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潘石屹


大空头潘石屹

彻底退出



在黑天鹅满天飞的时刻,房地产行业的大空头潘石屹,正在撤离中国市场。


昨天上午,SOHO中国开盘直线拉升,暴涨37.58%后紧急停牌。此后传出消息,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后者私有化进行谈判,股权交易价值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8亿元),并承担SOHO中国所有的债务。


潘石屹要清空SOHO中国了?从2015年以来,这家公司已经数次传出私有化的传闻,但是这一次似乎靴子要落地了。


知情人士透露,交易细节将在未来几周敲定,潘石屹夫妇计划在与黑石达成交易后仍保留少量股份。也就是说,这位成名已久的地产大佬,将退出他一手创办的公司。


把这个退出事件放在当下环境中——欧美股市全线暴跌,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国内14亿人依然在对疫情严防死守——似乎是在危情时刻,潘石屹成了那个跑得最快的人。


但事实上,这个并不是一个临时起意的交易,而是一次蓄谋已久的撤离。2019年10月底,SOHO中国也传出私有化的消息,绯闻对象正是这一次的买家黑市集团。当时SOHO中国发公告澄清传闻,但表示会不时探讨“潜在交易机会”,而这一次SOHO中国没有再发公告澄清。


大空头潘石屹


可以预测,这个交易对房地产行业格局影响有限——SOHO中国最近3年的营业额都没有超过25亿,在动辄千亿的地产行业里已经微不足道。


但是作为空头的潘石屹离场,依然是行业标志性事件。房地产多头和空头的区分很简单,这些年在土地市场上激进举牌、敢赌国运的,都是多头;而犹豫不前、不敢举牌的,都是空头。这些年,多头们风头出尽,2019年规模上千亿的公司已经有30家,空头们却越做越小。


2020年,空头们在离场,那么多头呢?多年高负债、高杠杆驱动下的蒙眼狂奔,冷不防撞上2020年的黑天鹅,14亿人的禁足会考验很多公司的现金流。


历史的大幕正在拉开,谢幕表演正式开始。


1

卖!卖!卖!


2008年3月,恒大第一次在香港上市失败,身兼明星老板、微博大V的潘石屹,在微博上引爆了房地产“百日巨变论”,他说百日之内、房地产将血流不止。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发生,而潘石屹作为大空头的形象由此建立。2008年下半年的4万亿,让很多垂死的地产商咸鱼翻身,2009年市场起了戏剧性的变化,土地市场一片火热,前不久还在惊魂未定,此刻敢不敢重仓土地,成了很多地产公司发展的分界线。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SOHO中国的影响甚少,甚至对它很有利。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融资19亿美元,创造了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IPO。手握重金的潘石屹,大概是2008年最轻松的老板。但他在土地市场上的表现,可以用谨小慎微来形容了。


2009年,SOHO中国拿下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商业金融项目用地。这一年北京土地市场风起云涌,潘石屹高调参与了一些土地竞拍,但颗粒无收。而直到4年之后,他才在北京第二次拿地,2013年SOHO中国拍下了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E-04地块。


2009年8月,SOHO中国进入了另一个重点布局的城市上海,迅速完成了在南京西路、外滩、虹桥交通枢纽、淮海中路、长寿路、四川北路以及徐家汇等七个黄金商业区的布局。但这些项目,大多是通过收购而来,上海土地拍卖市场依然鲜见潘石屹。


其实,那时的SOHO中国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公司。2009年,SOHO中国第4次入选《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出的“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当年入选这一榜单的内地房企只有两家,另一家就是万科。


但是在土地市场上,它的表现与实力并不匹配。


“这与老板对大势的判断有关,对大势不看好,肯定就不会主动举牌。”一位资深业界人士说,这些年来所有掉队的,都是彻底不相信的,“不拿地你怎么融资,不融资你就只能越做越小,所以2009年以后这波没有拿地,公司的分水岭就出来了。”


地产行业就是这样一个靠融资杠杆撬动的行业,而土地是这个杠杆上最重要的支点。2009年以来,“面粉比面包贵”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飙涨的地价吓退了很多开发商,但是也有坚决跟进的。


“当时有多少老板拿了地晚上睡不着,谁的头不是别在裤腰带上。但是在这些大的政策节点上,你踩上了就不掉队,不掉队就有心气,有心气就有机会。”


很少出现在土地拍卖市场的潘石屹,虽然不必承受“地王”的压力,却承受着另一种压力。2010年SOHO中国迎来高峰时刻,这年它的营收为184亿元,此后一路下滑,最近3年它的营收在20亿左右徘徊,在地产行业已经逐渐边缘化。


大空头潘石屹


不仅在土地市场越来越失去心气,从2014年开始,SOHO中国就开始卖资产。据不完全统计,在本次交易之前,SOHO中国已经卖掉了300亿的资产:

2014年,SOHO以82.8亿元的价格出售了上海的SOHO海伦广场、SOHO静安广场以及凌空SOHO近一半的物业;


2015年,SOHO中国以84.93亿元的价格出售所持上海外滩国际金融中心8-1地块50%的股权;


2016年,SOHO中国以32.2亿元的价格出售了上海的SOHO世纪广场;


2017年,SOHO中国以85.8亿元的价格出售了上海虹口SOHO以及凌空SOHO剩余的物业面积;


直到2018年3月举行的公司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潘石屹才明确表示未来不再出售资产。卖完这一波之后,SOHO只剩下最核心资产“八大金刚”——北京的望京SOHO、光华路SOHO2期、前门大街、丽泽SOHO,以及上海的外滩SOHO、SOHO复兴广场、古北SOHO和SOHO天山广场。


但才过了两年,而这一次潘石屹是要把这些项目、连同公司彻底卖掉。据悉,套现的这些钱中一部分用来配置欧美地区资产,且没有再度购入内地项目。


2

错过的10年


潘石屹出生在甘肃天水的普通家庭,幼时贫困,后来白手起家,1990年代在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前全身而退,积累了第一桶金。


潘石屹是“万通六君子”之一,有意思的是,万通系的公司都和SOHO中国一样,这些年都是谨小慎微、越做越小。冯仑已经离开万通,基本退出房地产行业;易小迪的阳光100在2019年1月17日股价暴跌67%,背后则是严重的财务危机。


在赌国运上,万通系的这些公司都不够自信。也许,是因为他们都见识过19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惨象,因而格外谨慎。


潘石屹多次公开表达过,中国楼市空置率的问题,这是个信号;另外,潘石屹曾说过一个数字,那就是当下中国的房子总市值65万亿美元,相当于450多万亿人民币,住户部门的净存款占房产总值的5.46%。也就是说,老百姓的资产大多数都变成了房子,这也是一个信号。


但是,中国楼市的逻辑,远非这些数字能够解释。


潘石屹也许看到了一些本质问题,但是,他也完美错过了从2009年到2019年的10年。


SOHO中国发展的转折点在2011年,这年北京禁止物业散售的政策给了SOHO中国一记重击。2011年SOHO中国营业额同比大跌68%,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2%。随后,潘石屹进行两次转型:


第一次,从“开发销售”转为“自持租赁”。2012年SOHO中国的中期业绩会上,潘石屹正式做了一个决定:告别散售,持有北京、上海有价值的物业。试图转型为包租公的潘石屹大胆预测,随着租金升高,“五年后,SOHO租金年收入将超过40亿元”。


但是这个愿景并没有实现,而自持物业的盈利也存在问题。2019年上半年,SOHO中国平均借贷成本约4.8%,而据潘石屹此前透露,总价约78亿的自持物业回报率是3%,这也就意味着租金回报率还赶不上银行贷款利息。


大空头潘石屹


第二次,潘石屹把目光投向了新的共享办公。2014年,潘石屹推出了SOHO3Q。不过,2019年连共享办公鼻祖wework都出现了严重问题,暴露了这个行业的普遍困境。在SOHO中国的财报中,3Q业务具体收益率有多少,一直没有披露过。


两次转型之后,SOHO中国越来越小。不仅再也无法回到2010年营收巅峰,现金流情况也越来越糟糕。在2015年之前,SOHO中国的账上现金基本保持在100亿元以上,而经过四年的大幅减少,截至2018年,账上现金骤降至7.22亿元。


大空头潘石屹


和很多高负债、资金链紧张的地产公司相比,SOHO中国可以用岁月静好来形容——2019年中报显示净负债率只有44%,完全没有生死之虞。但是,它在发展上已经完全陷入了停滞,因此潘石屹的退出不失为明智之举。


3

谢幕时刻


虽然退出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失败,但是这个交易本身却依然很精明。在地产行业,比潘石屹更精明的人并不多。


2020年是商业地产最难的一年,14亿人禁足在家,对消费、就业将会造成巨大的冲击。而持有写字楼、商场的开发商,也许又要度过一段无法入眠的日子。


在这个黑天鹅满天飞的时刻,黑石如果能够顺利接手,那么潘石屹继海南之后又一次全身而退。


在这之前,他其实已经进入半退休状态,玩摄影、做木工才是他的兴趣所在。


大空头潘石屹在黑天鹅时刻谢幕,是偶然更是顺其自然。但是,这些年高歌猛进、高负债的多头们,能否在黑天鹅时刻体面谢幕,还是一个未知数。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