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宋朝政权建立初期,由于西北边疆地区经常受到其他地区军队的影响,为了抵御这些军队入侵,巩固刚刚建立的宋朝政权,宋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在西北地区建立了许多堡寨来抵御外族入侵。在众多堡寨中,青涧城的堡寨最为著名,这些堡寨的修建,在宋政权和其他政权的斗争中,尤其是宋夏之间的战争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西夏军队越过长城,直逼关中之地,修筑堡寨成为北宋当务之急的主要防御方式

先秦时期,全国各地都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自秦始皇统一全国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抵御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入侵这件事上都花费了很多心思。在军队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不够先进的情况下,帝王们一般都会采取两种措施来抵御入侵,一种是修筑长城,一种是设置关卡。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到宋朝政权建立之时,西北地区那些少数民族的势力发展的已经比较壮大,以夏为例,当时西夏的军队已经越过了长城,直逼关中之地,此时修筑堡寨就顺势成为北宋抵御西夏的主要防御形式。根据很多史料记载,北宋时期,统治者河北,西北,广西等地区,修筑了很多的堡寨,在抵御西夏的入侵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宋朝和西夏政权议和之前,这些城寨的主要功能就是承担战争时的后勤补给。公元1040年到1045年,这五年期间,宋朝政权利用修建的堡寨,在宋夏的战争,屡次获胜,迫使西夏不得不选择议和。

宋太宗执掌政权以来,鄜延剧成为主要的战场。宋真宗在位期间,与德明势力签订了和平条约,因为鄜延路比较接近李氏家族的势力范围,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所以这个时候修建的堡寨比较少。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

"范雍闻之,惧甚,即奏疏言延州最当贼冲, 地阔而寨栅疏远,近者百里,远者二百里, 士兵寡若,又无宿将可用。"

公元1040年,统治者正式确定了在青城涧修建堡寨的方案,青城涧地区堡寨的修建,对于后来北宋王朝占领其他地区,巩固政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青涧城修筑堡寨主要依托四个方向:兴营田、募商贾、募兵训练、团结羌人

在青涧城这个地方修筑堡寨,是统治者经过多方面考虑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青涧城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在《宋史》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右可固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北可图银、夏之旧。"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青涧城成为修建堡寨的最佳选址。当时主持青城涧修筑工作的种世衡在青涧城内采取了许多措施,使青涧城内的堡寨成为抵抗西夏入侵的一道独特的防线。

在宋夏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按理来说,北宋王朝在当时不管是军事,人口,耕地等,其实力都远远超过西夏,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北宋王朝却屡战屡败。面对这样子的战争局面,不少朝中大臣都要求万不可鲁莽行事,要三思而后行。

以范仲淹为代表的许多大臣提议,首先应该先巩固边防,才能更好的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为边防战争提供有力的物资支持。其次为了解决巨大的军需供应的难题,大兴营田可以减少国家的损耗。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一段文字详细记载了这群大臣对大兴营田的看法:

"观今之边寨, 皆可使弓手、土兵以守之, 因置营田, 据亩定课, 兵获羡余。"

范仲淹一行人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种世衡的响应,并且立即在青涧城营田多公顷,获得了极大的收益。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种世衡在青涧城内大力鼓励商业的发展,还特地招募各地的商人来青涧城进行贸易活动。商业的快速发展,为北宋时期宋夏之间的战争,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宋朝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西夏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有时对西夏的经济进行了封锁活动。

众所周知,北宋和西夏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持久战,要想在战争获得胜利,不管是在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还是在军事策略的运用上,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为了保证战争的胜利,种世衡采取了招募士兵的方法。

对于招募士兵的重要性,种世衡有着清醒的认识。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种世衡不仅加强了正规军队的军事训练,同时还要求普通老百姓也必须精通射箭的武艺,在《宋史》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说明种世衡对军队的重视:

"昔种世衡守青涧城,每于平居暇日,教民习射,羌人畏之,不敢近塞, 其法具在, 可以推行。"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种世衡对于募兵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种世衡也知道训练的艰苦,为了安抚士兵,种世衡采取了人性化的军队管理政策,给予士兵足够的关怀。

公元1042年,当范仲淹巡环州之时,看到羌人多数愿意为西夏政权效力,这样很容易导致两股势力联合起来对付北宋政权,为了以防后患,范仲淹提议应该主动加强与羌人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并将此提议告诉了种世衡,同样作为贤臣的种世衡,非常同意范仲淹的意见。

于是为了取得羌人的信任,范仲淹曾经多次亲自前往羌人聚集地,希望能够建立友好的关系。不仅如此,在待在羌人部落的那段时间内,种世衡还主动帮助羌人解决内部问题,一来二去,种世衡就在羌人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羌人的信任,成功使北宋政权和羌人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后来,每当有西夏人准备入侵之时,在他们还没有正式发起进攻的时候,羌人就会利用烽火台为宋方通风报信,并集中战马随时准备支援宋方军队。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就这样,种世衡成功收服了羌人,使羌人为宋朝所用,不少羌人还自觉学习宋朝的文化,在《续资治通鉴》中有一段文字记载:

"教土人习弧矢以佐官军。吏民有请某事辞某事者, 君咸使之射,从其中否而与夺之。坐过失者,亦用此得赎。吏农工商,无不乐射焉。"

种世衡所领导的军队,与羌人同心协力,一起对抗入侵,两方军队的战斗力都大大提高,军心大振。种世衡在青涧城内所做的这些措施,极大的促进了北宋边防的稳定,对于宋朝的稳定的政权来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范仲淹对于种世衡修筑青涧城的这种行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将所取得的成就及时上报朝廷,使统治者极为开心。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使宋朝在宋夏战争中取得胜利,稳定了宋朝政权,青涧城成为防守西夏入侵的要塞之地

青涧城的修建,在宋夏战争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和其他的堡寨相比,青涧城无疑是最重要的防守西夏入侵的一个要塞之地。

西夏首次进攻进攻宋朝,西夏部队兵分三路,直击延州,形势十分危急。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种世衡带兵驻扎在青涧城内,形成了抵御西夏入侵的新屏障。为了彻底击退西夏入侵,种世衡还成功采取了反间计。使诈成功让浪埋,赏乞,媚娘等三人诣青涧城请降。

种世衡成功利用反间计,使得三人反目成仇,最终在宋夏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不仅如此,在随后的战争中,种世衡还利用青涧城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战争采取合理的战术,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抵御西夏入侵,稳定宋政权的重要基石

一个王朝想要发展,稳定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只要环境稳定了,社会生产力才会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才会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大量兴修堡寨,必不可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了修筑堡寨,很多年轻的男壮丁都被抓去修筑堡寨,不少家庭也因此家破人亡。

一些官吏为了尽快完成修筑任务,在修筑堡寨的过程中,不断的用鞭子编打那些劳动力,那些年轻的壮力常常会由于经受不住拷打而逃跑,但是一旦被抓住,将会遭受更残酷的待遇,导致不少年轻劳动力的丧失,给许多家庭带去了痛苦。

在宋王朝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一个稳定的边塞环境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以青涧城为代表的西北堡寨的建立,在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稳定边防的稳定上,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宋史》

《宋会要》

《东京梦华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