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禍也是福,疫情惡化,可能成為歐美日一個科技頹勢的轉機

歐美日也有科技頹勢?

歐美日可以說是當前發達國家的代名詞,集中了全球最優秀的科技力量,但是歐美日一個重要科技領域卻一直都處於“頹勢”,這就是移動支付。

準確的說,歐美日發達國家並非在移動支付技術本身落後,相反,中國的移動技術本身很多都是從發達國家學習來,歐美日到目前為止在移動通信技術上仍然領先。

歐美日真正煩惱的,是移動支付的普及率。

是禍也是福,疫情惡化,可能成為歐美日一個科技頹勢的轉機

移動支付普及率,是移動互聯網技術深入生活的重要指標,移動支付普及率越高,互聯網對線上線下購物、線上金融、交通、服務等多個行業,都會產生很強的推動力。

中國移動支付比例目前已經達到86%以上,而歐美日移動支付比例和中國相差很遠,而且想要提高几乎舉步維艱。

歐美日移動支付普及率

先看看日本。早在2015年,中國移動支付比例已達到60%,而日本卻只有18.4%。

為了提高移動支付比例,說日本幾乎焦頭爛額不為過。

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018年4月通過“無現金願景”規劃;2019年2月,還安排了首相安倍,在眾目睽睽之下用平板電腦體驗刷臉支付。最後安倍雖然支付成功,但還是掩飾不住慌張說:雖然有點緊張,但覺得老年人也可以適應這種簡單的操作。

是禍也是福,疫情惡化,可能成為歐美日一個科技頹勢的轉機

安倍對移動支付的慌張,從側面反應了大部分日本人對移動支付的態度。“無現金願景”規劃預計,2025年日本無現金支付(包含移動支付)比例的目標也只有40%。

再看看美國。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的規模已經達到美國的50倍;即便到了2018年,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佈統計數據顯示:中國80%以上的消費者使用移動支付;而在美國,主要的移動支付應用程序的使用率不到10%。

英國移動支付發展速度就很快,可移動支付普及率還是很低。新思界行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9英國支付行業發展研究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英國移動支付普及率只有2%;2018年翻了8倍,但也只有16%。

是禍也是福,疫情惡化,可能成為歐美日一個科技頹勢的轉機

德國普及移動支付普及率也不算高,《南德意志報》預計要到三年後的2023年,移動支付普及率才能達到59%。

總的來說,相比中國,歐美日在移動支付普及率上,幾乎可以說深陷“頹勢”。

疫情帶來難得機遇

新冠病毒有兩種主要傳播途徑,一種是飛沫傳播;另外一種是直接接觸傳播。

直接接觸傳播就意味著線下支付的時候,只要用手遞送物品,都有可能傳播病毒,而現金支付和信用卡支付正好就可以傳播病毒。

是禍也是福,疫情惡化,可能成為歐美日一個科技頹勢的轉機

二維碼支付曾被譽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既不需要用手遞送物品,掃完即走,避免疫情傳播,還可以省下找錢的功夫和時間,甚至是減少排隊時間,是疫情下最好的支付方式。

這個時候在歐美日推行移動支付,正好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是個推廣移動支付很好的機遇,如果推廣得好,有可能幫助歐美日國家破局移動支付的頹勢。

實際上,即便是移動支付比例已經比較高的中國,疫情下,也有望進一步提高移動支付比例。

指尖君的真實體會是,疫情期間,在市場這些地方,原本很少使用移動支付的老年人,也越來越多使用移動支付。

是禍也是福,疫情惡化,可能成為歐美日一個科技頹勢的轉機

為應對疫情,國內還出現了“無接觸商業”的概念,包括無接觸餐飲、無接觸物流等等,這些領域的發展也需要基於較高的移動支付比例。

不過,隨著歐美疫情進一步惡化,歐美多個領域可能陷入停滯,可能也加大了推動移動支付比例提高的難度。

參考文獻:

01.《移動支付,日本落後了嗎?》人民日報海外網

02.《中國使用移動支付比例高達86% 普及率全球第一》鳳凰網

03.《英國移動支付比例相對較小但發展迅猛》新思界

04.《智能手機普及率如此之高,但為何美國的移動支付沒能發展起來?》騰訊新聞

05.《外媒:論移動支付規模,去年中國是美國50倍》新浪科技

06.《日本移動支付栽了大跟頭!且看移動支付在各國發展 》移動支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