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战例】“疫”起奋斗摘穷帽

“老张,今天有啥情况没?我给你们带来点口罩,你们别不舍得换,一定要注意安全……”夜幕四合,在各个行政村主要交通卡点巡查的刘勇一边跟卡点工作人员打着招呼,一边仔细翻阅着当天的抗疫记录,从春节到现在,这是他每天雷打不动的一项工作任务。

【一线战例】“疫”起奋斗摘穷帽

【一线战例】“疫”起奋斗摘穷帽

刘勇(右)在葡萄种植基地了解种植情况


刘勇是凌源市委常委、刘杖子镇党委书记,同时也是省委政法委派驻刘杖子镇刘杖子村扶贫工作队的队长。来到这里近3年的时间里,他不仅熟悉这里的贫困户和村民,对这一片土地上的沟沟坎坎也早已了然于胸,他倾注了情感,也收获着感情。


“你们村还有12个从外省回来没过隔离期的人,你们别大意了,抽空到他们家门口遛一遛,多打打电话,做做他们的工作,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咱们一起研究解决。”了解完当天的抗疫工作,刘勇还不忘提醒着卡点工作人员。


“村里的生活虽然不比城里方便,但这里的老百姓更淳朴,不管遇到什么事,把道理讲清楚,他们都支持。”在赶往下一个行政村主要交通卡点的路上,刘勇跟记者拉起了家常,他说,疫情发生后,由于凌源市地处三省交汇处,所以这里的防控压力很大。接到防控指令后,刘杖子镇党委连夜召开了抗疫工作会,从第二天开始,各个行政村就开始入户排查,宣传抗疫工作,在交通要道设置关卡,严把出入关。


记者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刘杖子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创新推行了“3个3”工作法,还被朝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编发在简报上进行了推广。


“只要坚持住,疫情肯定会过去,影响不了今年的收成,放心吧。”看着村民对春耕的担忧,刘勇安慰着乡亲们。“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刘勇带领扶贫工作队坚持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他们走进葡萄种植基地,走进村民家中,宣传抗疫知识的同时,带领村民们为春耕做着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