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冬眠療法延長新冠患者生命,這是對抗炎症因子風暴的好辦法

3 月 1 日,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病臨床救治專家組發佈《上海市2019冠狀病毒病綜合救治專家共識》。在上海共識中,提到了“建議氧合指數<200 mmHg的重症患者可採用冬眠療法。“冬眠療法”這種治療方法是我們在國家衛健委發佈的1-7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不曾見到的。

什麼是冬眠療法?

當人體遭受嚴重外傷、病原體感染、中毒或精神創傷時,會引起過度的應激反應。通常適當的應激反應可以幫助機體抵抗有害刺激,但是過度的應激反應不但無利,反而會加重病情,使病情向更壞的方向發展。這是因為當人體過度應激時,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腎上腺素大量釋放,使糖原大量分解、能量大量消耗和代謝明顯增加,小動脈血管強烈收縮,組織細胞缺血缺氧加重。人工冬眠療法,目的在於減輕機體的過度應激反應,使機體暫時處於冬眠狀態,以降低人體代謝,讓細胞免遭嚴重損害,為治療原發病爭取時間。冬眠療法對很多重症患者都有用。人工冬眠療法應用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這種療法文獻上報道用於流行性乙型腦炎及創傷性休克。

上海用冬眠療法延長新冠患者生命,這是對抗炎症因子風暴的好辦法


冬眠療法通俗的講就是,使用藥物同時配合物理降溫,使人體處於一種冬眠的狀態,類似於過冬的一些動物,比如青蛙、蛇等。新冠病毒感染的不少病人,短期內病情急轉直下,其原因就是過度應激反應,大量炎性因子釋放,爆發了“炎症因子風暴”。炎症因子風暴最終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和多器官衰竭,進而導致患者的死亡。所以對那些嚴重炎症因子風暴的患者就乾脆採用冬眠療法,讓人體的整體代謝明顯降低,從而減輕炎症反應。

上海用冬眠療法延長新冠患者生命,這是對抗炎症因子風暴的好辦法


目前人工冬眠藥物配方常用者有3種,冬眠合劑I號: 度冷丁100mg、氯丙嗪50mg、異丙嗪50mg;冬眠合劑II號:杜冷丁 100mg、異丙嗪50mg、氫化麥角鹼(安得靜)0.6mg;冬眠合劑IV號:哌替啶100mg、異丙嗪50mg、乙酰丙嗪20mg。這些藥物主要作用是降溫、鎮靜、止痛,使人體代謝率下降。

上海用冬眠療法延長新冠患者生命,這是對抗炎症因子風暴的好辦法


對於重症新冠病毒感染者來說,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冬眠療法。對於無循環衰竭、呼吸道通暢者,才可施行人工冬眠,量化的指標是氧合指數 <200mmHg。在實施人工冬眠過程中,需要密切監測體溫、心率、呼吸、血壓、尿量及末梢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