邦於是開始重用韓信,並誘導彭越、英布為戰略同盟。

韓信援軍抵達滎陽、成皋、廣武前線,打敗項羽軍精騎於滎陽以東地區,使得項羽軍無法西進,劉邦即以滎陽為核心,建立一系列防禦基地。

滎陽有東都襟帶、三秦咽喉”之稱,是歷史上的戰略要地,東有鴻溝連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鄰黃河,南臨索河連嵩山,西過虎牢關接洛陽、長安,地勢險要,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有滎陽關、虎牢關、廣武山、鴻溝等險關要隘。

歷史上,滎陽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晉楚爭霸,曾大戰於此;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國後,為加強對中原地區的控制,在滎陽廣武山麓建敖倉,儲積大量糧食並派駐重兵,使滎陽一躍成為著名的軍事重鎮;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親率大軍圍攻滎陽,在這裡與秦軍大戰,後吳廣戰死於滎陽;楚漢戰爭時,滎陽更是爭奪的中心,劉邦與項羽在這裡長期對峙、反覆爭奪,最終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唐初,秦王李世民在滎陽虎牢關、牛口峪一帶與竇建德決戰,以三千鐵騎敗敵十萬大軍,迫使盤據洛陽的王世充投降唐朝,奠定了唐朝統一天下的根基,這就是史上著名的“虎牢之戰”;明末崇禎八年(1635年),高迎祥、張獻忠等十三家七十二營農民起義軍集合滎陽大海寺,根據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向”的主張,各路義軍四面出擊,開創農民起義走向輝煌、明王朝統治開始崩潰的新時期。

滎陽在歷史上是水運樞紐,糧儲中心,商業中心,大禹於滎澤分大河為陰溝,引注東南。公元前360年,戰國時的魏國在滎陽開鑿了鴻溝,自滎陽引黃河水流向東南,與淮水、泗水、濟水、汝水等匯合,把滎陽同陳(今淮陽)、山東定陶(號稱天下之中),等著名商貿城市以及江淮一帶連成一個商業貿易網。鴻溝既可以用於水運,又能灌溉農田,鴻溝與黃河交匯處的滎陽,由於水陸交通方便,春秋戰國以後地位迅速上升。西漢至西晉、北魏時期,滎陽一直為郡治之所,管轄今鄭州、開封的大部分地區。這時的滎陽,不但是鄭州地區的中心,而且是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西漢時期主管財政的大司農桑弘羊,就把滎陽列為“天下名都”之一,與洛陽、薊、邯鄲等著名城市並列為一級城市。

秦始皇疏鴻溝以通淮、泗,漕運淮河南北糧食至滎陽敖倉。隋煬帝大規模修治洛、黃、汴河,稱通濟渠,溝通南北,連接東西,是當時的水運樞紐。唐代輸天下之糧於武牢倉、河陰倉

,再運至長安。北宋視汴河為國之命脈,漕運四方糧食至汴梁,滎陽人稱為運糧河。當時,滎陽經濟發達,市場繁榮。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故劉邦大敗之後,仍要拼命死守滎陽。

滎陽故城在鄭州西北27公里的惠濟區古滎鎮,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1500米。城牆版築,殘高20米,上寬10米,基寬30米。屬於古代大型城鎮。位置在現在的索須河北,紀公廟村,古城村,釣魚臺村所在。被山帶河,大澤在其東,易守難攻。

敖倉位於滎陽城西北十里,是現在的三皇山桃花峪風景區所在。這裡靠近黃河岸邊,非常適合船舶停靠,在六國攻秦的時候,敖倉也成為了六國重要的糧食中轉站。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保證北方軍隊抗擊匈奴,將敖倉建成了當時最大的糧食存儲基地,把山東各國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運輸到秦國,但是因為敖倉以上的水位不足,激流險灘較多,運輸不便,運來的糧食就在敖倉集中然後在經過陸路運輸轉向秦國各地。

劉邦在滎陽與敖倉之間修築甬道以運送軍糧。這是以後失敗的根源,十幾里長的甬道,成為滎陽最脆弱的所在,一旦被敵人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2.虎牢關和成皋

公元前205年冬,項羽發動反攻,圍困滎陽,項羽軍果然多次襲擊和破壞滎陽甬道系統,滎陽守城軍隊逐漸缺糧,劉邦被圍在城中,眼看全軍覆沒,劉邦派紀信裝扮成自己,帶2000多女人假扮成戰士開東門去楚軍詐降,自己乘機帶幾十人從西門逃出滎陽。項羽追之不及,只奪取成皋,又加緊圍攻滎陽。

成皋,本古東虢國,春秋鄭制邑,又名汜水關,虎關、武牢關、成皋關、古崤關,在今滎陽市西18公里汜水鎮虎牢關村西北故成皋城,該城北面和西面臨黃河,南面和東面為深澗,故成皋之名是取山嶺高矗瀕臨黃河之義。秦置關、漢置縣,以後的封建王朝,無不在此設防。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洛陽東邊門戶和重要的關隘。只要把虎牢關拿下,便可以直取洛陽。

公元前718年,鄭莊公擊敗燕師於此。

魯襄公二年(前571年)晉悼王會諸侯於戚以謀鄭,用孟獻子“請城虎牢以逼鄭”之計,開始在此築城。

到了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等六國都在虎牢屯兵與秦國抗爭,也就是以虎牢關為基地合縱抗秦。

楚漢爭霸時(前203年),劉邦,項羽在此爭城奪關。在《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中,有“(劉邦)與項羽戰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的記載。

唐代李世民大戰竇建德。

宋建炎二年(1128年)岳飛大破金兵於竹蘆渡。一直到元、明、清,虎牢關仍是鏖戰紛繁,時聞殺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