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在外却老实怂包,家长这几点你得改改

“本文为小贤爸爸育儿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有的家庭的熊孩子,只在家里熊,在外面就老实的像只猫。

比如,在家对人都是呼来喝去,一点不顺心就嚷嚷吵闹,知道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为止,简直就是一个小霸王。

可以到外面在家的那些小脾气就消失不见了,老实且怂,小小年纪就学会对人下菜碟了?

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在外却老实怂包,家长这几点你得改改

这类孩子的家长也很苦恼,本来孩子有脾气,在外也能不让自己受欺负,可谁知这在外却是个怂包,被人欺负,只知道找妈妈,在家脾气倒是信手拈来。

其实孩子的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家长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着一些“坏习惯”,造成孩子这样只知道窝里横的情况。

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在外却老实怂包,家长这几点你得改改

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在外却老实怂包

林阳的儿子旭旭今年5岁,家中小霸王一枚,因为是和婆婆家一起住,平时也是婆婆公公帮带孩子,老人总是比较宠孩子的,就连平时林阳想管孩子丢会被老人甩脸子给孩子撑腰。

家里常常因为这类事情闹不愉快,因为有爷爷奶奶撑腰,孩子在家简直是个小霸王,没人管得了他。

可是旭旭在外面表现出来的性格却与在家时完全不同,见到人也不主动问好,喜欢躲在大人身后。

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在外却老实怂包,家长这几点你得改改

在外面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一个小朋友抢旭旭的玩具玩,旭旭也不敢抢回玩具,只知道憋屈的转身找奶奶。

旭旭就是典型的家里小霸王,外面小怂包。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与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脱不了关系。

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在外却老实怂包,家长这几点你得改改

家长要认清自己教育错误

⑴对于孩子的需求没有底线和原则

家长对孩子的疼爱,是孩子在一次次提出需求,被拒绝时利用的武器,因为只要孩子坚持家长就会动摇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所以孩子才会对对自己好的人使性子,因为他知道他们可以无条件的纵容、疼爱自己。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亲人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一个孩子。

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在外却老实怂包,家长这几点你得改改

比如,孩子对于玩具就没有满足的时候,家长稍微坚持不给买,就耍赖哭求,孩子一哭家长就开始“反思”,孩子只是要一个玩具而已,自己是不是太苛刻了,最后就忘了自己为什么要拒绝孩子,小霸王稳赢。

可是在外面,其他人没有理由也要迁就你的孩子,孩子出于对外界陌生环境和人的警惕心理,出于自我保护的原因,就会变得“怂包”。

所以在买对孩子的需求时,家长要有底线和原则,坚决不能心软。

⑵在外是个“怂包”说明孩子社交能力差

一般这类孩子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较多,家长很少带孩子去扩展社交,因此较同龄孩子,在面对社会交际时,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对于社交会表现出胆怯和不自信。

多带孩子出去社交,不要只局限于家人,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孩子与孩子的相处中,他们可以彼此学习,家长之间可以互相交换育儿心得,让孩子变得更好。

⑶老人太过溺爱

其实老人带娃也是很常见的是,但老人带娃也喜欢过分溺爱,尤其是在孩子小时候没有学业的压力,老人只在乎孩子的吃穿用度,大孙子的需求尽力满足。

孩子在家是个“小霸王”,在外却老实怂包,家长这几点你得改改

而且很多老人和孩子父母之间在教育孩子上存在着代沟,但在父母想要教育孩子时,一些老人会出面干预,这就形成了孩子背后有人撑腰的现象,更加助长了孩子的无法无天。

让孩子从小养成坏脾气,不利于孩子以后进入社会的发展。

贤爸小结:

不要以孩子还小为借口纵容孩子的坏习惯,因为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但在别人眼中却不是,没有人会无条件无底线的包容他。

如果爱孩子,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教给孩子社会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独立能力等,让孩子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中去。

【今日话题】你遇到过溺爱孩子的家长吗?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贤爸爸。关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关于育儿经验和亲子相处的问题,育儿之路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