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應用什麼方法應對學生在學校不良的衛生習慣?

瑩在生活


學生衛生行為習慣培養和矯正制度  培養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其他良好行為習慣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1、循序漸進,逐步養成。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小學生、中學生提出不同內容的衛生習慣要求。做到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分清輕重緩急,循序漸進地加以培養。 

2、嚴格約束,規範訓練。要在建立健全衛生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組織少先隊、團支部、政教處制定科學、實用、易於操作的量化考核實施細則,嚴格要求,規範訓練。

3、反覆堅持,強化訓練。衛生行為習慣的培養要採用“反覆抓”、“抓反覆”的方法,強化良好的衛生習慣,矯正不文明、不衛生的行為。 

4、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提高師德修養,堅持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培養好習慣,讓老師和家長有意識地影響少年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薰陶。 

5、表彰獎勵,榜樣引領。在開展爭創星級班級、“十星”學生、校園之星等德育主題活動中,對具有良好衛生行為習慣的優秀學生列入表彰獎勵範圍,通過榜樣示範帶動更動的學生形成良好衛生習慣。 


小濤A安vlog


學校是公共場所,人多密集,對公共衛生有一定要求。如果某人不講衛生,那麼影響的不只是自己,對他人也有一定影響。何況現在還是疫情防控期間,更要注意衛生。

學生在校不良衛生習慣主要有:隨手亂扔紙屑,吃的食品包裝袋到處扔,隨地吐痰,幾天都不洗澡換衣服,換下的衣襪在寢室到處放等等,我就見過一個寢室有同學把髒衣服全部放在地上,兩天都還在原處。

該應用什麼方法應對學生在學校不良的衛生習慣呢?

首先,對學生進行衛生健康教育。

平時說的良好的習慣也包括衛生習慣,講衛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基本素養。試想一下,一個人滿身髒兮兮,身上一股怪味,什麼東西都到處亂扔,周邊的人都不會也願意與之交往的。而且這種習慣對身體健康也不利。

其次,加強監督、管理。

一味的說教不行,還需要人監督,時時提醒。在學校裡都有衛生管理條例,衛生檢查標準。帶領學生學習然後對照執行。如果發現某位學生沒有按照標準做好,可以批評或者採取一定的懲罰措施。

我們學校就是每天早飯後有一個衛生檢查項目,每天的值日老師到帶著幾個值日班幹到各班教寢室檢查,教室裡課桌擺放是否整齊,講臺、黑板是否收拾乾淨、地面是否有紙屑等,寢室查被子摺疊、衣物收拾、地面打掃等情況。檢查完後根據各項指標要打分,每天扣分做好記錄,反饋給班主任。班主任根據情況回去整改。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學生們基本都能養成衛生好習慣。


木子進化


既然是生活習慣,就是不分場合的,是潛移默化形成的保持一定行為,不受環境改變的。 家長平時在家的時候,要督促孩子養成勤洗手,不亂摸,不亂扔,不吃垃圾食物。

在學校,加強監督,利用學生之間的相互監督,衛生組長的帶頭作用,保證班級學生,注意衛生習慣,不製造垃圾,不亂扔垃圾,保持教室乾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