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現許多家族式確診病例。從病毒傳播途徑看,除近距離飛沫之外,大家共同夾吃一盤菜恐怕是最普遍的“零距離”接觸了。
先秦時稱“梜”、漢代名“箸”、明代改叫“筷”的這一中國餐具,蘊含著太多的文化與講究。它承載著人們共同分享食物、相互夾送菜餚、敬遞美味的和諧禮儀與親情,以致於17年前“非典”後興起的聚餐“公筷”夾菜方式曇花一現。人們覺得其樂融融的聚餐,因“公筷”橫亙其中,顯得有些生分,或嫌程序繁瑣,確實不習慣那樣的用餐方式。
然而,現代科技表明,筷子細小凹槽裡藏有許多細菌,可能會引發痢疾、腸胃炎等疾病,首先需要消毒徹底;同時,私筷混用,可能會將彼此的細菌、病毒交換給對方,比如家庭式病例中常見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多為筷子“零接觸”所致。因此,防控新冠肺炎等病毒、提升用餐衛生習慣,有必要在親朋聚餐、甚至家人用餐時,倡導使用“公筷”夾菜。
病從口入。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提醒我們,“分餐”“公筷”是切斷傳染源的有效途徑。不過,“分餐”在當前的服務業水平下一時很難做到,而“公筷”相對來說則是一種簡單易行的辦法。
疫情過後,親朋好友、單位同事、接待客人、紅白宴席等聚餐場面,定會接踵而來。期望這場疫情能夠改變我們傳統的夾菜方式,進一步提升餐桌文明。有關部門可要求餐飲行業為聚餐桌上配備“公筷”,人們夾菜時,每個人都要主動使用“公筷”,防止“病從口入”,也防“病由筷傳”。
其實,過去的“一筷滿桌夾”,是物質條件不允許情況下形成的習慣,如今多用一雙消毒筷也不會產生過多的成本;相互“不見外”,也並非只有親近的行為才能體現,實際上使用“公筷”是對在座所有人的尊重。
文明在進步,習慣成自然。當每個人都能自覺成為餐桌文明的踐行者,“公筷”也就會成為一種新風尚。(評論員 賈立君)
閱讀更多 新華網客戶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