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固收」“技術性”降準

「中銀固收」“技術性”降準

◆◆ 摘要◆◆

1、此次定向降準是對沖疫情的系列政策之一,從當前中樞不斷下移的資金利率和此次降準來看,貨幣政策的邊際走勢至少還是寬鬆的。

2、儘管貨幣政策還是一個冷靜且邊際驅動的變量,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這一次的政策決策相對困難:

1)在經濟基本面上,來自海外的風險要高於國內風險,未來海外增長的走勢及中國出口所受的壓力需要邊走邊看;

2)至少當前,金融領域的風險要高於實體領域,海外極度risk-off的情緒及極為動盪的市場走勢至少存在傳染到國內市場的可能性。

3、在金融市場風險已經迫在眉睫,但實體風險還尚需觀察的狀態下,這次降準政策可能多數是出於穩定金融市場的考慮,剩下少數一部分則是為了潛在的出口風險進行預防性託底。

4、這解釋了為何這次降準所釋放的資金(5500億)會少於之前的幾次:

1)對於“穩市場”的目的來說,信號的重要性才是剩於一切的,釋放規模其實不太重要;

2)對於“穩增長”的目的來說,在國內疫情實質性好轉的情況下,我們是否面對如此之大的增長壓力也是不確定的。

5、全球其實面臨著相似的情況:

1)海外市場的劇烈risk-off本由疫情引起,而各國的寬鬆政策首先需要對沖的是劇烈下降的風險偏好;

2)至少實體增長是否因疫情而劇烈下降,目前尚無非常明確的證據。

6、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否能終止這種情緒,仍然是高度不確定的:

1)疫情仍然是最重要的一條主線,我們更需要的是疫苗,貨幣政策只能對資本市場起到“技術性”託底的效果;

2)但在疫苗出現之前,我們手中只有貨幣政策工具可用,如果疫情繼續蔓延,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可能還會繼續寬鬆,至少寬鬆的政策會降低市場下跌的斜率。

7、這一趨勢至少能保證債券市場的安全邊際,但降準本身能對收益率壓低多少,我們不可抱有過多期待:

1)自2月17日疫情在全球開始肆虐,收益率曲線出現了明顯的平坦化,在過去的一個月內,悲觀的情緒已經兌現了一部分未來的寬鬆空間;

2)疫情這種非主流的原因儘管推動了又一輪利率行情的產生,但也帶來了關於擇時的各種困難,從近一個月的信用利差來看,更多的廣義基金寧可選擇下潛信用,也要避開利率看不清的風險。

8、持有中倉位中長久期的利率債,繼續觀望;信用債可擇城投、鋼鐵煤炭、公用事業適度下潛信用。

風險提示:疫情持續時間超預期、政策落地效果和預期產生偏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