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明亮的燈

在語文課堂上摸索了五年之後,一個偶然的機緣,2013年我買了吳非的《不跪著教書》。直覺告訴我,這本書可以解決我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一週後,我通讀全書,我在書的扉頁上寫下了這麼一句話:中國的每一個教師都應該看看這本書。同時我也記住了他的本名:王棟生。

我承認,他的文字有一種潛在的力量吸引了我,這種力量是真誠、真實、真心。以後,陸續的讀完他的跟教育有關的《致青年教師》《前方是什麼》《一盞一盞的燈》《迷失的燈》《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麼》,更是覺得王老師是中國第一個站直了老師。王老師以他雜文家的敏銳的嗅覺思考著教育和語文教學的問題,為我們年輕的教師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我的很多的困惑都在他的文字中找到了答案。王老師似乎沒有語文教學的專著,如果說有那也只是一本《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記錄的是他有關作文教學的一些思考,並不是停留在技法層面的,他希望學生能夠自由的寫作,而不是寫作文。如果想從書中尋找一些作文技法,那一定會失望的。

我只覺得王老師的每一本書都體現了他自我獨立的思考,從來就不從眾,他的文字的風格是嚴峻的,引人深思的。他從來不像一些專家學者那樣閉門造車,想當然的隨意評點教育和課堂,製造文字垃圾。他以一個一線老師的身份去思考課堂,思考教育,思考人性。他對教育和學生真的是充滿了熱誠。他真的就像一個長者娓娓道來,讓你做個有胸襟的老師,讓你在教育的路上不要急,希望你心裡裝著學生的心,希望你尊重常識,希望你不要放棄理想,希望你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王老師的語言真的是平易而有感染力的,看看他寫的《像太陽一樣升起的白旗》,不得不被裡面寫到的同學間純潔的情感感動。王老師的語言是冷峻而嚴厲的,看看他寫的《遍地“教育家”》《聞學生向學校索要獎金》,不得不折服於他對浮躁社會教育亂想的批判。王老師的語言是理性而深沉的,看看他寫的《別再稱我們是春蠶,好嗎?》,不得不佩服他對老師這個職業清晰的認識。

王老師現在已經退休了,但他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課堂的思考和對教育的思考(博客時常更新)。文革對他的影響太大了,在他的文章中時有體現,他更多的擔心是文革對中國未來的影響,而且他的擔心正在變成現實。

有時候,想想我們作為一線老師也是需要表達的,向外界表達其實也是一種擔當,對自己所從事的這份職業的擔當。如果教育界的老師都能夠像王老師一樣有自己的思想,能夠獨立的思考,把一些常識告訴學生,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影響學生,中國的教育一定會大有改觀。其實,中國的教育應該是很有希望的,因為我看到了《不跪著教書》第一版是2004年10月,到2012年4月已經是第22次印刷了。我從來沒有見過哪一本教育類的書籍印刷次數這麼多。有良知的文字,貼近教育現實的文字肯定是會受到一線老師的歡迎的。

《世說新語》中周子居常雲:“吾時月不見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我想說,我一月不讀王老師的文字,則懈怠之心已復生矣。王老師的文字可以時刻的提醒我們為師的責任,恐怕不僅僅是一份職業,還應該多一份堅持和擔當。

一盞明亮的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