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漢高祖學創業之劉邦的奠基期


劉邦的一生就是一部傳奇創業史,從一個無所事事的混混到漢帝國的開創者,我們從他身上能學到很多的創業知識。

公元前202年,劉邦正式稱帝,建立了漢朝。關於定都在哪裡這個問題上,滿朝大臣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劉邦有意定都洛陽,但是暫時拿不定主意,這時一個叫婁敬的小兵求見讓他改變了主意。婁敬見到劉邦之後直接問道,聽說陛下想要定都洛陽,劉邦回答道,是有這個想法,婁敬對劉邦說:臣覺得定都洛陽並不妥,陛下想定都洛陽一定是想效仿周王朝吧,但是陛下取得天下的方式和周王朝取得天下的方式是有本質的不同,周王朝建立時領袖后稷積累力量已經數十年了,到周武王時力量已經是非常的雄厚了,所以才能在之後的殷商大亂時取得天下,而陛下是一步一步打下的江山,根基並不牢固,而且把洛陽作為都城,本身就是極度危險的,洛陽四面無險可守,盛則八方朝拜,衰則四面受敵。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四方諸侯步步蠶食最終走向覆滅,如今天下初定根基未牢,還請陛下三思定都之事。

向漢高祖學創業之劉邦的奠基期

劉邦聽後覺得十分有道理,就問他那麼定都哪裡合適呢?婁敬說關中之地最合適,那裡不但四方關塞堅若磐石,關內還有沃野千里,有危難時可速結百萬雄師,而且秦國就是因為遷都咸陽才走向強盛。婁敬說完,滿朝譁然,劉邦覺得很有道理,就問張良怎麼看,張良說婁敬說的對,於是劉邦決定定都咸陽,不過為了避咸陽秦二世滅亡的晦氣,於是在咸陽附近一個小城建立了都城,取名“長安”,意為長治久安。因為定都有功,婁敬被封“奉春君”,還賜他“劉”姓。


定都長安之後,為了穩定大漢初創局面,劉邦用高超的手段使得天下迅速歸心。這些手段概括起來就是封一人殺一人赦一人


封雍齒。豐沛功臣集團中除了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等大名鼎鼎的人物外,還有個不大起眼的角色叫雍齒,也是劉邦的老鄉。雍齒這個人和劉邦的一撥死黨不一樣,他家裡有錢有勢,一直瞧不起浪蕩江湖的劉邦。起義初期迫於無奈跟著劉邦,劉邦剛開始識人手段並不高明,覺得雍齒是老鄉特別信任他,打下豐縣後還讓他留守。沒多久另一支起義軍魏國周市殺來,雍齒本心是非常不願意跟著劉邦創業,馬上反水替魏國守豐縣!把劉邦後路斷了,讓劉邦狼狽之極。


後來劉邦團隊越來越大,魏軍也被兼併了,雍齒跟著又回來了,出力打江山,也立了不小功勞。大家都知道劉邦討厭雍齒,還好劉邦肚量大,賞罰分明,沒難為雍齒。


向漢高祖學創業之劉邦的奠基期


公元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稱帝。先封了韓信、張良、蕭何等大功臣二十來人這個侯那個王的。其他人開始聚堆嘀咕,什麼時候輪到我們啊?


劉邦看到後很著急,想有個穩定人心的辦法,問張良:“子房啊,怎麼辦?”張良問:“陛下平生最討厭誰?”。地球人都知道的!劉邦脫口道:“雍齒啊!這人老是拆我的臺,我早就想砍了他,只是功勞不小,下不了手!”,張良說:“馬上封賞雍齒”。


劉邦立馬辦了個宴會,請大家喝酒,當場封雍齒什方侯,又大力催促有關部門加快封賞的工作進度。喝完酒,大小功臣全哈哈笑,“雍齒這傢伙都封侯了,咱們還擔心什麼?”所有人情緒穩定,安定團結。


殺丁公。楚漢相爭時期,劉邦多次被項羽打得找不到北。劉邦好幾次命懸一線,靠著部下的賣命和劉邦出色的應變能力才死裡逃生。劉邦多年闖江湖擁有的控制場面,能屈能伸的本事,體現的淋漓盡致。


公元前205年4月,楚漢彭城大戰。兇猛無比的項羽以三萬精兵大破五十萬諸侯聯軍。打的劉邦丟妻棄子,父母老婆都成為項羽的俘虜。劉邦自己一路狂奔,被楚軍追得窮途末路。卻碰上大風大雨,飛沙走石,一片混亂中劉邦才逃脫了。


向漢高祖學創業之劉邦的奠基期


當時項羽手下大將丁公率一小分隊,緊緊追著劉邦,直逼到劉邦後面了,劉邦回頭一看,大聲叫道:“這不是丁公嘛?你幹嗎追的這麼緊啊?咱們倆個聰明人,不要太過相逼嘛!”這番言語起了作用,丁公居然放緩了馬,回軍了。劉邦趁機拼了老命地飛馳而去,逃得性命。


劉邦稱帝之後,丁公來見劉邦,想要個大官噹噹。可惜他是假聰明,比不了劉邦的真聰明。劉邦當即把他抓起來,到軍中示眾後斬首!告示全軍:丁公作為項羽的臣子不忠,讓項羽丟掉天下的人,就是丁公。後世的臣子們啊,你們可不要再做第二個丁公!


赦季布。項羽的楚軍中有一名勇冠三軍的大將,叫季布,衝鋒陷陣,斬將奪旗。季布又是個重然諾,講信用的俠客。楚人流傳一句話:得黃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


楚漢交戰,季布好幾次打得劉邦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所以劉邦牢牢地記住了季布這個人。漢軍取得全面勝利,季布躲藏起來。劉邦下令:挖地三尺,也要找到季布!誰敢窩藏季布,滅三族!


向漢高祖學創業之劉邦的奠基期


大俠朱家找到劉邦很信任的部將夏侯嬰,說:當年各為其主嘛!季布是個人才,如果往北跑到匈奴人,或往南跑到南越人那邊,對國家都不利。季布是項家的臣子,完全在做他本分內的事,是忠於職守的好戰士。如果項氏的臣子都要殺,會殺的完嗎?


夏侯嬰猜測就是朱家把季布藏起來,但又覺得朱家所言在理。所以,夏侯嬰找了個合適的機會,趁劉邦心情大好時,夏侯嬰得體地把朱家的意思講給劉邦聽。也虧劉邦是一個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的人,一想很對季布這種忠於職守的人,沒有做錯事啊,而且還是個天下聞名的賢才嘛!好,赦免他。於是召見了季布,季布也道了個歉,劉邦封他為郎中。後來季布就為漢朝效力,作過河東郡守,隨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成為漢家名將。


向漢高祖學創業之劉邦的奠基期


後世多視劉邦為一流的君主,知人善任,寬厚有度。在建國初期這幾個人的處理上,不計個人恩怨,公私分明即使雍齒這樣的討厭鬼,可按功勞該賞還是要賞;丁公這樣不忠於職守的人,即使有恩於劉邦,但在大節上是賣主求榮,要嚴厲處置;季布工作能力強,忠義誠信的好同學,雖然以前是為對手服務的,大漢一樣完全信任,可以放開手腳為國家出力。


劉邦處理事情的手法,海納百川的氣度令人折服,四百年大漢基業就此奠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