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待到春暖花开

繁花与共

人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巾帼”同样不让“须眉”。疫情面前,长春基层姐妹们不再是女儿、妻子、母亲,瞬间变成女汉子、女超人、女战士,本着“舍小家为大家”的服务精神,站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前沿。

朝阳·郭相丽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见“”勇为的“情深夫妻”

1969年出生的郭相丽,是重庆街道光明社区党委书记、妇联主席。年过半百的她,面对疫情的突然来袭,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地奋战在防疫第一线。


光明社区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虽然面积不大,却是全街流动人口占比最多、情况最复杂的社区,流动人口达60%。辖区老旧散、物业弃管楼集中,大小商铺、农贸市场、小公寓等一应俱全,防控排查的难度和压力都非常大。为了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她实施了“五排查四发动两平台三宣传”工作法,克服了“人手少、任务重”等困难,不出三天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排查任务。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她的爱人邢立波是重庆街道的一名干部。平时,因为她常常加班顾不上家,爱人常会唠叨几句。可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之后,他再也没有抱怨过,还主动当起了“贤内助”。两口子都放弃了春节休假,顾不上照顾因病住院的家人,就双双奔赴在社区防疫第一线,深入楼栋和居民家中进行防疫知识宣传,苦口婆心地规劝小公寓关门歇业,为居家隔离的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


“疫情当前,夫妻同心。姐夫现在既是社区的司机,也是保姆;既是运输工,也是勤杂工。” 社区工作人员打趣说,并赞誉他俩“抗疫情深”,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南关·姜云艳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关键时刻显担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自强街道北安社区党委书记、妇联主席姜云艳冲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北安社区共有居民2465户,5971人,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辖区所有居民近期的活动情况,姜云艳带领社区网格长变身“话务员”,利用五天的时间对能够电话联系到的居民进行了彻底排查。对于无法电话联系或长年空置的房间,姜云艳就带领大家逐户张贴《到访不遇通知单》,最终经过一遍又一遍的上门,将辖区未联系到的居民数量降到了最低。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动态掌握社区排查人员情况。姜云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施挂图指挥,被称为挂在墙上的“沙盘”。即将排查数据分类细化,并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通过展板的形式让每日“战况”一目了然。


为做好小区临时封闭式管理工作,姜云艳带头对辖区17个出入口进行了封闭,并挨处悬挂了宣传条幅。在后续卡点执勤工作中,姜云艳更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对小区入口严防死守。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姜云艳一站就是大半天,手脚冻僵、口罩被哈气浸透都是常态。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为了让外省市返长人员主动隔离、安心隔离,姜云艳带头开展了送物资、送服务、送关怀的暖心“三送”服务,通过为隔离居民买菜送菜、运送垃圾代缴水费电费、心理疏导等形式把温暖送进隔离人员的家中。


从年三十到今天,姜云艳没休息过一天,一旦忙起来就干脆住在社区,“压力再大也得顶上,再苦再累也得忍着,防疫面前容不得退缩。”是她讲在嘴边上的警句。


宽城·张雪艳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像陀螺一样旋转

香辣牛肉、老坛酸菜、番茄牛肉……提起缕缕飘香的泡面,相信很多人都会食欲大增,但对宽城区兴业街道富城社区的工作人员来说,那只是勉强可以果腹的“粮草”。


“没想到今年的春节会这样过!”富城社区党委书记张雪艳说。不管有多少个“没想到”,通知一到她们就得火速出发,发传单、拉横幅、“扫楼”式排查……全力拧紧疫情防控的发条。“我们不舍昼夜连轴转,6天时间入户4100余户,‘地毯式’排查9000多人,由于街边的饭店都没开业,我们中午吃泡面,晚上吃泡面,到现在已经吃了230桶泡面了!”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工作再忙、任务再急,大家也要做好自我防护,千万别把病毒带到家里!”张雪艳时常这样暗暗告诫自己,同时也见缝插针地叮嘱同事。“前两天,压力最大的时候,几个小姑娘抱在一起,失声痛哭。她们也有父母、孩子,大过年的,好多人连家人的面儿都没见着。”疫情严重的那些日子,大家越发忙碌起来,每天不仅要回访、排查,给孤寡老人送菜送药,为居家隔离人员“代购”,还要接听大量的咨询电话,一遍遍地拨打回访电话。


“无论工作多苦多累,泡面有多难吃,我们都会坚持下去。因为我们坚信,这样的日子终将过去,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张雪艳说。


二道·冯银芝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我们必须要跑赢疫情

大年初一,兴隆社区书记兼妇联主席冯银芝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给辖区4千余户打电话排查,在她的感染下,大家都争分夺秒,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整个辖区的第一遍摸底排查工作。


为了让排查不留死角,冯书记又带领工作人员及楼栋长挨家挨户门上贴通知,提醒大家要及时与社区联系,有些年老的居民不理解不支持社区工作,说社区在制造紧张空气,冯书记立即站出来,一边耐心讲解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性,一边宽慰在特殊时期要放松心情,发现有的老人没戴口罩,立即拿出自费购买的口罩给老人戴上,冯主席的一举一动感染了居民,对她默默竖起了大拇指。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为了达到家喻户晓的宣传,冯书记买来大喇叭,走街串巷进行宣传,嗓子疼到说不出话,她就把宣传内容录下来,坚持各个小区宣传到位。大家都打趣地叫她“冯喇叭”。每天晚上,年过五十的冯书记还会戴着花镜,指头在手机屏幕上不停的滑动,逐条回复居民的询问,耐心解答问题,老百姓都在群里为社区的工作点赞,为“全能”的冯书记点赞。


绿园·张丹丹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夫妻一起投身阻击疫情第一线

“儿子,你是小男子汉,你是最棒的,自己一个人在家,谁敲门都不要开,吃的都放在……”春城街道海迎社区副主任张丹丹夫妻都在社区上班,自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就都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将孩子独自放家中。


每天早上,她都要早早的起来,把孩子一天的饭菜准备好,中午没办法回来,孩子小又怕使用煤气不安全,就只能吃面包香肠。怕孩子自己在家害怕,不安全,她每天早上出门前都要给孩子加油打气,反复叮嘱注意事项,为了工作,作为妈妈即使有一万个不放心,她也毫不犹豫的投身到工作中。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作为社区工作双职工家庭,两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到了社区,张丹丹也从不提孩子独自在家的事,全身心投入防控疫情工作中,她每天走访各个居民楼,排查重点人员,宣传防疫相关知识,对敲不开门的家庭进行电话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进行上报,电话随访,确保排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保证大家的安全健康。


双阳·柏山社区妇联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阳城木兰奋战防疫第一线

面对疫情,双阳区云山街道柏山社区妇联积极宣传动员,充分发挥了妇联执委作用。


妇联执委和巾帼志愿者们通过下户走访、微信电话沟通等方式,逐一排查每一个家庭详细情况和最近动态,并通过下发《致双阳区城乡广大群众的公开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宣传手册》和张贴温馨提示、小喇叭等渠道,对辖区居民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提升居民群众防控意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对隔离人员进行时时监控,并为他们代购生活用品。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自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就已经成了执委们的家,每天早出晚归、披星带月,累了坐在椅子上就能睡着,泡面是她们的一日三餐,她们的私人电话现在已成为了公开热线,每天居民的咨询和求助电话络绎不绝......但她们常说,为了能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了居民们的安全,这些都是值得的。


妇联执委成员李杰的女儿从外地回来后,至今没有见上母亲一面;年齡小的孩子见到母亲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又说谎了,没有早回家,你失信了”;工作人员马丽的老父亲病了,她也没有时间照顾,仍然夜以继日的奔波在防控一线。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柏山社区妇联执委和巾帼志愿者们,全力打好疫情“防卫战”,充分展现了“阳城木兰”的别样风采。


九台·刘芳芳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乡村旅游代言人伸援手

2月12日,吉林乡村旅游代言人、九台区巾帼创客先锋、上河湾镇女企业家刘芳芳,为上河湾镇政府捐赠48桶消毒液。为防控疫情,与时间赛跑。刘芳芳与父亲刘庆山经过多方筹措,几经周折,终于将满满一车的消毒液交到了镇政府负责人的手里。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刘芳芳发自内心地说:“回报社会是我作为一名女企业家应有的担当,看着上河湾镇政府工作人员每天不顾自身安危入户排查,加班熬夜,冲锋一线,实在是令人感动!作为一名女企业家,关注上河湾镇疫情防控情况,关心街道居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我的初心和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用这种方式尽一份绵薄之力,为抗击疫情作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大家都平安、健康,顺利渡过这次难关。”


榆树·李中萍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书记带队破“疑”案

2月7日晚9点,保寿镇党委书记李中萍在夜间例行巡查过程中,路过徐家村卡口点时发现了两名自称赵家村的村民,想要通过徐家村卡口进村看望重病亲属,由于情况特殊卡口人员为其放行。但在到达赵家村卡口处时李中萍书记经过询问值班人员,发现赵家村并未为这两人放行。


通过这一细节,李中萍书记察觉这件事并不简单,于是立刻返回徐家村展开调查。同行的党委副书记蒋建华同志和纪委副书记陈宝书同志到组长家中核实该两人的真实身份,党委秘书郝晨曦同志来到两人的车辆停放处查看车牌号。在得知其车牌为黑龙江牌照时李中萍书记一行四人高度警惕,立刻找来赵家村党总支书记进行核实,通过了解发现,该两人确实为赵家村村民,黑龙江的牌照是几年前买的,但两人近期均没有外地出行史。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核查中还发现赵家村为了控制人员出入已经将进村道路全部封死,只留一处卡点供人紧急情况进出,但是赵家村地里另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过,这两人在被赵家村卡点值守人员劝返后就是通过这条小路出村前往徐家村。赵家村书记连夜找人将这条小路封死,避免了其他村民通过这条小路往来村中,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流动。


正因为李中萍书记对待疫情防控工作秉持着“绝不落一村、绝不漏一人”的坚决态度,才会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细节,顺藤摸瓜查出了一处防守漏洞,为我镇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了一个潜在危险。


德惠·布海镇妇联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大棚里最美的花儿

布海镇素有“瓜菜之乡”的美誉,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着实愁坏了瓜农们。面对温室大棚种植者“农时不能误”的需求,布海镇妇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制定方案、下发公开信、雇人不出镇、进棚测体温等等。而各村女子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又成了这套“组合拳”的实施者。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春波,我们家大棚明天七点嫁接,能有20多人,你们到时候过来吧。”这是布海镇吉家村四社的李伟在向村妇联主席提前报告大棚集中组织人嫁接情况。村妇联主席齐春波每天总是能接到几个这样的电话,然后分头安排志愿者提前等候在要干活的大棚里,为每个人登记、测温,给大棚里的复工人员进行全面消毒。


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布海镇17个村的妇联主席带领女志愿者跟随村医及社主任每天严格执行提前登记备案、当天检查测温等相关制度,为温室大棚种植者提前恢复嫁接、移栽等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村里人都说她们就是大棚里最美的花儿。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当前,布海镇800多栋温室大棚全部复产,20余栋种植叶菜的温室里已经春意盎然,6栋草莓大棚也进入了采摘期,而这些妇联娘家人也成为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守护者。


净月·于贺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晕倒在抗疫一线的90后女化验员


于贺,净月妇幼的一名化验员。90后女孩,是单位最小的一个。接到防疫任务,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春节的团圆相伴,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从此,轻轨站点有了她的身影,消杀现场也有了她的身影。


本是柔弱女孩,父母心疼的明珠,但冲在防疫一线时却豪不示弱。2月1日,某小区出现确诊患者,瘦小的她背起重重的消毒桶一层一层地消毒,在完成了14层楼的消毒后,走路都已经出现困难。但她并未放弃本职工作,24小时工作后继续奋战一线。


当晚,于贺等再次接到消杀任务前往目的地。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容,但却给我们留下最美的身影。


战“疫”攻坚,长春这些平日的“柔弱女”们,秒变“女汉子”站在最前沿!


2月3日晚上由于体力严重透支,双腿失能,出现低体温、低血压、头晕、恶心症状,住进了医院。她虽身在病床,但心系前线,始终未忘工作职责,时刻盼着自己愈后重返岗位。


面对疫情,净月妇女没有退缩、没有犹豫,在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下,晕倒后又重新站起来重返战场,留下了他们最美的身影。这里,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有的只是高度负责的使命担当,有的只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坚强队伍。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来袭

长春市各区基层姐妹们积极行动

在这些忘我工作的人群中

她们舍小家为大家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贡献着巾帼力量

让我们共同

向最美巾帼奋斗者

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