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鍛鍊孩子的獨立性!這3個階段千萬不能錯過

『李亞鵬在談到女兒李嫣時說:別看她年紀小,但是她有非常獨立的人格,這種人格的外化表現是自信,但是內在有她的獨立精神,這一點是很多成年人一輩子都做不到的。』

6歲前鍛鍊孩子的獨立性!這3個階段千萬不能錯過

李亞鵬每年都會帶孩子登高爬山。李嫣第一次爬山才一歲半,五歲的時候可以登頂兩千多米的靈山,全程獨立完成。

他還帶著女兒對自然天氣24節氣進行科學觀測,堅持了七年,風雨無阻,從未斷過,每一個節氣去十三陵水庫做科學觀測,共一百六十多次,觀測氣溫、水溫、植物、動物、標本等等。

為了培養女兒多方面興趣,李亞鵬帶著女兒參觀故宮四、五十次。他說一個文化的大寶庫,從小可以培養孩子一個大的格局。

如今,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那位雖有缺陷但渾身卻洋溢著獨立個性的女孩李嫣。今生能成為李亞鵬的女兒無疑是她的幸運,她有失有得,但最重要的是父親把她培養成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可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多麼重要!

6歲前鍛鍊孩子的獨立性!這3個階段千萬不能錯過

孩子一歲後,獨立性開始萌芽,三四歲時,獨立性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時幼兒逐漸有了自己的願望、主意,渴望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進行活動。作為家長當然不能忽視孩子早期獨立性的培養,根據不同的成長階段給他一些力所能及的獨立生活。

嬰兒期:給予愛和信任

這個階段,父母最需要做的是與孩子建立牢不可破的愛和信任,而不是把他晾在小床裡鍛鍊獨立能力。及時有效地滿足寶寶的基本需求和情感需求,這對稚嫩的寶寶非常重要。比如輕柔的撫摸、對他微笑、抱抱他,給孩子肯定和讚揚。

幼兒期:放手讓他發現

此時孩子會開始顯露出獨立的需要。爸爸媽媽此時應該順應孩子的要求,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儘量少的懲罰,較妥帖的防護措施以及放手讓他去發現,此時的孩子從外界獲得的信息越多,他就會越自信。

少兒期:引入集體之中

孩子就要去幼兒園學習了,如何與人相處、學習社會技能等,是孩子真正邁向獨立的重要條件。所以,他需要和小夥伴在一起。作為爸媽要儘可能為他創造機會,要有組織的、有規則的,引導他去適應和參加群體活動和遊戲。

6歲前鍛鍊孩子的獨立性!這3個階段千萬不能錯過

學齡期:要有生存目標

6-10歲是孩子性格和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爸爸媽媽可以藉助孩子智力的提高和興趣的增加,幫助孩子確立一個目標,然後以制訂一個實施計劃。這個目標不必很大,但必須堅持。比如,每天堅持晨練20分鐘,堅持做適當的七田真閃卡訓練,臨睡看半個小時書等等。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需要一步一步來,要在其成長過程中要逐漸擺脫對爸媽的依賴,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處理不當,就會出現孩子的“獨立性”危機,導致脾氣暴躁,情緒不安,執拗任性,缺乏自信,不能和別人友好相處等這樣的不良人格。

怎樣對孩子進行獨立性的培養呢?教你5個有效培養孩子獨立性的解決方法:

01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情感世界

尊重幼兒情感,對於孩子的“大驚小怪”,父母要給予充分的理解,不能嘲笑、呵斥孩子,不能對孩子的感情不屑一顧,要給予真誠的關注,與孩子之間保持一種平和的態度和寬鬆的氛圍。

不能把成人意見和情緒強加給孩子,更不能對孩子進行“情緒汙染”,用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壓抑幼兒,讓其情感圍著成人變化,而無法擁有自己獨立的情感世界。

6歲前鍛鍊孩子的獨立性!這3個階段千萬不能錯過

02 珍惜孩子自我獨立意識

當孩子二三歲的時候,出現了最初的自我概念,開始出現“給我”“我要”“我會”“我自己來”等自我獨立意向。

心理學家指出:當幼兒的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時,他就表現出得意、高興,出現“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否則就出現否定的情感和態度。

03 父母無條件的愛

孩子的人格獨立和依戀安全成正比,與父母的愛息息相關。當孩子內在與父母的聯接越緊密,愛的濃度、純度和質量越高,依戀關係越安全,孩子的人格獨立性才會越強。

父母美其名曰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而過早和孩子分床睡,很小就把孩子放在託兒所、幼兒園,讓孩子從小就寄宿,讓孩子在外地上學,殊不知,這對孩子來說是父母的拋棄,心裡就會缺乏安全感,面對外在環境會自卑,獨立的人格也無法建立。

04 提出任務,讓孩子獨立去完成

家長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交給孩子一些任務,讓他們獨自去完成。例如:讓他自己搭積木、粘貼一幅畫、修補自己的書、照顧小金魚等。

在安全的環境下,讓孩子獨自購買小商品、取快遞等。如在活動中出現困難,要鼓勵他自己去克服,讓他感到“我能行”。孩子完成時,讚許他的成果。注意任務一定是他們力所能及的,要讓他經過努力能夠成功。

05 創造機會,感受挫折,培養孩子

自我抉擇、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讓孩子接觸人,事物以及不同的環境。比如參加集體活動、爬山、旅行,在這些適應過程中出現矛盾衝突時,他會在不同的環境中做出不同的判斷。

這時,家長不要立即去幫他們解決,而是鼓勵、支持和引導孩子,更不能打擊孩子的獨立願望或者包辦代替。當孩子體驗到成功和快樂會轉化成內在的信心和動力,從而促進他進一步做出努力,進而增強獨立意識,提高獨立能力。

6歲前鍛鍊孩子的獨立性!這3個階段千萬不能錯過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一個人真正內在的獨立,是從小培養出來的,而培養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的教導方式,讚賞孩子,無條件的支持並信任他,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養,放手讓他追尋自己的一片天空,身為父母,能做到這一點,可以為自己點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