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的挫折變法之路,秦國趁機崛起,如何看待歷史的必然性

導語

吳起,歷史上著名的變革家,在他的那個時代可謂是一個風雲人物,得吳起者得天下。起初在魏國待的好好的,為何突然離開魏國?吳起是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原因離開魏國的?這是一個謎案。根據各種記載來看,應該是吳起特立獨行的性格得罪了某些權貴,遭到詆譭,魏武侯又沒有及時打圓場,導致吳起一怒之下撂挑子走人。有人說排擠吳起的人是王錯,也有人說是公叔痤(cuó),還繪聲繪色地描述了公叔痤讒毀吳起的故事。

吳起的挫折變法之路,秦國趁機崛起,如何看待歷史的必然性

吳起遭受上層冷落

據說當時公叔痤擔任魏國的相國,還娶了公主為妻,可謂志得意滿。公叔痤擔心自己地位就想辦法要打壓一下吳起,於是有人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公叔痤對魏武侯說:"吳起有鴻鵠之志,我們魏國是小國,又跟秦國挨著,只怕沒法長期留住他。"這是在暗示吳起有可能逃往秦國。魏武侯問他怎麼辦,公叔痤就說:"可以把公主許配給他,他如果有心長期留在魏國,肯定會答應這門親事,如果沒有長期打算,多半會拒絕。"魏武侯於是照著他說的做,打算把自己的女兒下嫁給吳起。公叔痤回去以後便設宴,在宴席上跟自己的公主老婆一唱一和地演戲,老婆假裝很囂張地欺負他,給吳起留下了深刻印象。魏武侯來提親時,吳起便想魏國公主都那麼彪悍嗎?他自己可是殺妻的人啊,怎麼能忍受?於是當即推掉了魏武侯的婚約。這下吳起"有二心"的說法就坐實了,這也就導致他無法再受到重用。

吳起的挫折變法之路,秦國趁機崛起,如何看待歷史的必然性

吳起逃離魏國

吳起離開魏國後,公叔痤的相位從此也就穩如泰山,無人可以撼動了。這段記載可信度不高,但吳起確實在公元前390年前後離開魏國來到了楚國。吳起離開西河郡,到達岸門的時候,命人停下車,回首望著蒼茫大地,感慨不已,對下人說:"西河是可以稱王的基業,魏侯要能真正信任我的話,滅秦指日可待。可惜魏侯聽信讒言,以後西河終究會歸於秦國的。"魏武侯沒能留住人才,這一方面他比魏文侯差了太多。楚悼王卻是有雄心有眼光的君主,馬上收留吳起,並給予重用。

​吳起先是被委任為宛郡太守。宛郡是楚國北方重鎮,讓吳起治理這裡,一是為了證明他是真心投靠,二是讓他積累一定的政績,好堵住那些反對者的嘴。吳起之前治理的西河郡情況比宛郡複雜百倍,現在治理宛郡當然易如反掌。所以僅僅一年時間宛郡的情況就煥然一新,悼王順勢把他提拔為令尹,直接位居百官之首。

吳起的挫折變法之路,秦國趁機崛起,如何看待歷史的必然性

急於變革的楚國,受到重用的吳起

悼王如此急於任用吳起,是因為楚國這時太需要變革了。楚國立國已經有六百年,是真正的老大帝國,但是各種陳腐的制度早已不適合這個時代了。特別是從昭王復國以後開始,廣泛實行"封君制",分封了大量的世襲貴族。這些貴族一方面數量眾多,另一方面"世襲罔替",子子孫孫傳下來,滾雪球般越滾越大,逐漸把楚國的土地和財富都裹挾了過去。他們佔著大量財富,卻不為國出力,基本屬於食利階層,國君和政府反而挨窮受困,這是楚國衰落的最重要原因。

悼王繼位的時候,楚國基本上已經只剩下大國的空殼,悼王的父親聲王據說死於"盜",是被犯罪集團所殺,可見楚國國內混亂到了什麼程度。國際上,魏國首先"搶跑",第一個推行了變法,然後憑藉強大的國力,帶上趙、韓兩個兄弟一路橫掃,所向披靡,多次把楚國揍得鼻青臉腫,黃河以南的土地基本全部淪喪,最後楚國甚至要向老對手秦國求援。但秦、楚的勢力範圍也有重疊,也是潛在的對手,哪裡能一直靠秦國來救援呢?

吳起的挫折變法之路,秦國趁機崛起,如何看待歷史的必然性

所以悼王繼位以後痛定思痛,把革除國內的積弊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要革新國家,最直接的方法當然就是向魏國這個主要的對手學習,魏國強大的關鍵在於變法,那麼楚國自然也需要儘快走上變法的道路。這時候吳起的到來,對於悼王來說簡直是老天的恩賜。吳起戰無不勝,又是西河郡太守,對於魏國的軍事與內政都極其熟悉。通過這樣一個人物,儘快把楚國拖出泥潭,這樣的前景,想想都令人興奮。年輕有為的悼王與雄心勃勃的吳起一拍即合,立即在楚國展開變法。

有魏國的經驗在前,楚國的變法更加成熟也更加深入。根據楚國的實際情況,吳起把貴族的權勢極力的削弱。首先就是廢除貴族世襲制。新的法令規定,貴族的爵位只能傳三代,到了第四代,如果沒有新的功勞,爵位會被廢除。這就杜絕了貴族子弟尸位素餐的情況。對應的,也會加強對官員的考核,對於做不出政績的庸官,果斷罷免,把位置讓給真正有才幹的人。對於那些不幹實事的冗餘部門,也儘量裁減,以提高政府的效率。

裁下來的大堆腦滿腸肥的富二代們怎麼辦呢?他拋出一個狠招。他對悼王建議,楚國地多人少,人口又都集中在幾個富庶地區,南方大片土地空著,不如把那些吃閒飯的貴族子弟們遷到南方荒地上去,既安置了這些人,又能開拓邊疆,還可以增加糧食產量。這幾招對貴族們的傷害可想而知。

吳起的挫折變法之路,秦國趁機崛起,如何看待歷史的必然性

還有就是軍隊改革。他吸取了之前教訓,用同樣的方式改革和訓練楚國軍隊,把當前最先進的戰法傳給楚人,楚國軍隊的戰鬥力也迎來爆發式增長。為了保證政策的延續性,吳起禁止縱橫家們到楚國來遊說,強調多幹實事,少說空話。

外交方面,堅持遠交近攻的策略,交好齊、秦,猛攻三晉,重新跟三晉展開對鄭、宋等小國的爭奪戰。這一套新法令實行以後出現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楚國上下的風氣煥然一新,幾年之後就再度抖擻精神,開啟了對中原霸權的爭奪。

吳起的挫折變法之路,秦國趁機崛起,如何看待歷史的必然性

結語

歷史上吳起變法之路是有很大的弊病的,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的變法太過於激烈,一竿子觸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再加上楚國的立國時間長久,舊有的貴族勢力比較強大,反抗起來的能量也是非常巨大的,這一系列的因素也就導致了最終吳起的變法無法順利實行下去,相比而下秦國的各方面變法正好與楚國變法相反,這也就是導致了兩個國家的變法之路有了截然不同的結果,歷史的必然性也凸顯了出來,在此契機之上秦國也就逐漸壯大了起來,並且在此期間秦國也迎來了自己的新君王——一位歷盡劫波、老謀深算的強勢政治家——秦獻公,他把秦國從亡國的邊緣拉回來,逐步走上了康莊大道。

吳起的挫折變法之路,秦國趁機崛起,如何看待歷史的必然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