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陳海波:線上問診的時候,患者要做好哪些準備


“希望在疫情期間,大家能夠遵守政府的規定,能夠避免接觸,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或環境,避免被傳染,這是最主要的。”“帕友們也不用過度擔心,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在接受帕友網專訪時,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教授特意向帕友們表達了關心和祝福。


「專家說」陳海波:線上問診的時候,患者要做好哪些準備


實際上,即便在目前這個特殊時期,陳海波教授和患者的聯繫並沒有因此而中斷。有的患者通過醫院的網站或者其他網上問診平臺聯繫他,也有少部分患者會到醫院來。“我們醫院的專科門診並沒有停。”陳海波教授說。


焦慮可能會加重一些症狀



帕友網:新冠肺炎的疫情讓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感到焦慮,對這部分帕金森患者來說,需要注意些什麼?



陳海波教授:我們普通人群都會感覺到不安,更別說患者了。這次疫情對整個人群的影響都大,包括帕金森病患者。任何人在心理上都會受到影響,也造成部分人群心理的緊張焦慮,這是事實。普通人也都一樣,都有焦慮。

但是帕金森病患者如果天天看疫情新聞的話,可能會更加擔心,因為容易造成死亡的新冠肺炎確診的患者中,中老年病人居多,而且他們多有基礎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這樣的患者似乎死亡率會高一些。而帕金森病本身也屬於慢性病之一,患者有這種擔心,是很正常的。


不過,帕金森病人要儘量讓自己焦慮的情緒緩解,放鬆心情,這是很必要的。因為我們發現,有些帕金森病人因為焦慮而症狀加重,比如抖動會更明顯一些。這些情況可能跟心理的影響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從這種角度來講,應該採取一些舒緩情緒降低焦慮的措施。


基礎管理更加重要



帕友網:帕金森作為一種運動性障礙疾病,不少患者原本行動就受到影響,在目前強調多待在家裡的情況下,“不方便”的患者在家裡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陳海波教授:這個時候,基礎管理更加重要。比如,有時候病人來詢問的時候會說自己什麼症狀加重了,醫生再一問,病人就會說忘了吃藥,經常會漏服。如果出現漏服,患者的病情肯定是會加重的。所以,無論什麼情況下,一定要按照醫囑服藥,否則藥物的效果就不能穩定發揮。病人的依從性好,自我管理才能好,才能夠保持比較良好的療效。


呆在家裡面,每天要做些運動,如果老是不動的話,抵抗力也會下降,所以在家裡面儘管範圍小,帕友們也可以做一些原地踏步的運動,做做廣播操,走一走等,都是有好處的。在保證安全防護好的情況下,每天有 20分鐘左右的活動,是必要的。



帕友網:疾病的自我管理確實很重要,那這種時候家人的照護,您有什麼建議?



陳海波教授:就家人來說,我想要和患者一起擔負疾病管理的任務。家人給患者多一些照料,多一些心理上的安慰,是有必要的,這樣的話,能夠使得患者心理上得到安慰,症狀也能夠減輕,這一點特別重要。


睡眠問題要諮詢醫生



帕友網:睡眠不好原本是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症狀之一,那麼一些帕金森病患者會不會在這個期間因為一些原因(比如擔心或焦慮)睡眠更加不好?



陳海波教授:這裡需要區分清楚,睡眠症狀加重是因為帕金森病的病情沒控制好呢,還是因為對新冠疫情的焦慮而睡不好。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得諮詢醫生。在目前情形下,患者可以在網上諮詢,現在好多互聯網醫療平臺都在開始網絡問診,包括我們北京醫學會,也做了一個平臺,組織了很多專家,患者有什麼樣的問題,都會有一些相關的專家來回答,像帕友網,也都是平臺。帕金森病患者出現一些症狀,可以在這些平臺上聯繫專科醫生,會得到幫助,因為有專業醫生來幫助患者判斷睡不好的原因。


第二,患者是不是屬於夜間症狀加重,比如翻身更困難,渾身不舒服等,也可能是睡眠不好的原因,那麼晚上睡前就需要增加一些藥物來改善。如果說患者沒有這些問題,只是心裡煩或者有點恐慌和害怕,是一些情緒上的反應的話,如果總是出現擔憂等情緒,那就考慮跟焦慮有關了,或者與抑鬱有關係。那麼這時候可能就需要用一些抗抑鬱焦慮的藥。但是,這些情況都需要醫生來判斷,病人不要自作主張,自行判斷,並自己用藥或調藥,那是不負責任,也是危險的行為。


患者儘可能準確說清楚自己的病史和症狀



帕友網:您提到線上平臺,如何評價互聯網醫療的趨勢?



陳海波教授:線上門診肯定是跟面診互為補充的,不可能用線上門診完全取代面診,因為有很多檢查,特別是病人確診的時候,需要很多檢查。線上平臺不能取代面診的功能,但對已經確診的患者,在用藥以後,如果出現一些小的問題,需要諮詢就可以解決的,那麼可以在網上問診來實現。



帕友網:患者線上問診的時候,要做好哪些準備,可以讓醫生更清楚自己的病情?



陳海波教授

:這分兩種情況。如果是老病人相對好點,把以前看病的資料完整地發給醫生。另一種是換了醫生的病人。因為新醫生對患者之前的病情不瞭解,對之前的治療思路也不是很清楚。那麼這種情況下,患者需要很多準備。 當然這不是說患者不可以換大夫,只是提醒患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檢查報告、病歷等資料準確齊全,信息要全面,也很具體。


另外,患者和新的醫生講述病情的時候,沒有必要講太多之前的就醫過程,也就是說,不用講這個大夫如何,那個大夫如何;關鍵的信息包括:症狀是什麼?做過什麼檢查?檢查結果如何?以前的診斷結果是什麼?用了什麼藥,效果如何?等等。否則講一堆無用的話,浪費了很多時間,有時候還會讓醫生的思路被打岔。簡單說,患者儘可能準確說清楚自己的病史和症狀,這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