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詩有多好,乾隆為何要與蘇軾比?背後的原因有這些

導語:公元1091年12月13日,安徽潁州下起了細雪。意外到來的雪,使他突然產生了創作的衝動,現場寫下一首詩詠雪。

蘇軾沒料到這首詩開創了一種新的詩體,他更沒想到的是,還引來歷代文人雅士的挑戰,其中就包括乾隆皇帝。輸贏如何,我們後面再交代。歷史上,類似的事情不少,藝術家們總是嘗試突破既有的框架去做新的表達的嘗試。比如古代藝術家安格爾呈現給我們的風景的自然美,現代藝術家塞尚呈現給我們的風景的形式美,當代藝術家杜尚呈現給我們的"髒亂差"。在現在文學領域則有先鋒文學對傳統文學的挑戰。一、蘇軾的詩究竟何奇之有呢

我們先來看蘇軾的詩: 窗前暗響鳴枯葉,龍公試手行初雪。瑛空先集疑有無,作態斜飛正愁絕。眾賓起舞風竹亂,老守先醉霜松折。恨無翠袖點橫斜,衹有微燈照明滅。歸來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鈴索掣。未嫌長夜作衣稜,卻怕礽陽生眼纈。欲浮大白追餘賞,幸有回飈驚落屑。模糊檜頂獨多.時,歷亂瓦溝裁一瞥。汝南先賢有故事,醉翁詩話誰續說。當時號令君聽取,白戰不許持寸鐵。這首《聚星堂雪》成為文學史,上的一首奇詩,獨特詩體引起的寫作風潮一直延續到乾隆皇帝時也沒有休止。

蘇軾的詩有多好,乾隆為何要與蘇軾比?背後的原因有這些

蘇軾文章圖蘇軾詠雪,不循常規,反而在自己創作前刻意做了限制,大量以往描寫雪景的常用詞彙、比喻皆不得使用,彷彿赤手空拳對敵作戰,所以叫作"白戰"。在嚴苛的限制下,蘇軾仍然創作成功,贏得滿堂喝彩,這種創作方式自此被稱作"白戰體"。其實,蘇軾的創作靈感並非空穴來風,在40年前的潁州,也有人做過類似的事,那就是北宋另一個大文豪,歐陽修。當時為潁州知州的歐陽修,建造了聚星堂,經常與好友們吟詩作對。後來,在一個下雪天裡,歐陽修提出詠雪的限制,如絮、鵝、舞、白這些事物,在詩中都.要規避,並現場寫了一首詩《雪》,收穫了在場所有人的掌聲。日後聚會賞雪的蘇軾,陡然間想起了這事,就向在場的賓客放出豪語,說他要"挑戰"歐陽修。

蘇軾的詩有多好,乾隆為何要與蘇軾比?背後的原因有這些

蘇軾圖

二、"挑戰"的背後的原因第一,蘇軾中舉之後,就拜入了歐陽修門下,期望青出於藍勝於藍,而他也確實具備了這樣的能力,畢竟科舉考試之時,他本該被評為第一,沒想到歐陽修誤認曾鞏的作品,只給了蘇軾第二,由此可見他的才名並非虛傳。第二,蘇軾想起了故師歐陽修,詠雪雅事便連帶浮現在腦海中,讓他不禁躍躍欲試。第三,唐代詩歌的創作量非常可觀,題材與種類無比豐富,但到了後世,卻成為詩人的枷鎖,無法擺脫創作的窠臼,於是宋代文人便有了"新變代雄"的創作意識。歐陽修提出新的嘗試,在內涵上,是為了避免傳統用事物類比的詠雪方式,頗有變革的架式,讓蘇軾在讚許之餘,忍不住加入創作。

蘇軾的詩有多好,乾隆為何要與蘇軾比?背後的原因有這些

乾隆圖

於是,蘇軾執筆,寫就了這首著名的《聚星堂雪》,打破了40年間無人創作的紀錄,也讓"白戰體"的技法與故事正式流傳開來。三、白戰體"作為詩歌的統稱為什麼《聚星堂雪》能夠受到喜愛,自此"白戰體"便作為這類詩歌的統稱呢?第一,蘇軾在歐陽修的基礎上,又作了進一步的轉變,巧勝歐陽修詩中意境,獲取了成功。詳細地說,歐陽修詩是透過眾多人事物的角度,表現遇雪的場景,但蘇軾詩僅描寫自我的行為與心緒就做到了,且句句皆詠"小雪",如此巧奪天工,可謂再一次"新變代雄"。第二,詩歌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佳句,描寫了歐陽修詠雪的豪情,指出賓客需拋棄以往詠雪的"工具"寫詩,這種比喻使得詩歌特點極為鮮明,讓"白戰"二字橫空出世、獨領風騷,賜給詩歌與眾不同的魅力。

蘇軾的詩有多好,乾隆為何要與蘇軾比?背後的原因有這些

蘇軾圖

第三,此間雅事出自北宋最知名的兩大文豪,為文學提供了新的話題、寫法與令人欽慕的往事,讓歷來文人心馳神往、津津樂道,並稱之為"歐蘇雪事",屢屢記在當時的詩歌文獻之中,帶動了模仿創作的熱潮。由於對"白戰"的喜愛,後世很多詩人都加入了"白戰體創作項目",成為創作團隊的一分子,比如說方岳、方孝孺、金幼孜等,更有清朝的乾隆皇帝。身為皇帝的乾隆,為什麼會跑來跟文人湊熱鬧呢?第一,乾隆本身就是一位學者皇帝,飽覽經史子集,連當時的學者趙翼都表示讚歎,而他生平寫作四萬三千首詩的紀錄,也是許多文人無法攀比的。

蘇軾的詩有多好,乾隆為何要與蘇軾比?背後的原因有這些

蘇軾飲酒圖

第二,乾隆喜愛詩戰,紀曉嵐、劉墉與沈德潛都是他的夥伴,於是"白戰體"這帶有遊戲性與挑戰性的寫作方式,自然也將乾隆皇帝吸引過來了。只是沒想到,他還在詩中"隔空挑釁"蘇軾,笑他在詩裡犯了"雪"字,其實這是乾隆沒有明白,蘇軾主要想禁止事物的類比,並不是禁止寫出某個字詞。聚星堂與"白戰體",像是一條紅線,牽起了古今詩人的緣分,它的名氣之盛,帶給許多文人美好的記憶,而它的創作之難,也讓蘇軾蓋世無雙的才情,永遠留存文學之中。看到這裡,你或許已經知道結果了,自然是乾隆挑戰失敗。

蘇軾的詩有多好,乾隆為何要與蘇軾比?背後的原因有這些

蘇軾圖

結語:

萊辛曾經指出:"凡是不能就組成部分去描繪的,荷馬就使我們從效果上去感覺到它。"歐陽修和蘇軾的禁體詩,用意與此相近。可惜的是,做得太絕對了,以致後難為繼,其道不昌。但他們繼承杜、韓,努力創新的精神和業績,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不能埋沒的。可見,表現方法的更新雖然出於文學歷史的客觀要求,但使用某一新的表現方法的成敗,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作家個人的心思才力,同時,新的表現方法的出現,並不意味著舊的表現方法的消亡,它們往往為作家們所兼容幷蓄,為百花齊放創造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