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為何從一介書生變成驅魔大神的

我國曆史上多彩多姿的皇帝要算是唐明皇了,他的一生之中有許多傳奇性故事,關於他的開元之治以及他和楊貴妃的風流韻事,大家早已熟知,不必多講,這裡提出一個他生病的故事。

鍾馗為何從一介書生變成驅魔大神的

傳說明皇某年害瘧疾,在驪山宮養病,他纏綿病榻已經很久,雖經御醫細心診治,仍然是時好時犯並未痊癒,有一天一陣寒熱發過之後,他疲憊已極,昏昏沉沉地睡去,睡夢之中看到一個小鬼赤裸著上身,下面只穿著一條紅色犢鼻褲,那小鬼一手拿著楊貴妃身上佩戴的紫羅香囊,一手拿著唐明皇自己心愛的玉笛舞弄著,忽然出來一個身穿藍袍,頭戴模頭,足登破靴的大鬼,要捉那小鬼,兩個鬼在殿上追逐了好久,最後小鬼被大鬼捉住,大鬼先挖出它的眼珠來,放進嘴裡吃掉,然後抓住小鬼的腿,把小鬼生生劈開,抓住小鬼的腿放在嘴裡大嚼,狼吞虎嚥的一會兒就把這個小鬼吃到肚子裡去了,唐明皇在夢中也大吃一驚,就問他說:“你叫什麼名字”?那大鬼向皇帝下拜,說:“臣乃當年武舉落第的鐘馗,立暫為陛下除盡天下妖孽。“明皇夢醒之後,覺得神清氣爽,再經過飲食調養,不久不但病完全好了而且身體也比以得更強壯了。明皇大為高興,就宜召畫師吳道子入宮,對他講述自己夢中所見的大鬼吞吃小鬼的情形,命他畫成圖像。

鍾馗為何從一介書生變成驅魔大神的

吳道子奉詔之後,拂箋執筆,剛一運思該如何落筆,就覺得眼前彷彿看到那兩個鬼正在追逐,於是提起筆來,在素絹上一揮而就,然後捧了那幅畫像到皇帝駕前覆命。明皇注視了這幅畫好久,說:“這簡直是君臣同夢,不然怎會跟我夢中看到的一模一樣呢。”吳道子說:“陛下憂勞國事,忽略健康,以致邪瘧為災,幸而聖天子百靈扶助,才得災去身安,真是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於是下拜向皇帝祝賀,明皇大喜,厚加賞賜,又親自執筆在那幅圖像上題了下列一段詞句:“靈紙應夢,厥疾全廖,烈士除妖,實須稱獎,因圖異狀,頒顯有司,歲暮驅除,可宜遍識,以祛邪魅,兼靜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悉。”從此鍾道憑藉畫聖吳道子的妙筆丹青來到人間,接替了自古相傳神茶鬱壘的工作,為天下人剪除邪魅,人們也把神茶鬱壘看作門神,忘了他們的職務原本是在“度朔山上立桃樹下簡閱百鬼,執葦索以縛鬼”(見應劭《風俗通》)。

鍾馗為何從一介書生變成驅魔大神的

千百年來鍾道真是出盡了風頭,畫家都替他描繪肖像,文人雅士用他作題材,寫成小說戲劇,舞臺上扮演著鍾尷嫁妹,民間也深信他的威力,認為用鍾道畫像焚化成灰,服下可以醫治瘧疾和難產。唐明皇夢中見到鍾道噴鬼本是個傳說而已,誰想到這個傳說竟自向多方面擴張,成了今天的情況。

唐以前許多小說裡都記過瘧鬼故事,最有名的當推《世說新語》那段“中朝有小兒父病行乞藥,主人問病曰患瘧,主人曰尊侯明德君子,何以病瘧?答日來病君子所以為瘧耳。”

鍾馗為何從一介書生變成驅魔大神的

劉孝標註:“俗傳行瘧鬼小,多不病巨人!”自古人們就相信有瘧鬼,而且還流傳下來許多瘧鬼故事和禁瘧鬼捉瘧鬼的法術。等到鍾道捉鬼噴鬼故事傳開之後,民間竟有焚化鍾道畫像成灰,服食治病的偏方出現。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十八鍾道條,前面有時珍曰一段談鍾道的由來:

“逸史雲唐高祖時鐘道應舉不第,觸階而死,後明皇夢有小鬼盜玉笛,一大鬼破帽藍袍,捉鬼吱之。上問之,曰臣終南山進士鍾道也,蒙賜袍帶之葬,誓除天下虛耗之鬼,乃命吳道子圖像傳之天下……”

李氏這段說明正好告訴我們,明代人已然公認鍾道是唐高祖時終南山進士,因落第觸階而死,到此時鐘道故事已然完成,流傳天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