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會撤軍?不撤軍就陷入萬劫不復

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會撤軍?不撤軍就陷入萬劫不復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小說,擁有生動的情節,給人一種很強的代入感。生動傳神的描寫了東漢末年,諸侯紛爭的歷史場景。文中對人物的描寫更是令人產生無數的想象,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像諸葛亮一樣不出茅廬,便知天下的軍師。

以及桃園結義的三兄弟的兄弟情令人嚮往。書中那一幕幕鬥智鬥勇的場景更是牽動人心,火燒赤壁,草船借箭,把諸葛亮描寫的神乎其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諸葛亮的另一個計謀——空城計。

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會撤軍?不撤軍就陷入萬劫不復

諸葛亮的空城計可謂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雖然守住了城池。但是,司馬懿也是個聰明的人未必沒有識破空城計。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對他們兩個之間的對決也是著重描寫,體現了兩人的足智多謀。空城計,火燒上方谷等等案例,都是體現了諸葛亮的計謀還是要高一點。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歷史上的司馬懿真的就要比諸葛亮弱嗎?

其實歷史上司馬懿與諸葛亮兩人的交戰還是很晚的時候了,那個時候已經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了,魏國當時的大將軍曹真也死了,曹操就打算讓司馬懿上陣。司馬懿採取的策略極其簡單,那就是守著,只要等到諸葛亮的軍隊糧草耗盡那麼就可以直接取勝了。

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會撤軍?不撤軍就陷入萬劫不復

但是,司馬懿的部下們卻沒有選擇如此,而是勸阻司馬懿出兵與諸葛亮面對面交戰,但是這次,諸葛亮早有準備,魏國的軍隊面對準備好的諸葛亮自然是難以抵擋,很快就敗下陣來。即使是這樣,軍隊糧草畢竟有限很快就撤兵了。

第五次北伐的時候,二人又遇見了,這一次司馬懿又是堅守不出,不出所料司馬懿把諸葛亮耗死了,諸葛亮死在了北伐的路上。這樣一看,司馬懿確實是略遜一籌。

歷史和小說畢竟會有區別,但是,小說中的諸葛亮真的就像一個神仙一樣,知道事情的發展。僅僅空城計一計,諸葛亮一人在城頭彈琴就嚇退司馬懿帶領的大軍,也是這個機會,司馬懿錯失了捉住諸葛亮的機會。諸葛亮畢竟與司馬懿交戰多年,知己知彼,正是抓住了司馬懿生性多疑的心理,贏下了這個戰爭。

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會撤軍?不撤軍就陷入萬劫不復

其實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只是小說中的人物,作者或多或少都會加入一些自己的情感與期待。就這樣司馬懿被羅貫中寫成了一個惡毒的人,諸葛亮確實正義的化身,匡扶漢室,實現國家的統一。

馬謖街亭失守後蜀國的軍隊,司馬懿已經帶著軍隊快速向前推進,諸葛亮已經沒有什麼兵力可以去守一座城池。只有用計謀才可以使得這座城池轉危為安,如果成功的話,就可以解除危機。

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會撤軍?不撤軍就陷入萬劫不復

司馬懿來到城池面前看見城門打開,還有幾個老人在門口掃地,給人一種荒涼無人的感覺,諸葛亮還在城頭上彈琴,可謂是極其大膽。這個時候在司馬懿面前有兩個選擇,第一個就是,及時撤兵,防止諸葛亮這樣的人設下埋伏,導致自己功虧一簣。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什麼也不管,直接衝進城中,把諸葛亮抓住,自己就可以向曹操請功,很可能還能做上大官。但是,司馬懿選擇了第一個,他的兒子也被他搞得一頭霧水,為什麼不可以直接衝進城中抓住諸葛亮?

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會撤軍?不撤軍就陷入萬劫不復

這件事在司馬懿臨死前,才有瞭解答,他對他的兒子司馬昭說:皇上是一個聰明的人,雖然當時可以重用我們,全是因為我們還有一點用處,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司馬家在魏國的地位全是因為皇帝看我們還可以與諸葛亮對抗,一旦當時抓住了諸葛亮,接下來皇帝就沒有後顧之憂了,可以把我們這些有功的人,統統殺了,以保證他曹家的安全。

司馬懿是一個不可靠的人,諸葛亮一旦被抓,曹家肯定會對司馬懿動手,到時候司馬家就會遭受滅頂之災,從這裡看司馬懿考慮的還真是非常的長遠。

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會撤軍?不撤軍就陷入萬劫不復

司馬懿與諸葛亮之間的對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我們得到了很多的啟示。所以,我們做事都要給自己留下一條後路,不然真是到了絕境的時候,都找不到一根救命稻草,司馬懿的成功告訴我們,萬事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眼前的利益可能會讓我們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感謝您的閱讀,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