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刘畅农牧开局,新希望刘永好布阵

二代刘畅农牧开局,新希望刘永好布阵 | IIR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记录最杰出的投资人物与事件


文 | 梨枝

出品 | 机构投资者评论


新希望农牧行业起家,揽的是辛苦活。但这位爱美、接地气的“吃货”刘畅,也渐渐在自我与责任的两端,安顿了接班人的角色。


双重因子:二代的自我救赎


文化名人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出现过一批企业家的面孔,罗振宇、马东、王石、王小川等皆曾在列,但这镜头也对准过一位80后女性,她是农牧食品巨头新希望六和的董事长,是网红6年,“把200亿上市公司做到900亿”的二代接班人,四川首富刘永好之女——刘畅。


刘畅并不是人们印象中典型的富二代。她的“青春期很长”,从14岁想做社交名媛,喜欢美、喜欢各种“颓”,到16岁辗转六年赴美留学黯然收场,2002年,她以“李天媚”的隐藏身被安排进新希望,但还是没经住内心“自由”的召唤,两年后在成都春熙路开起小店,当起每个小女生内心都憧憬的小店西施老板娘。


她从来都有当年全家一起泡脚给新希望想广告词时的烟火气,爱唱歌爱电影的她也一直在挣扎着不断寻找自己。但无疑的是,所有一切得以发生,包括成为一名导演之妻,都在证明,她的企业家父亲是给予她极大空间, 宠爱着她的。


也许是人生某个顿悟的瞬间,或者是因为身边宗馥莉(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之女)这样的同龄人在同期的表现,又或是如她自己所说听进了母亲李巍“家人陪伴”的劝,这位爱美、接地气的“吃货”,也渐渐在自我与责任的两端,安顿了接班人的角色。2008年,为完成北大MBA的毕业论文,刘畅豁出去了,踏进养猪场,开始尝试了解老爸刘永好耕耘二十多年的新希望。


2011年,刘永好带着雪藏十几年的女儿正式在媒体面前亮相,刘畅也以非独立董事身份进入新希望董事会。那一年正是新希望取得历史性成绩、即将“三十而立”的一年,“汇总销售收入突破830亿”,60岁的刘永好开始展望尽在眼前的千亿蓝图。但出人意料的困难是,来年新希望受到禽流感、速生鸡事件的冲击,2012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5.4%,仅达17.07亿,内部又面临与六和集团(2005年收购,2010年开启资产重组)的复杂整合问题,因此不得不变。


二代刘畅农牧开局,新希望刘永好布阵 | IIR


对于刘畅这位年轻的、还乐于享受穿梭于市井小街寻觅美食的文艺女青年来讲,突然踏进这场复杂的漩涡,一切都有些摸不着北,似乎没有喘息的机会。但显然父亲刘永好是洞悉危情、下决心要变的。这位勤勉又极具好人缘、贴着地面“快半步”的“大专”文化父亲,却创造出了哈佛商业后来才追随定义的“混合交班模式”:先将女儿推到了新希望版图中以传统农牧板块为产业核心的新希望六和,又为她搭起了“三人班子”,由曾担任六和副董事长,经历2003年非典、2004年禽流感,将六和销售额从28亿提至74亿的陈春花任联席董事长,熟悉集团业务的李兵协助落地执行,一左一右共同“辅佐”刘畅,而他,则更像是女儿背后的军师、后盾,也正因为这后退一步,盘活了整个的变革大旗。


结果是,刘畅在陈春花的建议及辅佐下,顺利执行了父亲最关心的“公司年轻化”问题。刘永好后来曾总结,“实际上,传承不是传给一个人、两个人,更要传给一帮年轻人。当你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好的时候,传承问题就解决了。”刘畅到任的时候,新希望接近八万人、五百多家分公司,集团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裁员近两万,加上管理岗位的调整,分拆、竞聘,团队因结构优化及年轻化被重新激活,2013年至2015年,新希望净利增幅累计达27%;2016年,刘畅独立掌舵,17年集团营收超千亿,18年员工7万,“3000多个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平均年龄大概30多岁。”


作为一个继承者,不论富二代也好,创二代也罢,这里当然有无数“军师”的托举,有不少流血的“牺牲”与教训,但欣喜的是,那个叛逆、真实、自我、也“得罪”不少人的“被安排者”,终于变成一位笑纳自我,平和坚定的集团管理人,一位电影导演的妻子,一对龙凤胎的辣妈。


同样,在爱好与事业间,刘畅这位网红也终于找到一个平衡的出口,将“吃货”与“寻找美食”进行到底,在产业与投资间,延伸出一条开往年轻人的“地铁”。


二代刘畅农牧开局,新希望刘永好布阵 | IIR


产业端,除了开始加重“科技”色彩,也同样在强化农牧产业的重组、整合与投资,比如与温氏投资的密切合作;在食品终端,2016年1.7亿入股久久丫20%股份、将嘉和一品等餐饮品牌纳入旗下、设立美食研发中心、布局供应链体系公司冻品汇;而海外布局则是2018年与法国科普利信集团(法国Cooperl)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资成立美好美得灵食品有限公司,完善猪肉产业链,引入Cooperl成熟中高端产品(如Broceliande系列),“无抗猪肉”系列等。


新希望:前站冲锋,后深布局


即使走到这里,我们依然只触达到新希望帝国的一角。这位看似古板、总像“背诵”式演讲、不抽烟、不喝酒、身强体健、“没有敌人”(几乎无行业竞争对手)、已近从心之年的老人,却从来没在十年前宣布退休后闲下一步。


新希望农牧行业起家,揽的是辛苦活。从82年四兄弟“言、行、美、好”的鹌鹑和小鸡,到5年后的千万富翁,再到抓住进军饲料行业,1989年自主研发出“希望一号”,刘氏兄弟们政策踩得准,也确实“快半步”。同样,家族问题的关注其实在90年代四兄弟“明晰产权”、二度分家(92年刘氏四兄弟分家;3年后,刘永好与二哥刘永行均分2亿资产,扎根西南的刘永好将“南方希望”最终发展成为新希望集团)之时就已扎下了根。这位被华西医大高材生李巍看上、不顾家庭反对毅然“下嫁”的好老公,果真是拿出了所有时间用于思考、布局、多想几步。


“我们顺潮流而动,略有超前。你不超前,你就没有机会;但步子太快了,有可能踩虚。所以要快半步,这就能进能退。进,走在前;退, 不湿脚。” 主业利薄、且高波动风险的新希望,早已在产业布局上涉足金融、医疗、地产等领域。1996年,刘永好曾联合东方集团张宏伟、泛海卢志强、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王玉贵和巨人集团史玉柱等发起成立“中国民生银行”,成为最大股东,2010年前后,在新希望集团内外分别设立集团战略投资部及厚生投资,分别主导产业布局与财务投资。

2015年,在女儿执掌上市公司体系渐趋稳定成熟之时,刘永好又分身出来,成立新希望投资集团(前身草根合创,见IIR下图右半部分),系统性归集非农牧主业资产,打造完整投资体系(上层又设立新希望控股),算是彻彻底底又创了次业。


二代刘畅农牧开局,新希望刘永好布阵 | IIR


在这张新希望现有版图里,金晃晃的投资名单,看到的绝不是投资业绩,而是好人刘永好扎实的朋友圈。传统出身的新希望,与阿里、腾讯、及众多头部TMT及VC 2.0基金交往甚密,自身投资支系也越来越多,渐趋垂直领域专业化。传统农业、创新经济、外加医疗、化工与地产,新希望除了旗下三家上市主体,已初露亚太/集团控股的战略版图。


“放不是完全放,不是彻底放完什么都不管。关键时候、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你在后面催几句、说两句。”这是刘永好对待刘畅传承问题的态度,也是他的践行。这位父亲的苦心安排,巧妙之处就在于,将女儿放在整套体系的最前沿打前战,进可攻,退可守,推动了变革与子女的成长,也稳稳扎实了后盾的缜密布局与扩张。


刘永好这两年似乎越来越年轻了,去年底参加武汉举办的“楚商大会”上,还盛赞和羡慕老朋友马云这么早能安心退休。其实对于刘畅的表现,刘永好也没吝于表达,“作为一个女孩,并且热爱时尚,还是在城市长大,让她整天去跟养鸡养猪打交道,很多人都不会愿意。刘畅一开始也不愿意,但通过不断地尝试、实践、探索、学习,她慢慢就明白了无论是养鸡养猪,还是搞金融、做地产,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她能有这样的转变,非常难得。”


2016年3月,刘永好主动谈到自己的一双儿女都非常热衷社会事业,这一点他十分骄傲。新希望工作人员曾透露,这是刘永好第二次在媒体面前谈起自己的儿子。2018年,儿子年满18岁。


继承者:平衡中冷静前行


刘畅早年绕道走了不少弯路,但现在40而立的她,终于真正称得上一位successor(继承者)。除了拿各种奖,她最常提的是,为人母改变了她。“我终于可以自信地处理一切,不是因为我是谁的女儿,而是谁的妈妈。


父亲巨大的形象,是笼罩她既甜蜜又沉重的负担。她曾想脱离产业、脱离身份,追逐艺术追随爱情,却无法卸下家族的使命;她曾经急于证明自己,却在自家的门沿下摔个惨重;她想在与父亲的同行中有“二代”之外的独立辨识度,却似乎永远无法越过这个庞大标签覆盖的领地。


每一个现在的我们背后,都有无数个失去的可能自我,“我如何到了这里?”、“我接下来要前往哪里?”这些时刻,让我们逐渐认识自我的复杂,也逐渐感知成长的痛处。成长的过程,不仅是获得的过程,也是需要处理很多丧失和哀恸的过程,和过去的梦告别,和不再有机会尝试的可能性告别。


刘家“言行美好”的家风,让我们看见了改革开放浪潮中传统中国创业家庭绵延腾飞的镜像,他们朴实、勤劳、忧虑、含蓄;人、企、家,冲突、平衡、变革与纷繁复杂。家族事业的架构基础、管理接棒、内部平衡、外部过渡,诸多种种,须有根。


就像最新《十三邀》里许倬云老先生所说,“个人的地位最小,最短是人,比人稍长一点是政治,比政治稍长一点的是经济,比经济稍长一点的是社会,时段最长的是文化,更长的是自然。”


创一代到创二代的接班传承,远未在10年修成正果,路仍远,业“待嫁”。


中国百年老店太少。不论你现在的事业多大,身处何处,处在什么样的境遇里,对大多数人来说,眼前都还有大把人生要走。这是一件既太短,又太长的事。


希望我们各自从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