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派马谡去守街亭?

简馆


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是一方面是基于自己的私心,想在军中提拔自己的亲信;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无奈,关羽张飞去世后,蜀中无将可用。

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诸葛亮进一步掌管军事。为了报答先主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开始亲自督战,出师伐魏,进军长安。

在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中,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

街亭的“重要意义”

蜀魏以秦岭为界对此,若要取长安,必须穿过秦岭。过秦岭有三条路线,一是东取子午道,奇袭长安,二是兵出斜谷,攻郿城取长安;三是西出阳平关,绕道渭水之西,再取长安。第三条路是诸葛亮采取的道路,此路虽然离长安较远,但蜀军兵力集结和粮草运输搬运异常方便。街亭正是此路的战略要塞,控制街亭,就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蜀国已经无人堪当重任的窘境

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他也深知街亭的重要性,他曾说过,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失,吾军休矣。为此他需要心腹之人来镇守街亭。可是思来想去,蜀军只有三人可以选,那就是魏延、姜维和马谡。

魏延相对激进,他建议诸葛亮兵出子午道,奇袭长安。可诸葛亮以为子午道地势显要,不易通过就否决了魏延的建议。若把街亭交给魏延,说不定魏延带着守军去奇袭长安了,所以魏延不可选。

姜维是诸葛亮看中的继承人。可是姜维刚投靠蜀国,为了避嫌,不宜重用。再说让降将来统领军队,难以服众,故而姜维也不是最佳人选。

思来想后,也就马谡可以担当此任。马谡在平南蛮过程中,提出了“心战”的想法,这和诸葛亮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诸葛亮十分器重他,让他跟在自己的身边。虽然先主曾经交代过,马谡徒有其表,不可重用。但诸葛亮依然觉得马谡是可造之材,为了双保险,他命令马谡凡事要和有战斗经验王平商议,相信只要马谡按自己的命令行事,肯定能守住街亭。

诸葛亮的“私心”作祟

第一次北伐之时,诸葛亮在军队的领导力并不重要主要兵权都在刘关张三人之中,诸葛亮初揽兵权以后,第一步就要巩固自己的军事地位,安排自己的亲信。

街亭,是重要的战略之地,只要马谡守住街亭就可以立功,日后论功行赏,可以借机提拔。另外,赵云邓芝在斜谷吸引曹魏的注意力,曹魏不会想到蜀军会选择绕道,街亭是相对安全的。马谡只要中规中矩,肯定不会丢了街亭。可人算不如天算,马谡一意孤行,非要把军队驻扎在远离水源的山上,最终被包围在山上,全军覆没。


文字域


这与诸葛亮用人的习性有关。诸葛亮虽为三军主帅,却是一文弱书生。他凭的是精通兵法,善谋战略,雄辩而多才,靠智慧指挥千军万马。

所以,他选拔帅才偏向于文人,如:向宠,杨仪,蒋琬等。那些能打架的,只能用作副将。恰巧,马谡对兵法、战略夸夸其谈,与诸葛亮兴趣相投,受到了赏识,诸葛亮也有意栽培他。

机会来了,第一次北伐成功,诸葛亮很高兴,魏明帝曹睿害怕了,御驾亲征前线督战。街亭,位于蜀、魏两国大军交战必经之处。咽喉要道,派谁去守呢?诸葛亮正寻思呢,马谡主动请缨。

正中诸葛亮下怀,因为马谡精通兵法,但未立寸功。让他去守街亭,正好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另外也可实践一下他的理论。马谡也看出了丞相之意,猴急得签下军令状。

为了马谡能立功,诸葛亮作了周密布署:安排稳重的王平为副将,高翔驻列柳城策应,猛将魏延接应。本来万无一失,

可马谡是个锤子,临阵发昏,书呆子气十足,不听副将王平劝阻,强行把兵布置到路边山坡上。魏大军一到,掐断了水源,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街亭。

总之,街亭之败,马谡死板教条,纸上谈兵负主要责任;诸葛亮用人失误打眼,负次要责任。鉴定完毕,请好友们讨论。


楂楂红


世人多知,曹操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求贤若渴之心,刘备有“三顾茅庐”的求贤之举。

然而,当刘备大败于夷陵之战时,蜀汉的中坚力量几乎损失殆尽,蜀汉瞬间陷入“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人才断层窘境,

对于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诸葛亮来说,岂能不知人才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于是,诸葛亮在建兴六年(228年)二月的第一次北伐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给予新人更多的成长机会。这一做法,一如刘备入川时不带关羽、张飞、赵云等老部下,反而带着新加入的黄忠和魏延是一样的道理。

再说,后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不就走得是“内培和外招”两条主要路线吗。

之后,从诸葛亮对马谡说要“当道扎寨”的交待看,他应该对街亭的地理位置极为了解,也认为马谡足以胜任此次阻击张郃的任务。所以,诸葛亮才会力排重议,重用马谡而不是赵云、魏廷等老将。

但是,作为诸葛亮亲信的马谡,又岂会不知诸葛亮的良苦用心。或许,基于这一点,马谡更想击败张郃的援军,用以回报诸葛亮的知遇之恩,而不是安步就搬地于要当道要道扎营,只为阻挡住张郃。

正所谓:“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却是骨干的。”于是,初次带兵的马谡犯下了“心浮气躁”的领兵大忌,一相情愿地实施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并于侧山扎寨。结果,扎营于山头的蜀军却被张郃大军团团包围,并被断其水道,进而使蜀军军心大乱,最终造成蜀汉第一次北伐大业的无攻而返。

然而,当时诸葛亮的北伐策略是先领陇右,建立陇右北伐“根据地”,退可守,进可攻,完全掌握北伐的主动权。随后只需拿下郿县,便可兵锋直指关中,既可以陇右盛产骏马的特点,消除蜀汉骑兵的短板,也可以关中大平原的优势屯田积粮,最终解决蜀汉北伐翻山越岭运送粮草的这个最大困难。

关键,当时也已占领了陇右的绝大部分城池,只要马谡能够阻挡住张郃援军数日,陇右必将全部落入诸葛亮之手。只是马谡街亭的失败,让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因此,无论于公,还是于私,诸葛亮对于丢失街亭的马谡都极为痛心。当想起刘备临终遗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时,就更加的伤痛不已。

也因此,后世才留下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

虽然,诸葛亮在使用马谡的问题上落下了人生的诟病,但他指定的接班人蒋琬和费祎却没有让他失望,就连他收服的“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又深解兵意”的姜伯约,也被他加以重用,第二次北伐时,就让姜维领军“虎步兵五六千人”,最终姜维也没有让诸葛亮失望,并挑起了蜀汉北伐的大梁。只是由于后主刘禅昏庸,重用宦官黄皓,将他逼到了远离前线的沓中,这才给曹魏制造了灭蜀的罕见良机,并造成蜀汉的亡国。

这应该就是诸葛亮重用马谡守街亭,而不用其他将领的始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