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紧张就腹痛腹泻,这种脾胃病中医有何方?

有部分人可能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便是,很容易腹痛,腹胀或者大便时烂时稀等尤其是紧张或者是压力大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各种检查又没有特别的异常,这是为何?


这有可能是西方医学里所讲的肠易激综合征,它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它可能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这种胃肠病是无法用形态学或者生化异常去解释的一种病症。


一紧张就腹痛腹泻,这种脾胃病中医有何方?


这种疾病发生之广,在我国人口众多,据调查发生年龄从6-97岁,儿童到老年都有发生,发生的人群中有明显的职业特点,以学生、教师、军人、医护人员等学习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为高发。肠易激综合征是发病率较高的肠道疾病,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1)。


“肝”与“脾”为本病之关键

本病以腹痛、便秘和泄泻为常见症状,属于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病证的范畴。本病的病机主要是两点:脾胃虚弱和(或)肝失疏泄,肝郁脾虚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重要病机。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脾阳及肾阳失于温煦,最终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转归由实转虚,虚实夹杂(2)。 西方医学也发现,发生这个病的患者较正常人及其他胃肠道器质性疾病患者存在更多的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可见中西医的研究都认为此病与人的情志关系非常大。所以中医治疗此病以肝气郁结而贯穿始终,气机失调为标,而脾肾阳虚为本。


一紧张就腹痛腹泻,这种脾胃病中医有何方?


疏肝,健脾,温肾为常用几大治法


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 ,方组成有:陈皮、白术、白芍、防风。主要是抑肝扶脾,调理气机,该方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方,尤其是发病初期。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见《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主要是用于因抑郁发怒等发生的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随用见效,这与我们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生情况相同。方中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治腹痛下利,防风味苦辛温,归肝入脾,具祛风除湿、疏达肝气、升发清阳之功。


《素问》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防风辛散,可协助白术、白芍疏肝健脾,配合陈皮理气和中,能散气滞。


健脾温肾汤

健脾温肾汤,其实是现代医家的自拟方为主,各大临床医生用药各有不同,但主要是由健脾和温肾之辈为主,常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白芍、补骨脂、肉豆蔻、芡实、补骨脂等为主,适用于治疗脾肾两虚型肠道易激综合征,症见腹泻腹痛,晨起即泻或食后即泻,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症。


乌梅丸

乌梅丸是各类杂病的常用方,也是肠胃病的常用方,方组成:乌梅,细辛,花椒,桂枝,附子,干姜,黄连,黄柏,人参,当归。味含酸甘苦辛,性有寒有热,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上主要是适用于寒热错杂型肠道易激综合征,此类主要症见便下黏腻不畅或夹泡沫,或见腹泻与便秘交作,烦闷不欲饮食,脘腹喜暖等。


四神丸

四神丸是现代临床常用的时方,方有: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大枣。具有疏肝健脾、温肾涩肠、止痛止泻之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明显疗效。


保持乐观是防治本病之要事


本病多在思想负担沉重、情绪紧张、焦虑、愤怒、抑郁、恐惧的情况下发病,故避免精神刺激,消除紧张情绪,保持乐观态度,极有利于本病的防治。饮食上注意饮食调理,要少吃多餐。腹泻患者应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饮食;便秘者可食多纤维蔬菜、粗粮,避免过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同时,建立定时排便习惯。

参考文献

[1]冯文林,伍海涛,洪睦铿,陈诗成. 中国国内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现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08):685-687+691。

[2]张声生,魏玮,杨俭勤.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中医杂志,2017,58(18):1614-16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