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為什麼不可以洗衣服,這是什麼說法?

趙苗mi


除夕不可以洗衣服的說法,在傳統的說法中,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除夕是我們中國年的最後一天,正是除舊迎新的一天。

在這一天裡,我們正是要好好的洗澡,好好的將舊衣服洗乾淨。

甚至還需要將房間收拾乾淨,讓全家都乾乾淨淨的去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那麼過年的哪些日子是不能洗衣服的呢?

按照傳統來說,大年初一和初二是不能洗衣服的。

因為這兩天正是水神的生日,所以為了敬畏水神,就不能在這兩天洗衣服。

既然說到了除夕的禁忌,那麼我們就來說說除夕到底忌諱什麼?

忌諱一:

除夕因為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有我們最重視的“除夕夜”。

所以在除夕夜裡,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應該多說吉祥話,不能說壞話,怪話,不敬的話。

全家在一起都要高高興興,歡歡喜喜,團團圓圓的度過美好的除夕夜。

忌諱二:

除夕這一天是非常忌諱打碎東西的。

如果打碎了東西,那就會預示著來年會有不好的運氣。

而這時,你就必須要用紅紙將器物包起來,然後口唸“歲歲平安”,“碎碎平安”來消除對你不好的影響。

忌諱三:

除夕這一天忌諱過早睡覺。

因為除夕的意思就是“守歲”,意思就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後一天。

就是要晚睡,一定要等到過了12點再睡,要第一時刻見證新的一年的到來。

忌諱四:

除夕這天還忌諱晚上零點之前不回家。

也就是說在新的一年到來之前,你一定是在家裡與親人團圓,“守歲”。

然後過了12點,就可以一起出去放鞭炮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了。

忌諱五:

“福”字倒著貼。

這好像是我們許多人現在依舊在犯的錯誤,以為“福”字倒著貼就是“福到了”。

其實在傳統民俗中,在住人的屋子的門上貼“福”是正著的。

只有在家裡的牲口棚,如“豬圈”,“牛圈”,“馬圈”等等的“福”字才是倒著貼的。

當然中國民族傳統博大精深,每一個地方,對於除夕都有不同的民俗。

你的家鄉有哪些除夕必須做或者不能做的,可以在下方留言,與大家一起分享。

感謝你的耐心閱讀,如果喜歡我的解答,可以點擊關注,謝謝。


宇哥帶你讀原著


恰恰相反,我們這邊還就是除夕洗衣服!

別慌著問為啥?且聽我一一道來。

民間有老話:“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來辦”。吃過了臘八飯,離年也就還有二十多天的時間啦,一大家子累了一年啦,也該歇歇啦。沒事逢集的時候,帶集上置辦點年貨。所謂“閨女要花,小子要炮”,婦女們也都趕緊滴給一家大小買點布料,好給每人做上一套新衣服。

(上個世紀,農村春節前的集市)


這樣一晃,到了臘月二十幾了。一家大小又開始忙活起來,放了寒假的孩子雖然瘋是瘋,可也得幫家裡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像燒鍋蒸饅頭、炸饊子;打掃打掃家裡的衛生,叫“掃屋”。

“小孩子,你別饞,過了二十四就是年”。想想那時候過年能吃上大肥肉,眼睛就會放光。

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明天就過新年了。忙碌了多少天的婦女們滿心希望著能停下來喘口氣,可看看滿屋子扔的髒衣服,還得嘆口氣,接著幹。誰家還不想幹乾淨淨地過個年啊。無論天是怎樣的冷,也得把髒衣服洗出來,因為,大年初一婦女們是可以只管吃喝不要幹活的。

當然了,我所講的都是多年前的事情啦,現在家庭條件都好,換下的衣服隨時可以扔到洗衣機裡,轟轟隆隆一會就好了。還有,現在的男人們也都知道疼媳婦,變得不那麼封建了。家務活大家一起幹。

好了,說完了,請大家來點掌聲唄!


一株吊蘭


春節是一個喜慶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裡當然也有很多習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

比如除夕的時候,有些地方不可以洗衣服,確實有些地方是有這種習俗的,這些地方可能覺得在除夕的時候就不能像平時那樣隨便洗衣服,或者應該提前洗,或者應該過完年再洗。


但是在我們這個地方,卻沒有這種講究,因為我們這裡是覺得臘月二十九這天晚上全家人都要洗澡換衣服,我覺得是寓意把舊年所有不好的都洗去吧!換上新的衣服,意味著來年一切都是新的,而換下來的衣服呢?自然是第二天早上放到洗衣機裡清洗了,所以我們這裡過年沒有不可以洗衣服的說法。

當然了我們這裡也有不能做的,那就是大年初一早上不要掃地,儘管地上有很多垃圾也不要隨意去清掃,因為大家都在遵守。

還有就是年三十早上不能睡懶覺,因為大家覺得年三十這天就是過年了,要換上新衣服,還要起得早,以前我們這裡大部分都是年三十上午回老家祭祖,現在也沒那麼講究了,很多人都是提前去了。

還有一個就是,我們這裡除夕的晚上要等到十二點,也就是新年的鐘聲響起之後才能陸陸續續地去睡覺,這種做法是大家會聚在一起聊天,聊家常裡短,天南海北地聊。

我倒是覺得,除夕的意思就是除舊迎新,就是要把舊年不愉快的一切通通都忘掉,新的一年應該有新的氣象!


所以,我覺得一個地區有一個地區的習慣,我們這裡過年要注意的應該就是我上面所說的這些,而且並沒有除夕不能洗衣服的說法,你們那裡有嗎?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存希齋書法


過年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最大節慶,在這幾天裡,有很多習俗,當然也有很多禁忌。大年30的晚上為了守歲,人們基本上是一夜不睡覺的。我們老家這邊是凌晨12點的時候,開始放鞭炮。然後就要躺下休息了,然後到了早上開始包餃子,然後大家一起吃餃子。

關於除夕能不能洗衣服這件事情,其實並沒有很多的講究。除夕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即便很多人不過其他的節日,但是除夕卻是一定要過的,因為這一天是大家忙完一年,闔家歡聚的大好時光。不過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除夕其實就只是農曆年裡最後一天的晚上,而不是大年三十的一整天,除夕之前的時間,叫做“歲除”。

在除夕的這一天,確實有很多地區堅持不能洗衣服,這其實只是部分地區的習俗而已,或者是部分人心中的“迷信”而已,小時候筆者家裡人也是說大年三十的時候不可以洗衣服,至於具體的原因已經記不清了,大概就是會把好運什麼的都洗走?總之就是為了圖個吉利。

而有的地方是說洗衣服向外倒水,古人說水就是財,財當然不可以往外倒,只能從外面往家挑水,倒在水缸裡,也就是把財倒進了自己家裡。當然,過年也不能不洗臉,那麼洗臉的水怎麼辦呢?大家就只能找一個廢舊的水桶,把洗臉的水倒進水桶裡面,等到過了初一這一天,就可以往外倒了。其實這些都是老輩子人的舊習俗,到了現在,或許有的年齡大一點的人還會遵循這些傳統,年輕人就都不太在意這些習俗了。

除夕是可以洗衣的,因為除夕是除舊納新的時刻,脫下舊的,洗去髒的,穿上新的,寓意著新的一年的開始。不過現在大了好像也就不再說什麼除夕不洗衣服這樣的事情了,該怎麼來還是怎麼來,洗不洗其實都無所謂。不過在每年除夕的前幾天,倒是會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大掃除。而且在除夕晚上,部分地區的人即便不出門,也會洗個澡換上一身新衣服,意欲除舊納新,迎接新的一年。

其實不只是除夕,初一也有許多習俗,比如不能叫人起床,

不能掃地,不能把水往外倒等等。有人說是因為大年初一是新年開始的第一天,這一天最好什麼都不要做,就老老實實的休息睡覺。如果大年初一這一天就開始幹活,那就預示著你這一年會是忙忙碌碌,不得安閒。別說初一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就算有什麼要緊的事情,也要等到初二再開始做。不管什麼活,也不差這一天,留到第二天再做。這個意思是說這一天休息了,一年可以不那麼忙碌。

小編認為,除夕初一這些習俗我們還是要尊重的,但是不能一味的為了這些習俗而強迫自己去幹一些會影響自己的事情,畢竟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很多地方這些習俗也越來越少,我們還是應該尊重自己,好好的過好每一天。


董師爺說


我來回答下:

1、起源猜想:

洗衣服做飯都是古代家庭主婦的工作,忙忙碌碌一年了,總要休息一下,因此可能古代有聰明主婦想了一招:除夕洗衣服、動火、倒垃圾會有不好的後果,所以就產生了這個習俗。

2、習俗詳解:

在我們家一直有除夕的老傳統,我說一下:

第一個:換新衣後原來衣服不能洗,洗了會把自己的財運洗掉;

第二個:年夜飯不能吃光盤子,不能收拾桌子,不刷碗,這個是因為老傳統晚上是要擺祖宗牌位上供的,老祖宗尚未吃完,我們也留在那裡陪著吃,這樣會保佑我們來年有吃有喝。

第三個:過年的垃圾不能出去倒掉,必須等年過完(我們老家有初二送年的習慣,垃圾要留兩天),說法是如果倒掉了,會把財氣一塊丟掉。

這是我們老家的老傳統,現在過年我們家也一直在遵守,滿滿的都是規矩和儀式感,不知道你們那咋樣哈。

3、多說一句:老夫再寫兵工廠童年回憶錄和三線兵工廠的記憶,有時間多少關注哈。


三線備忘


關於除夕能不能洗衣服這件事情,其實並沒有很多的講究。除夕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即便很多人不過其他的節日,但是除夕卻是一定要過的,因為這一天是大家忙完一年,闔家歡聚的大好時光。不過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除夕其實就只是農曆年裡最後一天的晚上,而不是大年三十的一整天,除夕之前的時間,叫做“歲除”。

在除夕的這一天,確實有很多地區堅持不能洗衣服,這其實只是部分地區的習俗而已,或者是部分人心中的“迷信”而已,小時候筆者家裡人也是說大年三十的時候不可以洗衣服,至於具體的原因已經記不清了,大概就是會把好運什麼的都洗走?總之就是為了圖個吉利。

不過現在大了好像也就不再說什麼除夕不洗衣服這樣的事情了,該怎麼來還是怎麼來,洗不洗其實都無所謂。不過在每年除夕的前幾天,倒是會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大掃除。而且在除夕晚上,部分地區的人即便不出門,也會洗個澡換上一身新衣服,意欲除舊納新,迎接新的一年。

其實大年三十還有很多的傳統習俗,只是現在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很多的習俗都消磨殆盡了。大學之前一直住在農村的老家,房子是大晚上可以拿一把椅子坐在房頂看星星的那種,過年最喜歡的就是兜裡揣著爸爸媽媽給的壓歲錢,在除夕晚上等著12點一到,煙花就會一朵一朵在夜空中炸開,哪怕是隔著半個山頭,也能看到山那邊的人家放的煙花,真的很美。

(大概就是這樣 圖源網絡 侵刪)

雖然迪士尼樂園的煙花秀也很美,但是真的不如小時候除夕夜裡看到的煙花那般璀璨。

可是現在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由於各種規定的限制,小時候除夕夜裡的那種“鄉村煙花秀”就再也看不到了。

我的一位伯伯也是一位特別喜歡放鞭炮的人,無論是過年還是生日,又或者是其他吉慶的日子,煙花炮竹是必不可少的。前幾年伯伯搬到了城裡,卻總是愛往鄉下的老家跑,因為啊,城裡的房子雖然打開門對面就是鄰居,低頭不見抬頭見,可是卻很少聊過天,即便聊天也只是寥寥數語。而老家不一樣,老家就算是家隔了幾個山頭的人,見面了也能笑著說好半天。

去年去伯伯家拜年,到了晚上,我和伯伯家裡的小孩在一起玩那種煙花棒,伯伯在旁邊一直唸叨著,還是老家好,能放鞭炮。其實,我也是。


MD雜談


湖南人,家鄉也有這樣的習俗,大年三十大家都要洗澡,把衣服洗完,把地掃乾淨過年。到了正月初一基本上除了和吃飯喝茶有關的家務以外,其他的家務都不做。

小時候問父母,他們的解釋是“掃把過年”、“洗衣服的盆也要過年”等等。

但是我個人根據後來的幾件事情總結,覺得是這樣,古人是有慈悲之心的,家裡面的婦女天天在家做家務,一年360天天天不停,沒有一天能免。所以在大年初一大家都高興的時候,放全天下做家務的婦女一天假(雖然還得做飯)。

我聽說有些人去外面打工,一個地方的人掌握同一門手藝,在外地某個地方慢慢形成了固定的市場,收入比較穩定,就在每個月固定一天大家都不上班。也不存在惡性競爭。要不然農民工在外又辛苦,一個月的時間一天休息都沒有,實在是說不過去。

久而久之,打工所在地的人就認為這一天很特殊,不能幹活,是風俗。

現代企業也有這樣。比如說快遞行業,平時不管節假日,風裡雨裡,都在奔忙。到了過年那段時間,大家統一停下來,好好休息。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傳統。


偶得趣知錄


三十是三十,注重的是白天。

除夕是除夕,注重的是傍晚,傍晚稱夕。過了傍晚是入夜,而後初夜午夜深夜的記數,而用的最多的是“打更”的,一更天二更天等的幾更天記夜的。

過年是過年,年是三十的子夜到來的時刻,即亥時過渡到子時的那瞬間是過年。

而初一不以夜裡算,即子時至天亮不歸初一,而是不論天亮到啥時候,都以開院大門為準。以後也如此。

所以過初一是過初一,過初二等以下日子是過初二等以下日子,不可弄混了。

除夕不洗衣,更是啥都不做了,僅準備開三十晚上的團圓宴了。因為傍晚前一切都做好了,只等迎祖迎神就位後開宴了。

即三十白天洗與幹啥都可以,除夕時啥活都不可再下了,只等開宴了。

祝大家新年快樂。


味哎兒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統民俗也因地方不同各有所差異。在我們老家沒有除夕不能洗衣服的說法,反而是初一的規矩比較多。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有辭舊迎新的寓意。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在我們家,為迎接新的一年,在春節前都會把家和自己都收拾得乾乾淨淨,包括洗澡洗衣服。

反而是初一的規矩挺多的,在這新年的開始,只能說好話,不能有絲毫不吉利的言語出現否則是要被家裡的長輩呸呸呸的。再者就是不能去別人家討債,說是初一這天怎樣,接下去的一年都會怎樣。這天不洗衣服不掃地是怕把財氣掃出門。


歷史蘿


這是謬傳,與我們傳統的習俗正好相反。除夕,是過去一年的最後一天,中國人的傳統,所有屬於過去的疾病、困苦、不順利、不愉快、都要留在過去,只把好的東西帶進新年,來年才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樂樂、掙錢發財、考學升職。

因此,髒衣服,自然代表不好的東西,因此也要在舊年結束之前趕緊洗掉,才能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地迎接寄寓了無限多希望的新的一年的到來。這也是為什麼從前,父母總是在大年初一給孩子穿上新衣服的原因之一。

有些窮人家,置辦不起新衣服,但能幹的母親或奶奶,或給孩子織一個新圍脖新手套之類,以讓孩子有新氣象。即便沒有新衣穿,也織不起或沒時間織新圍脖新手套,父母也一定會給孩子、給家裡的老人,哪怕是長期臥床的病人,換上一身乾淨衣服,也是一個道理。

而傳統習俗中,初一才是不洗衣服的。一是初一大家忙著走親訪友、招待客人、參加或觀賞各種慶典活動,沒有時間洗衣服。另一個原因就是,新春第一天洗衣服,容易把家裡的好運洗掉。與此相關的另一習俗是,民間傳統中,初一初二不要倒垃圾,容易把財運倒掉。

記得小時候,長輩總是趕在除夕夜結束之前,讓我們把家裡的垃圾倒掉。初一初二的大菜反正都準備好了,產生的垃圾不多。家裡每一個角落都乾乾淨淨煥然一新,所以不用擔心垃圾問題。初一初二出門玩樂把衣服弄髒了,長輩也會將髒衣服留待初五初六以後再洗。

隨著時代的變化,許多老習俗在消失,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在改變著過年的習俗。但是我想,在許多地區和許多家庭,初一不洗衣服的習慣,還依然保留著。有時候,這說不上迷信,只是圖一個彩頭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