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杀宋朝数万皇室,只为叛投蒙古,朱元璋大怒:这个姓,世代必惩

中华文明发展历经上下五千年,战争一直如影随形。在一次次的战争过程中,往往都会涌现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卫国英雄,而与之相对的

也会出现一些,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背主卖国的汉奸佞臣。而这些汉奸中则有一人在南宋灭亡的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不仅占据泉州投靠蒙古,还将有恩于他的南宋福建皇室数万人屠杀殆尽,这人就是担任南宋泉州市舶司三十年,并以此发家的蒲寿庚。鉴于蒲寿庚的恶行,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便下令将“蒲氏”一族指为“余孽”,全部充军禁锢,并被要求不得读书,“世世无得登仕籍”。

屠杀宋朝数万皇室,只为叛投蒙古,朱元璋大怒:这个姓,世代必惩

外来番民,靠南宋海上丝绸之路发家

话说蒲氏不是汉人,他们的祖籍也并不在泉州,但他们的家族却真的是靠着南宋的支持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原来随着宋朝经济的极度繁荣,大量阿拉伯商人随着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来到中国寻求商机及发展机会。蒲氏的先祖先是到了东南亚的占城发展,后来又来到南宋的广州经营海贸,进而成为一方富贾,但是到了南宋中后期,蒲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广州的发展每况愈下,逐渐难以支撑,蒲寿庚的父亲蒲开宗便由广州举家迁徙到了当时南宋最为重要的海港泉州,凭借着泉州地处东南沿海中心节点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背靠香料、丝绸、茶叶等资源产地的得天独厚优势,将蒲氏海贸生意逐渐做大。

期间蒲开宗更是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成为泉州安溪主簿,绍定六年(1233年)南宋朝廷为鼓励蒲氏一族继续发展海外贸易,赐予蒲开宗“承节郎”官衔。其后其子蒲寿庚更是于南宋淳祐十年被南宋朝廷提任泉州市舶司,并开启了三十年之久的泉州市舶司掌控历史,期间官商身份结合的蒲寿庚,凭借着掌控泉州市舶司的权力,开始更大规模地开展香料贸易,并通过各种合法与非法手段攫取利益,不断增加泉州蒲氏的财富。

屠杀宋朝数万皇室,只为叛投蒙古,朱元璋大怒:这个姓,世代必惩

在蒲寿庚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的近30年时间里,他“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成为泉州巨富,其用于海贸的商船就多达400余艘在1973年,在后渚港发掘出的一艘与蒲家香业有密切联系的南宋远洋货船就发现,船上所运载香料十分丰富,有沉香、乳香、龙涎香、降真香、檀香、胡椒等。单从这些运载的香料价值就可推算出泉州蒲氏一族的海贸及经济实力极强。

实力膨胀,掌控泉州

蒲氏一族得到南宋的政策扶持之后,实力逐渐壮大,但仅仅获得经济实力,根本无法满足他们贪婪的胃口。于是他们逐渐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整个泉州港甚至于整个福建及东南沿海地区。

期间蒲氏凭借自身强大的贸易网络,更是从阿拉伯地区引入大量装备阿拉伯马的阿拉伯武士及非洲黑奴组建完全忠于自己的雇佣军——“亦思巴奚军”。如果可以蒲氏希望这种状态能够持续下去,而泉州则必然成为他们心中的自治领地。

屠杀宋朝数万皇室,只为叛投蒙古,朱元璋大怒:这个姓,世代必惩

但这一情况随着南宋与蒙古的战争局势急转直下开始出现转变。

南宋皇室南逃,蒲氏紧闭泉州大门叛投蒙古,背主卖国屠皇室

当南宋皇室在太后谢道清投降蒙古之后,张世杰奉益王、卫王南逃组织小朝廷抵抗元军南下。当他们抵达泉州时,原本满心期许能够在泉州凭借泉州的军事及经济实力固守福建的他们,得到的却是蒲寿庚只承认投降蒙古的谢太后以及宋恭帝,紧闭泉州大门,迫使南宋流亡小朝廷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向广东而去,最终在崖山灭亡,自此

“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华民族的法统传承出现了第一次断代。

屠杀宋朝数万皇室,只为叛投蒙古,朱元璋大怒:这个姓,世代必惩

在蒲寿庚拒绝张世杰等人以泉州为依托抵抗蒙古之后,就已经将自己宋朝臣子的伪装完全撕去,他在蒙古大军到来之前,将泉州及泉州周边地区原宋朝皇室成员完全屠杀,作为自己成为蒙古一员的投名状,完全没有想过,如果不是宋朝皇室的支持,蒲氏一族的财富和地位是如何得来的。

但是蒲氏在元朝的好日子其实并没有持续太久,对于不擅贸易的蒙古人来说,他们看中的是泉州港口贸易的利润,于是蒲氏一族暂时得以继续在泉州过着他们土皇帝一般的好日子

但是这种情况在元朝末年也开始发生变化,由于蒲氏一族随着宋灭之后的几十年发展实力越发强大,随着元朝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出现不稳,蒲氏一族开始打算学习蒲寿庚在宋末的做法,割据泉州,待价而沽。

屠杀宋朝数万皇室,只为叛投蒙古,朱元璋大怒:这个姓,世代必惩

1362年至1366年间,蒲氏一族以自身雇佣军“亦思巴奚军”为主发动叛乱,企图割据泉州自守。但这一次他们被元朝陈友定的大军直接剿灭,由于泉州地区民众大多备受蒲氏家族的压榨和“亦思巴奚战乱”的蹂躏,在平叛战争中和乱定之后,激起民族复仇情绪,致使许多在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的商人、不法传教士和暴徒被屠杀。

结语

虽然蒲氏一族在明朝建立之前,就由于发动叛乱被元朝所剿灭,但仍有部分蒲氏族人活了下来,等到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面对如此背信弃义、断绝华夏传承的蒲氏一族更是毫不手软,直接下令将“蒲氏”一族指为“余孽”,全部充军禁锢,并被要求不得读书,“世世无得登仕籍”。以此将蒲氏一族永远镇压成为最底层罪民,以报蒲氏一族背信弃义,助元灭宋祸乱华夏之仇,希冀不再出现农夫与蛇的悲剧发生这也或许就是对卖主求荣,背叛国家之人最好的惩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