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思考《孔雀》中兩兄妹的人格

電影《孔雀》由“中國第一攝影師”之稱的顧長衛導演,張靜初、呂玉來等人共同出演。影片於2005年在中國上映,豆瓣8.0,曾獲柏林電影節的銀熊獎。

電影講述了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小縣城中,一個普通平凡的家庭中三兄妹迥異的性格以及命運。姐姐心比天高,年輕時有許多夢想,但現實殘酷,在幾次失敗之後,姐姐選擇接受命運。哥哥從小換了腦疾,看起來傻傻的,卻很精明,過著不錯的生活。弟弟在家中像個隱形人,沒有地位,一直家庭被壓抑,最終選擇離家出走。

影片運用三段式的非線性敘事結構,三兄妹的故事互為文本,平行的視角相互補充說明故事,使用平行蒙太奇來展示出在那個時代中一個普通家庭的不平凡。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中的三重人格理論是指“自我,本我,超我”。每個人的各種行為舉止都可以利用三重人格理論來解釋。同樣,《孔雀》中的兩兄妹的性格也可以從三重人格來理解。下面我將從姐姐本我與自我的糾纏、哥哥壓抑本我來分析兩人的人格、導演對於長鏡頭的巧妙運用以及一些人生啟發來談談這部電影。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思考《孔雀》中兩兄妹的人格

01、姐姐本我與自我的糾纏:母親(自我)與姐姐(本我)不斷地鬥爭,最終母親取得勝利,姐姐接受時代的秩序

首先,本我是各種人格中最早、最原始的部分,代表著人性中的一些本能的慾望,比如說,貪慾、性慾等等。本我是以追求內心的愉悅為目的,遵循“為樂原則”。而自我則指調節人適應社會、與社會和諧相處的一種人格, 控制本我的一些不合理慾望的釋放,遵循“唯實原則”

其次,本我和自我看似是一對矛盾體,但在三重人格理論中,自我總是在努力地調節與本我的衝突,嘗試找到自我與本我之間的平衡。在《孔雀》中姐姐跟媽媽之間存在許多矛盾、衝突,母親一直在壓抑著姐姐的各種慾望,無論是不切實際的夢想還是一些荒唐的行為。

在影片中,主要有三次表現姐姐的自我和本我之間的鬥爭:

  • 母親希望姐姐去託兒所上班,還已經託人幫她打點好一些,只要她去上班就行了。但是姐姐不願意,默默地拉著手風琴,水燒開了也不管。但姐姐在工作過程中,不慎將抱在懷中的小孩子給摔了,母親只好去賠罪。

手風琴其實就象徵著姐姐的本我慾望,內心有著藝術夢想的她,不願意去做託兒所這種整天面對著流鼻涕的小屁孩的無聊工作。但是藝術,對於上世紀80年代的人來說是多麼奢侈、少見的東西啊,不瞭解所以覺得不穩定,而託兒所的工作體面穩定,這才是好工作,這就是社會的主流思想。姐姐將孩子摔了,失去工作,母親去賠禮道歉,這暗示了本我暫時取得了勝利。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思考《孔雀》中兩兄妹的人格


  • 一天,姐姐偶然看到了天空中正在下降的傘兵,意識到這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第二天便興沖沖地跑去報名參軍,遺憾的是並沒有選中去參軍。為了滿足內心的傘兵夢,姐姐用藍色的旗幟自制了一個降落傘,綁在單車後座。她在大街上一邊騎單車,一邊歡呼著,盡情釋放本我。不巧的是,母親見狀便阻止了她。
  • 事實上,藍色降落傘其實是一個有暗喻意義的象徵。在姐姐經歷過許多挫折之後,依舊勇敢騎著車穿梭在人潮擁擠的大街上,輕盈的藍色降落傘就象徵著姐姐的夢想,也就是姐姐的本我。同時,母親無情的把降落傘扯斷象徵著自我成功地壓制住本我的放肆。

    • 姐姐和弟弟因為受不了爸媽對哥哥的偏心以及哥哥的囂張,想要偷偷毒死哥哥。但第二天,母親把放了毒的水給鵝喝,一家人目睹了鵝的死亡。後來,姐姐漸漸接受現實,和母親一起縫婚被準備結婚。

    總的來說,自我是經過改變的本我的一部分,自我在壓抑本我時,本我由於各種因素,逐漸向本我妥協。姐姐一開始不顧一切地去追夢,但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後,本我的放蕩不羈消失,母親的自我讓姐姐的自我覺醒。姐姐最終也就成為了像媽媽那樣遵循時代秩序、沒有夢想的人了。

    最後,在我看來,姐姐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對夢想的追求至近乎瘋狂的程度,但生不逢時造就她是三兄妹中最倒黴的那個。現實和理想之間總是存在著矛盾,他們之間的距離總是那麼的遙遠。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擁有一顆追夢的心,但不是每個人都足夠幸運能夠成功,多數人總是以妥協或者悲劇結束。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思考《孔雀》中兩兄妹的人格

    02、哥哥壓抑的本我:對親人麻木冷漠卻對外人討好奉承,典型的現實主義者 ,過分追求物慾導致人格異化

    在影片中,哥哥是一個肥頭大耳的腦疾患者,而弗洛伊德認為精神病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本我受到抑制,所以哥哥的腦疾從精神分析來說是因為本我受到壓抑。儘管如此,他卻是三兄妹中最適應社會的那一個。下面,我將從兩個方面去分析哥哥壓抑的本我:

    ①哥哥人格分裂,對家人冷漠卻對外人討好奉承

    因為哥哥患有腦疾,父母總是格外地疼愛他,還教導姐姐和弟弟凡事都要讓著哥哥。電影中有個分糖的場景很好的詮釋了哥哥在家中的地位。121顆糖果,哥哥一個人就分了一大半,在這個基礎上,媽媽還要姐姐和弟弟再給幾顆糖給哥哥。哥哥樂呵呵地接受,情願把糖分給根本不吃糖的寵物鵝吃,也不願意給自己的親人。

    哥哥看似憨憨的,但不難發現他奸詐的一面,他的人格是存在分裂的。哥哥很好地把本我(狡黠)給藏了起來,用自我(憨厚)在社會中生存。比如說,對待欺負自己的小混混,姐姐幫助他打抱不平,可他在事後拎著燒雞屁顛屁顛地去給欺負自己的人。

    至此,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姐姐和哥哥之間巨大的差別。前者是理想主義者,後者是現實主義者。姐姐的前半生都在努力追夢,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即使是母親所不認可的事情。而哥哥則是不斷地去適應社會,不做自己不該做的事情。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思考《孔雀》中兩兄妹的人格

    ②哥哥缺失愛的能力,執著追求物慾

    哥哥的白痴是缺失愛的能力的表現之一,但對於物慾的追求卻比正常人還要狡黠。哥哥喜歡美麗豐滿的陶美玲,為了表示愛意哥哥送了朵向日葵,呆呆地看著陶美玲下班。與之形成比較的是,哥哥使用激將法讓母親幫自己去提親,說話時的邏輯和語言表達能力完全不像個白痴。這就是恢復了本我之後的哥哥。

    提親被陶美玲拒絕後,哥哥開始壓抑本我,遵循社會秩序的自我繼續掌控著他的行為。所以,哥哥對於和患腳疾的女孩成婚這事也沒有太多怨言,他坦然接受現實,夫妻兩人一起開了家小食攤,哥哥成為三兄妹中過的最幸福的人。

    對物慾有追求不一定會導致愛的能力缺失,但過分追求物慾定會。世界四大著名的吝嗇鬼之一老葛朗臺就是如此,過分追求物慾導致人格異化,他不愛家人,只愛那堆冷冰冰的金幣。哥哥一身肥肉的形象也暗示著他的物慾自我。

    在我看來,哥哥是一個典型的現實主義者,懂得這個時代的生存法則。在本我被喚醒卻又在現實生活中遭到打擊的時候,自我及時地將本我給壓抑住。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思考《孔雀》中兩兄妹的人格

    03、導演對於長鏡頭的巧妙運用以及一些人生啟發

    ①運用長鏡頭進行敘事彰顯人物個性

    在電影語言層面上,長鏡頭是種潛在的表意形式,通過注重事物常態來揭示動機,保證事情的時間進度得到重視。長鏡頭的表現張力可以是塑造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推動情節發展。在《孔雀》中導演使用了許多長鏡頭。

    • 姐姐在拉手風琴,鏡頭在後方的水燒開了還一直髮出滋滋滋的聲音,鏡頭持續了40多秒,姐姐卻依舊在忙自己的事情。這個鏡頭既暗示了姐姐自我到了自私的地步,連水燒開了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也為後面姐姐認乾爹學手風琴埋下了伏筆。
    • 在分糖這個場景中有長達90秒的長鏡頭,讓觀眾看到了哥哥即使分到的糖已經很多了,卻依舊從弟弟那邊拿走幾塊糖。這個鏡頭則是暗示了哥哥其實並不傻,他的物慾是很強的,對待親人也不熱情。

    長鏡頭對於電影情節的記錄是紀實的、再現的,這就能夠很好地表現人物性格特點和細節的再現,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實立體。長鏡頭能夠讓觀眾有足夠多的時間來細細品味兄妹二人的各種行為和表情,使得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完全沉浸在電影中。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思考《孔雀》中兩兄妹的人格


    ②對於夢想的追求不能心比天高,要腳踏實地去努力實現

    《孔雀》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悲哀。姐姐心中懷有夢想,想要擺脫自己的命運,奈何運氣不好,實力也不夠,無法實現夢想。一開始,即使夢想破滅,姐姐也會用其他方式、我行我素地繼續追求夢想,所以她會製作藍色降落傘,會和退休老頭一起拉琴逃避現實。

    在姐姐跟傘兵為了套近乎和他打乒乓球時,傘兵真誠地提醒姐姐她在乒乓球上面的天分要比跳傘高得多,但姐姐也只淡淡回到說自己跳傘也跳得很好。理想主義者只相信心中的幻想。姐姐並不在乎自己在乒乓球上的天賦,她執拗的認為自己跳傘也可以跳得很好。

    古人曾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沒有人能夠輕輕鬆鬆就實現夢想,不用刻苦練習,就能夠輕鬆掌握一門技能或是獲得一些成就。“心比天高”會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對自己沒有清楚的認知、沒有正確定位。姐姐應該改變自我,改變現狀後,再回頭看看自己的理想,或許會有新的想法。

    ③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去爭取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雖然哥哥在電影中的種種行為讓我喜歡不起來,但不可否認,他的生活是三兄妹中最幸福的。一開始他喜歡上漂亮的陶美玲,想要娶她的願望落空,哥哥也沒有太大的失落,反而是讓媽媽再介紹個媳婦給自己。後來,哥哥和瘸腿妻子開了個宵夜攤,即使大雪紛飛也開攤。兩人一起開店、相依為命的樣子讓人感到滿滿的幸福感和踏實。

    幸福生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靠自己不斷地努力爭取得到的。而那些不想要付出的人,常常會做夢安慰自己或是感嘆生不逢時,是這個時代虧欠了自己。出生和環境,這些客觀因素我們是決定不了的,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通過奮發向上去爭取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思考《孔雀》中兩兄妹的人格

    寫在最後:

    《孔雀》是一部典型的平淡冗長的文藝片,如果沒有靜下心來就很難看下去。雖然影片在表面上沒有太多的跌宕起伏的情節,但角色的心理變化早已轉了好多個彎,非常值得觀眾去細細品味。整部影片充斥著一種淡淡的悲傷,在悲傷之下,導演隱晦地講述了一個個小人物的掙扎與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