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明亮的灯

在语文课堂上摸索了五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缘,2013年我买了吴非的《不跪着教书》。直觉告诉我,这本书可以解决我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周后,我通读全书,我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中国的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同时我也记住了他的本名:王栋生。

我承认,他的文字有一种潜在的力量吸引了我,这种力量是真诚、真实、真心。以后,陆续的读完他的跟教育有关的《致青年教师》《前方是什么》《一盏一盏的灯》《迷失的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更是觉得王老师是中国第一个站直了老师。王老师以他杂文家的敏锐的嗅觉思考着教育和语文教学的问题,为我们年轻的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的很多的困惑都在他的文字中找到了答案。王老师似乎没有语文教学的专著,如果说有那也只是一本《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记录的是他有关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并不是停留在技法层面的,他希望学生能够自由的写作,而不是写作文。如果想从书中寻找一些作文技法,那一定会失望的。

我只觉得王老师的每一本书都体现了他自我独立的思考,从来就不从众,他的文字的风格是严峻的,引人深思的。他从来不像一些专家学者那样闭门造车,想当然的随意评点教育和课堂,制造文字垃圾。他以一个一线老师的身份去思考课堂,思考教育,思考人性。他对教育和学生真的是充满了热诚。他真的就像一个长者娓娓道来,让你做个有胸襟的老师,让你在教育的路上不要急,希望你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希望你尊重常识,希望你不要放弃理想,希望你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王老师的语言真的是平易而有感染力的,看看他写的《像太阳一样升起的白旗》,不得不被里面写到的同学间纯洁的情感感动。王老师的语言是冷峻而严厉的,看看他写的《遍地“教育家”》《闻学生向学校索要奖金》,不得不折服于他对浮躁社会教育乱想的批判。王老师的语言是理性而深沉的,看看他写的《别再称我们是春蚕,好吗?》,不得不佩服他对老师这个职业清晰的认识。

王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课堂的思考和对教育的思考(博客时常更新)。文革对他的影响太大了,在他的文章中时有体现,他更多的担心是文革对中国未来的影响,而且他的担心正在变成现实。

有时候,想想我们作为一线老师也是需要表达的,向外界表达其实也是一种担当,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的担当。如果教育界的老师都能够像王老师一样有自己的思想,能够独立的思考,把一些常识告诉学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影响学生,中国的教育一定会大有改观。其实,中国的教育应该是很有希望的,因为我看到了《不跪着教书》第一版是2004年10月,到2012年4月已经是第22次印刷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一本教育类的书籍印刷次数这么多。有良知的文字,贴近教育现实的文字肯定是会受到一线老师的欢迎的。

《世说新语》中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我想说,我一月不读王老师的文字,则懈怠之心已复生矣。王老师的文字可以时刻的提醒我们为师的责任,恐怕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还应该多一份坚持和担当。

一盏明亮的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