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1塊大洋可以買到什麼東西?貧窮限制我的想象!

我國曆史上,出現過的貨幣有非常多的種類,從最開始的交子到現在的人民幣,基本上是每換一批統治者就要換一批貨幣,在近現代歷史上,雖然銀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但是它也是一種獨特的貨幣,俗稱“大洋”,那麼在抗日戰爭爆發以前,一塊大洋的購買力到底怎麼樣呢?

1926年—1936年間,上海白米一個銀元能買16斤,豬肉4—5斤。以現在大米三元一斤算,摺合人民幣48元,以現在豬肉15一斤計算,摺合人民幣60—75元。當時一個銅元,用處極大,可以買糖十粒八粒,可以買大餅油條各一件,或是買生梨一二枚、馬蹄二串。城隍廟的酒釀圓子,是每碗銅元二枚,吃一碗肉面是四個銅元,一塊肉又大又厚。

食物中,雞肉0.37元一斤,豬肉0.28元一斤,植物油0.19元一斤,白糖0.096元一斤,鹽0.043元一斤,奶粉0.05元一斤,並且當時的奶粉中沒有任何的添加劑,是純天然的,不像現在的奶粉。生活用品中,布0.107元一尺,中山裝5元一件,鞋子8到12元,肥皂0.05元一塊,其他的,茶葉0.23元一斤,香菸0.036元一盒。當然還有住房,在一般的地段,一個人住帶有電燈和自來水的房屋,大約需要5到10元一個月。

一戰過後,隨著金銀比的上升,銀元的價格也隨之下降,像魯迅先生在北大任教,一個月有300塊銀元,年薪百萬了都,不科學。不過,即使如此也不會低多少。魯迅先生寫過,在當時4個人,東來順一頓火鍋,1塊大洋,有酒有肉。一個四人餐火鍋,200到300。由此來算,魯迅先生絕對是高收入人群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